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文案(2022年乡村产业年度汉字)(1)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要想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启: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像是一只手正在推开一扇门,有的字形在下面增加“口”,表示门臼。启的本义是开门,延伸出开始、开创、开拓之义。而金文有的字形把手改成了“攴”,把开门变成了手持戒尺,引申出教导、启蒙、启发之义。

202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这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提出新要求。2022年,乡村产业不断“启”程出发,牢记嘱托闯新路,踔厉奋发开新局。以“启”的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1 启航

启者,始也。今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稻香鱼肥,瓜果飘香,产业兴带动百业旺。一年走来,从南到北,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履铿锵。各地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乡村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乡产人更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2启新

启者,拓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2022年,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培育更多的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较高的乡村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种养业向前后端延伸、向上下游拓展,促进农产品增值,产业增效。

目前,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6%,持续建设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12个、超10亿元的镇近300个、超1亿元的村达到249个。

3启智

启者,教也。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凸显的农村人才队伍。

自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养“头雁”项目。每年培育约2万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

发展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撑。十年来,累计有1120万人返乡回乡创新创业,平均每个主体带动6至7人稳定就业。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回乡创业,鼓励乡村工匠和“田秀才”“土专家”等能人在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

4 启变

启者,创也。面对复杂的挑战,秉持创新精神,探索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对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乡村探索建设一批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先行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

以乡村休闲旅游业为例,依托乡村资源打造乡村休闲体验产品,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验项目,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农业物质遗产,传承好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遗产,利用好稻田、茶园、花海、牧场等田园风光,推动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升级。

2023年,全国各地的乡产人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把乡村产业的潜力和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笃行致远,立大志,新篇再启;

初心不改,办实事,奋楫扬帆;

广袤乡村大有可为!

乡村产业未来可“启”!

作者:林晓岚

编辑:杨志建

封面图片: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