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莞深交界处,进击的黄江,完成了激动人心的跨越。

湾区制造业发展前景(黄江制造谋篇未来)(1)

1月14日,东莞市黄江镇召开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正式迈入“200亿元俱乐部”,跻身中国百强镇排行榜第67位,排名连年攀升。

黄江镇曾因外贸增长势头强劲,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度被誉为东莞“外贸小镇”。进入2019年,黄江顶住外部贸易摩擦持续与内部下行压力加大的双重考验,千方百计开拓内需市场,主动承接深圳辐射,全面融入湾区创新圈。

在湾区城市群雄竞合的年代,站在莞深融合的风口上,过去一年,湾区机遇无疑为黄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注入更多创新发展的活力。随着一系列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政策效应释放,一条黄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愈加清晰、创新驱动要素持续聚集。

黄江镇委书记叶锦锐在会上表示,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湾区对黄江提出更高期待,黄江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拿出进位争先的“黄江担当”,全力为建设“湾区制造名镇,幸福美丽黄江”提供“加速度”。

湾区制造业发展前景(黄江制造谋篇未来)(2)

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布局新兴产业

2019年,黄江针对转型升级关键环节难点、痛点问题,强调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深入对接深圳优质资源外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面增强经济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共同探索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更多先机。

这一年,黄江创新建设全镇“资产地图”,为产业功能布局和区域升级改造提供有力信息支撑,并强化挂点对企服务,集中为领益、正扬、安世等重点企业解决问题超过40项,持续助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该镇最大的工业园——裕元工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此外,助力企业融资达1.5亿元,全年累计减免税费约5亿元,实体经济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这一年,黄江制造立足当下,谋篇未来。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中国经济优化升级产生历史性交汇。随着人口红利减弱,技术红利正成为推动黄江内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黄江全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5%,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62.94%和43.7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企业自主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领头羊发展质量更高,领胜集团、安世半导体全年税收分别实现4.11亿元、1.46亿元。

这一年,黄江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焕发新活力。全年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值高和税收高的外资项目18宗,合同利用外资达4445万美元;引进3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72宗,协议投资总额46.56亿元,同比增加53.1%,实际投资总额21.25亿元。

从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增加,到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加快推进;从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先后创建,到灵狮小镇和人工智能小镇建设加快推进……这些举措既体现了黄江勇闯新路的胆识,更彰显黄江全面对标湾区标准,打造湾区制造名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雄心。

湾区制造业发展前景(黄江制造谋篇未来)(3)

在建“三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超10亿元

当前,黄江面临着区域融合共生、片区加快联动和深圳光明区更强有力产业辐射的大好形势。随着制造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及深圳产业外溢,黄江的改革发展进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窗口期叠加的阶段。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如何承接滚滚而来的创新资源外溢成为黄江未来至关重要的城市命题。

这一年,黄江以更高标准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增强空间承载能力。坚持把规划和拓空间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先手棋,力求实现“大空间、大格局、大功能”的全面结合。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成立拓空间指挥部,稳步开展黄牛埔等三大片区合计面积696公顷控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康湖路站等5个TOD站点规划编制,着力打造8个TOD站点布局的“TOD之城”。

为全面融入深圳创新圈,黄江拟通过连片更新,实现南部片区城市产业升级与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南部城市综合服务副中心。如今,黄江在建“三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超10亿元,总面积1817.91亩的8个重点更新单元通过审批。此外,黄江还加快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计划,投资10亿元新增城市品质提升项目42项。

在乡村振兴方面,黄江设立1亿元奖补资金,启动18项乡村振兴工程,加快推动刁朗、大冚、田心、旧村、黄京坑等村引入立洋光电子、人工智能小镇、东方时尚汽车小镇等产业项目,有效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会议指出,黄江处在东部产业园片区与光明区创新合作的第一站,位于东莞承接深圳优质产业外溢的第一线,汇聚了契合发展实际的优惠政策、互补互促的产业体系、畅通无阻的立体交通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大湾区城市群开放合作中,黄江占据有利位置,形成各项资源要素的“成本洼地”和“价值高地”。可以预见,黄江未来发展将借势大湾区继续扶摇直上。

叶锦锐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动,有力破除了行政壁垒,促进资源要素充分自由流动。黄江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东莞制造业大镇,凭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集聚的产业基础、人文活力以及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必将迸发出超强的竞争力,

湾区竞合,战鼓催征。这一年,黄江专门成立1号线黄江段土地整备项目指挥部,多部门联动,多举措并行,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征拆工作。随着东莞轨道1号线黄江停车场首批用地正式移交,一场轰轰烈烈的拓空间浪潮正席卷而来,黄江腾飞指日可待。

湾区制造业发展前景(黄江制造谋篇未来)(4)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在中国发展昂首阔步迈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深圳将迈向发展新阶段。会议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东莞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新时代背景下,黄江紧抓深圳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机遇,加快发展谋篇布局的框架已经搭建,赶超跨越的态势正在形成。

会议明确,面对新时代的重任,必须着眼发展态势,拿出进位争先的“黄江担当”。2020年黄江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

为此,黄江将围绕产业发展提效、改革创新提速、发展空间提容、城市环境提质、基层建设提能、民生事业提量几个关键点攻坚落实。其中特别提到,要聚焦补链、强链、稳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深度融入大湾区创新体系,实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

会议表示,将深化与深圳全方位对接,借势光明区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机遇,全面引入更多深圳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推动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具体瞄准五大重点新兴领域和十大产业重大项目,持续引进深圳优质企业,力争在招商选资上实现新突破。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扶持,鼓励形成一批有成长潜力企业。

在培育产业转型新动能方面,将出台倍增服务实施细则,持续激发企业倍增潜能,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把握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对接机遇,加强中城光明港智造创新园和天集集汇谷等重点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1 N”政策体系,推进企业产学研技术合作和建设企业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和“技能人才强镇”。

同时,树立现代城市经营理念,着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城镇。加快完善土地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整合镇、社区、村、私人10400亩土地资源和130万平方米物业,至少完成“工改工”174亩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加快“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促进城市格局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实现整体优化,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

为抢抓湾区机遇,将通过交通先行力争更多资金流、资源的流入。接下来,该镇将大力推进轨道站点TOD综合开发规划,加快8个TOD站点“串珠成链”进程,重点将TID黄江北站地块推入市场;做好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征收工作,全力支持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推进全镇性慢行系统规划建设。

湾区制造业发展前景(黄江制造谋篇未来)(5)

链接:数读2019黄江新跨越

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位居全市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7%,各项税收总额增长4.2%,市级收入增幅排名全市第三位。

2、 各项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5%、1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3、 全年累计减免税费约5亿元,助力企业融资达1.5亿元,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实体经济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4、 全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5%,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62.94%和43.7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5、 全年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值高和税收高的外资项目18宗,合同利用外资达4445万美元,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7.69%。

6、 引进3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72宗,协议投资总额46.56亿元,同比增加53.1%,实际投资总额21.25亿元。

7、 裕元工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全镇市级试点企业和协同倍增企业增至57家。

8、 投资10亿元新增城市品质提升项目42项,投入约8000万元实施10项彩色林建设项目,投入约1863万元实施生态路、西环路绿化美化工程,系统提升道路景观。

9、 村组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经营总收入、经营纯收入“三项指标”分别增长4.68%、9.46%、16.18%,全镇4个次发达村创收项目有效实施,经济增收任务全面完成。

10、 投资13.3亿元的164.61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全面建成通水。全面铺开工厂企业雨污分流工程,完成1000多家较大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推进675公里雨污水管“两线摸排”及257个排污口整治,完成星光排洪渠等4条河渠清淤工作。

11、 投资2亿元用于黄江中学校园安全改造和5所公办小学教学楼改扩建,预计新增学位5000个。

12、 全年投入医疗领域2.11亿元,加快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全面落实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创建健康促进单位24个。

【记者】韦基礼

【作者】 韦基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