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其中,就六安市来说,人口超480万,位于安徽省西部,别称“皋城”,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在历史上,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古代的安徽有多少人口(安徽省一个市人口超480万)(1)

首先,六安市隶属于安徽省。在地理位置上,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江淮之间,东邻省会合肥市;南接安庆地区和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商城、固始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地区隔河相望。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全市总面积15451平方公里。六安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就六安市的历史来说,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Lù)(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

古代的安徽有多少人口(安徽省一个市人口超480万)(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西汉行郡国制,该地区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改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沿用至今。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三国时期,今六安市一带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再属南朝梁。

古代的安徽有多少人口(安徽省一个市人口超480万)(3)

隋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属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今合肥市)。唐朝建立后,今六安市一带分属庐州和寿州。北宋建立后,今六安市一带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凤台县城)。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今合肥市)。元朝这一历史阶段,今六安市一带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明朝,该地区分属凤阳府和庐州府。

古代的安徽有多少人口(安徽省一个市人口超480万)(4)

最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今六安市一带分属凤阳府、颍州府和庐州府。到了1912年,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1971年3月,设立六安地区。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撤销六安地区,设立省辖六安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如今,六安市辖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2015年12月,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截至2018年底,地级六安市总面积达1545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87万人。对于地级六安市,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