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1)

本期主题:你享受到 USB3.0 了么?

USB3.0 面世也有些时日了,现售的笔记本电脑基本都标配了 USB3.0 接口,USB3.0 的 U 盘价格目前也不比 2.0 的高多少。但是你是不是真的享受到了 USB3.0 带来的急速体验了?

@小啤:按照如今的发展步伐,想要随时随地享受 USB 3.0 的门槛依然较高,因为需要双向的两个硬件都支持 USB 3.0 新标准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尽管现在 USB 3.0 是未来主流的接口,不过很多厂商为了能尽量地压缩成本,基本不会使用太多新接口,甚至依然采用 USB 2.0 的接口,所以即使其一支持 3.0 接口,可惜遇到一方有瓶颈限制,就只能万般无奈了。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2)

其实现在很多设备都尽量采用了 USB 3.0 ,而且虽说最大传输带宽可达 640MB/s,但其实很少设备可以达到这样的峰值,不过普遍都比峰值只有 60MB/s 的 USB 2.0 要高一些。所以对于自己而言,USB 3.0 的存在感还算蛮高的。

@热血 York:想当初还在用 USB 2.0 的 U 盘时,每当传输类似高清电影等大文件的时候就会觉得淡淡的忧伤,特别是赶时间的时候那速度真让人抓狂。自从前几年用上了 USB 3.0 的移动硬盘后,基本上传输速度维持在了 90Mb/s 的速度,虽说这个速度只算是一般水平,不过已经大大地缩短了用户时间成本。不过 USB 是需要设备和电脑端口都支持 3.0 技术才能发挥正常性能,现在大多数笔记本都是保留多个 USB 2.0 接口,只采用 1 到 2 个 USB 3.0 端口,因此要是手上有多个 USB 3.0 的设备时候也可能会遇到无法发挥所有设备性能的局面,不过嘛,现在的手提电脑基本上配置越来越高,而价格却越来越便宜,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够用到全部端口都是采用 USB 3.0 技术的手提电脑了。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3)

@alvin-zhong:很早之前就了解到 USB 3.0 ,但直到最近才用上。虽然支持 USB 3.0 接口的移动硬盘和 U 盘的售价很早就与 USB 2.0 的差不多,但是支持 USB 3.0 的笔记本电脑在中低端市场还是比较少。虽然笔电未能支持,但是购买外设的时候还是会选择支持 USB 3.0 的产品,毕竟总会有用上 USB 3.0 的时候。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4)

还有 USB 3.0 接口的标识不够清晰(接口颜色和 USB 2.0 的一致),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电脑支持 USB 3.0 也不为过,有些厂商可能会着重来突出,而有些厂商则低调得很。USB 3.0 的外设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速度有快有慢,未必都有高速的体验,所以会尽量选择较好的 USB 3.0 设备。

@帆糕:我也算是 USB 3.0 时代 " 第一批吃螃蟹 " 的人,当我刚知道 USB 3.0 技术推出的时候,我就以 130 多元的价格购入了一个 16G 威刚的 USB 3.0 U 盘。当时虽然没有与这个 U 盘对接的 USB 3.0 硬件设备,只能用在 2.0 的接口上,但高达 30 Mb/s 的传输速度已经让人非常兴奋。然而那时候开始我对于 U 盘就非常 " 挑食 ",看到蓝色口的 U 盘会情有独钟,甚至对 2.0 的 U 盘有些 " 瞧不起 "。在 11 年购入联想的 Y470 时,因为它没有配备 USB 3.0 的接口,也让我纠结了一番,后来考虑到综合因素还是不得不妥协。这一妥协对于现在经常传输数据的我来说,确实是个 " 隐隐作痛 " 的后悔之举。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5)

在我购入移动硬盘的时候,整个硬盘市场出现涨价的现象,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入地以 500 多的价格入手了 500G 的 USB 3.0 硬盘,而且怂恿了当时工作室的小伙伴一齐购买。对于接口的革新,我还是看得非常开明,更高的传输速度,省心,也省时。

@penwing:刚进大学那年,虽说 USB 3.0 已经推出三年了,但还不是很普及。那时候手提有个 USB 3.0 接口逼格好像会高一点,当然啦,价格也会贵一点。买电脑的时候我爸还各种宣传说 USB 3.0 如何快什么的,真正感受到它传输之快是我买移动硬盘之后的事了。平时传一些小文件十几 K 左右,不会有太大的感觉。后来开始收藏高清电影、无损歌曲什么的,USB 3.0 的好处就立马显示出来,传十几二十 G 的几分钟就能传完。那感觉真是杠杠的!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6)

现在的手提还是以 USB 2.0 接口为主,再配一个 USB 3.0 接口。随着技术的逐渐普及,会有基础配置都是 3.0 接口的那一天。

@木斯君:目前笔记本基本已经普及了 USB3.0 接口,Mac 的话还有 Thunderbolt 接口可选,当然单轮普及程度我还是建议选择 USB 3.0 ,毕竟后者支持范围更广,而且周边配件的价格也便宜,尤其是一些移动硬盘设备价格更加亲民些。但如果你的机器带有 Thunderbolt,而且你穷得只剩钱了,那么直接买个带 Thunderbolt 接口的移动硬盘显然是最佳的选择,速度更快,体验更佳。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7)

当然,如果电脑本机硬盘太渣的话,同样也无法发挥接口和高速硬盘的性能。手机的话,目前 USB 3.0 还未完全普及,国际大厂似乎就只有 Note 3 在使用,传输速率比起旧的 Micro-USB 接口快上不少。

@木头 lancer:电脑可以说是 USB3.0 的先驱了,新发售的电脑产品基本都配备了 USB3.0 接口。不过相对于电脑普遍标配 USB3.0 的状况,其他一些设备反应则比较迟缓一些,至今配备 USB3.0 接口的手机仍然是极少数的,当然了,对于现在的移动终端,不连电脑也基本可以使用了,我就极少把手机连接到电脑上,即便要传文件也是无线传输。不过有时遇到大量的图片备份的时候,还是有线存储会便利一些,毕竟现在上传受限,很难在外网达到一个快捷的数据吞吐。读卡器一类的产品本来应该是最早普及 USB3.0 的那一类产品,由于我经常拍照动辄几个 G 的内容对于传输速率的需求是挺大的,不过我却甚少能找到支持 USB3.0 的读卡器设备,U 盘我是多年没买过了,都是用一些发放的纪念 U 盘,普遍都是样子货,还在用 USB2.0,所以 USB3.0 对我来说看似很近,实则挺遥远的。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8)

@林十兄:我现在用的工作电脑是 4 个 USB 接口,两个 USB 2.0,两个 USB 3.0,其中两个 2.0 我主要是插非存储类的周边,一个是 NETGEAR A6200 无线 Wi-Fi 网卡,一个是东芝的拓展坞。

usb3.0完全版(尾巴编辑谈--)(9)

USB 3.0 的接口主要是插入 U 盘时才用到,平时连接手机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我不会去放太多大文件在里面。我现在用的 U 盘本身也是 USB 3.0,电脑用的是固态硬盘,加上 USB 3.0 对传,这个速度确实很让人满意。

microUSB 规范现在其实也有 USB 3.0 的,在一些移动硬盘可以感受到,只是这个接口确实有点大,希望今后新的规范能够类似 Lightning 一样,前后可以插。

看完编辑们的分享,你是否也迫不及待的想参与进我们的话题讨论中呢?来吧,与我们一起分享本期的话题:

你享受到 USB3.0 了么?

尾巴编辑谈是数字尾巴全新开设的轻分享栏目,内容均来自于数字尾巴编辑部小伙伴们的分享。开设本栏目的初衷,是希望让尾巴们了解尾巴编辑们的数字生活方式,如经验谈,或对某一款产品,某一事件的看法。同时我们也诚邀尾巴们一起加入我们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