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缓解经历灾难后的创伤应激障碍?

对人类而言,灾难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自然界的灾害和人为的恐怖主义袭击,无论哪种都会给人类群体带来肉体上的伤亡和经济物质的损失。人类文明进步到今天,灾难的影响已不仅仅停留在灾难本身发生阶段,人类越来越关心灾难带来的后续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伴随而来的心理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何自我缓解经历灾难后的创伤应激障碍)(1)

美国911事件过后的若干年,亲身经历过惨状的幸存者们依然随时为亲人的生命安全担心;八十年代末旧金山大地震过后的现场居民,在连续几周都会出现失眠和做噩梦的情况;唐山大地震十几年后,调查显示亲历过的居民们大部分都依然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仅有14%的调查对象显示正常,甚至其中22%定位终身应激障碍……更不必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苦难百姓面对战后生活该有多么痛苦。相比自然灾难,人为的灾难更容易给人留下心理阴影,今天的你我坐在温室中享受生活,明天是否遭遇火灾水灾恐怖袭击是未知数,所以既然总要有面对灾难的可能,那如何正确看待灾难后的生活?如何缓解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何自我缓解经历灾难后的创伤应激障碍)(2)

心理学家认为,对灾难发生后客观公正的叙述和分析十分有助于恢复民众的恐慌情绪,了解灾难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结束的,知晓灾难给广大社会或某些群体造成了怎样的损失,这类行为看似只是领导们值得关心的话题,实际上有助于灾难幸存者平复情绪,进而更快地投身恢复生产的活动中。值得强调的是接受对灾难的叙述报道只能在初期给与群众心里疏导,却要避免反复接收灾难的信息,某些新闻媒体以此盈利就会无形中增加群众的焦虑和不安。

创伤后应激障碍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何自我缓解经历灾难后的创伤应激障碍)(3)

国外复杂环境滋生了某些互助社团,组织者号召有同样经历的当事人聚在一起,分享各自身上发生的不幸,本着把心里话话说出口就会减轻压力的想法吸引了不少人。但研究显示这么做不仅没有成效反而加剧了当时人们的心理负担,尤其当一个人被迫回忆自己身上的不幸时会突然促使精神疾病的发作,接下来的几天患者的痛苦程度和刚刚经历不幸时的状态一模一样,所以结论就是,要想改善应激障碍,不可以令幸存者反复直接或间接感受到昔日的灾难,非必要情况绝不可以提及灾难的细节和逝世的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何自我缓解经历灾难后的创伤应激障碍)(4)

当然经历灾难后想恢复到原来的心理状态仅凭自己是做不到的,一次完整的敞开心扉的吐露心声很有必要,但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倾诉对象,那些没有经验或者没有耐心的聆听者无法达到安慰的作用,相反可能因为盲目的安慰增加吐露者的心理压力,弄巧成拙。正确的做法是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讲述个人遭遇和痛苦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