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社会,能活到八十岁是一件幸事。

贾母作为贾府里的老祖宗,所以到了她过八旬生日时,贾府非常重视,既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又组织亲朋好友和家人给贾母庆生,更投其所好多做了不少佛事。

贾母生日为什么在八月初三 贾母过八旬生日(1)

众多佛事当中,放生鸟雀最为特殊。生日当天,丫环婆子举行放生仪式之后才开席喝酒。

放生几笼鸟雀为何如何重视?

简单的背后有深意。

01

贾母让人放生鸟雀,的确是信佛之举。

信佛之人都很虔诚,贾母信佛,生日期间她做了三件佛事。

一是让贾宝玉去跪经。贾母的八旬生日是八月初三,当天京城多家寺庙里都有礼佛诵经的活动,其中活动之一就是念《保安延寿经》。贾母就命贾宝玉去参加这个“跪经”仪式。《保安延寿经》有“保佑平安,延长福寿”之意,贾宝玉前去念经是祝福贾母的举动。

贾母生日为什么在八月初三 贾母过八旬生日(2)

二是带人拣佛豆。封建社会里,拣佛豆是一种行善延寿的方式。拣豆之人要先洗净双手,点香拣豆,拣豆过程中要在尼姑旁边念佛偈语。正常情况下,拣佛豆原本需要在寺庙中进行,但是贾母是有身份的人,所以贾家请来地藏庵的尼姑到家里主持仪式。贾母不仅自己拣豆,还先后让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姐妹、尤氏、王熙凤等姐妹帮她拣佛豆,这样既为自己祈福,也为拣豆之人带来好运。

三是放生鸟雀。佛家以慈悲为怀,怜悯生灵。放生就是佛家劝人向善的方式之一,很多寺庙里都建有放生池,供善男信女放生。贾母生日当天,丫环婆子们搬出许多雀笼,放在庭院里放生,贾赦在庭院里虔诚祷告,焚烧天地寿星纸,然后开席饮酒。

02

贾母信佛,生日之际大作佛事天经地义。

除此之外,偌大年纪的贾母大张旗鼓放生鸟雀,其实更是为自己祛病免祸。

贾母生日为什么在八月初三 贾母过八旬生日(3)

这一点从戏子龄官让贾蔷放生鸟雀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贾府为了迎接贾元春省亲,专门买了十二个戏子,龄官作为其中的“台柱子”,与管理戏班的贾蔷日久生情,成为她的红颜知己。

龄官生病期间,贾宝玉到梨香院找她唱戏,龄官当场拒绝,贾宝玉不解之际,贾蔷买了一只笼中鸟安慰龄官。

龄官不顾宝玉在侧,埋怨贾蔷的举动是嘲讽自己,含羞带嗔地说道:

“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

贾蔷听后将雀儿放生,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

说完之后将笼子拆散,将雀儿放生。

从贾蔷为龄官放生鸟雀的举动可知,贾母让人放生鸟雀,其实更是为了让自己免病祛灾。

03

贾母为何这样做?因为她的年纪渐大,身体健康情况堪忧,她很怕死亡。

贾母生日为什么在八月初三 贾母过八旬生日(4)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两个老人第一次见面,贾母就问刘姥姥多大年纪,得知她七十五岁,不由感叹刘姥姥不仅年纪大还比自己身体硬朗。带领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前后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刘姥姥还未离开荣国府,贾母就已经病倒。

贾母的身体状况,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林黛玉的贴身丫环紫鹃为了促进黛玉和宝玉的姻缘,假借林黛玉要离开贾家之说,吓唬宝玉探得真情,事后她私下里劝林黛玉早日让贾母替自己婚姻大事做主时说道:

“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红楼梦》第57回)

紫鹃是贾母派到林黛玉身边的丫头,对贾母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她私下对林黛玉说得真心放,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生老病死虽然是人生法则,但是封建社会的人却并不这样认为,尤其是贾家人更是如此。

贾敬为了修道成仙,放弃了宁国府,最终死于“成仙”之路上,虽然是悲剧但深刻折射出贾家人的生死观。

贾母生日为什么在八月初三 贾母过八旬生日(5)

修道不行就修佛。佛家讲究放生祛病免灾,贾母八十大寿,贾家儿孙自然要想她所想,所以准备了鸟雀放生的“节目”。

04

贾母放生鸟雀,其实还是一种无奈。

贾母过八旬生日时,贾家已经没落,作为一族之长,她为自己的身体担心,更为整个家族的将来担心。信佛,她想保佑自己,更想保佑子孙后代;放生鸟雀,她想为自己祛病,更想为一族免灾。生日,只是提供了一次机会而已。

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

《好了歌》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人老之后往往如此,想自己的少想子孙得多。贾家的儿孙不争气,贾母纵有再多不甘也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佛家,寄托于虚无缥缈的世界。所以,贾母生日大做佛事,放生鸟雀,其实是喜中悲,乐中哀,因此,她的生日过得越隆重,人生过得越悲凉,做的佛事越多,结局越不好。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