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上面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学区房到底还能不能买,成为了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房价暴跌”,“学区房跌落神坛”频现报端,我也知道这类唱空情绪更能引起共鸣,吸引点击和传播。

但我不想附庸,今天我说说我对它的看法,供你参考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

信仰被打破

在很多大城市,过去的很多年里,学区房都是yyds的存在:急涨难跌,具有独立的行情,无惧市场冷淡,深圳也不例外。

但自去年7月画风急转: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2)

2021年7月北京发布了“多校划片”的录取结果,打破了人们惯性认知 。不仅挑拨着北京学区房的神经,也挑拨着其他很多城市学区房的神经。

管他有没有实质政策,自己有没有实质影响,统统先”跌”为敬。

很多城市的学区房,越是顶级学区跌得越惨。大都较高峰期跌了20~30%。深圳也不例外,百花、深高、南二外大都曾跌到了这个幅度,有点甚至不止。

由于话题性十足,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当初捧多高,现在就踩多狠。

学区房的大跌,说到根儿上其实是北京的“多校划片”这个操作突破了大家的惯性认知,多校划片将学区房从确定性一下变成了拼运气,属于重大利空

大跌还有预期与情绪的宣泄,比如深圳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3)

深圳教育路径

多校划片其实深圳一直都有,但它不是深圳教育的主路径。深圳教育要走的路是集团化办学,且早就有布局......

目前深圳已经建立了33个教育集团,不仅市属的四大名校,具备基础的各区也都在建立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4)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向全国推广深圳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遍地开花”成为推广的经验做法之一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5)

2022年4月,深圳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发布了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也算是正式官宣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6)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7)

学区房的安全性

从路径来说集团化办学,深圳教育所走的路是做大蛋糕而不是在既有蛋糕下分贫富。

从基因来说,深圳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市场化及开放的城市,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无论上述哪一种,深圳都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采用极左的方式解决问题,太过激烈。

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在制造问题。

再从施政者的体验感来说,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每逢学区划分都会带来维权。

学区的划分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维权,可能有现实问题,但也是人性,背后还有欲壑难填。如果说新学区的落位与分割,是不得已要面对的纷纷扰扰;那么动既有蛋糕就是自找麻烦;如非必要,你会吗?

综上,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很重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才是上策

深圳市教育局于5月16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也可以看出政府的态度——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积分入学

所以,既有学区房,特别是学位没那么紧张的的,实行多校划片学区变动的风险很小。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8)

集团办学下的学区房价值

如果说学区变动风险不高,那么集团化办学会不会稀释既有学区房的价值,变得不值钱?

先说答案,顶级名校我觉得不会,其他的要看本身的成色。

所谓学区房,它的主要价值在于附着于房子之上的学位价值,狭义地说讨论其价值应该指优质学区房,以下的价值讨论均指优质学区。

相互成就:

一个名校之所以能成为名校,是由学校、老师、家长共同化学作用的结果。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9)

上图出自《飞轮效应》,说的是老师与学校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正循环

其实, 除了学校、优秀的老师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子——即家长共同体的作用。

学区房特别是名校学区房,它天然用钱做了人群筛选。筛选出一群重视教育的家长并将其聚合,买学区房只是他们其中的一环,大概率不会对小孩放任不管,也会自鸡。

无意中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也会形成上述类似的良性循环,这个是隐性但影响更深远的

边际效应:

任何人与物都有它的能力圈与边际,一个学校的影响力也会存在鞭梢效应,当人员、组织等跟不上规模扩张速度,就如人长得太快,但器官及供血跟不上,也是会出问题的。

当然有些名校采取的是自营 联合办学的模式,说白了就是贴牌,那你觉得价值有多大?

还有教师轮岗的落地性、10%的老师轮岗的威力......

新学校要成为名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还需要“千锤百炼”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教育资源向来都是分布不均的,即使在教育资源属于天花板级的北京,也是严重的分化。

深圳也是如此

看看各高中的一本上线率,不同梯队间级差很大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0)

再从近四年十大的高考成绩看,只要踏进十大名校,本科基本是稳了。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1)

如果细扒质量,可以看特优率(600分率),600以上基本可以进入985、221类重点高校:

四大约在70%以上

六大约在40%以上;

十大约在20%以上。

以上数据来自于教育大事

看完高中,再看看与学区房更紧密关联的初中:

如今,大城市教育的最大的悲哀是高考已经不是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而是中考

深圳每年只有不到50%的孩子才能上高中,很多人都没有机会,更别说参与高考了。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2)

在深圳(在很多城市也是如此),能上高中,已经赢了一半的人!

而名校学区房的价值在于提高了小孩胜算的概率:不仅指上高中,还包括上四大、八大等较为优质的高中。

较为优质的学校可以提高上高中的概率,好的甚至可以将这个比率拉升至80%-90%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3)

2019年深圳中考各学校录取率

如果再论升高中质量,差距更明显了

以2020年为例:

四大的初中部,上四大的比例都在20% ;

其他的能到15%以上的只有福田、南山零星的头部学校;

个位数甚至为0%的才是大多数;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4)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5)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6)

2020年中考各学校"成绩单"节选,其他区数据更难看

再结合前面高中的含金量分析,深圳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学校间的级差很大

上好的初中,可以增加上高中的概率;

高考的门槛已经前置到了初中,能上四大,就基本上迈进了大学校门,且大概率(70%)以上可以上985,211这样的重本。

而四大初中,既放大了上高中的概率,还放大了上四大高中的概率,从而放大了上好大学的概率。(这里有学问,不展开)

所以即使深圳走集团化路线,对于顶级及头部名校影响不大。

遍地名校下,看的就不再是牌子,而是真实的成绩和排名,看的是真实含金量

老牌名校,它的确定性决定了他的聚集能力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很难被改变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7)

关于学区房的几个观点

  1. 优质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在哪个国家和城市都是一样的。

它的分配方式无非是拼关系,拼运气和拼钱。而拼钱是这其中相对更公平的一个方式,至少他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自我掌控确定性。

大城市的中产,很多人都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也很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他们大多没有拼关系的资本,也不愿意拼运气,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愿意拼钱给予小孩的确定性。

所以优质的学区房也是一种刚需,只要附着在学区房的逻辑不变,学区房就不会消失,需求也会一直在。

2.和财富资源一样,优质教育永远是不均衡的,它存在头部效应。

集团化或扩张之路更多解决的是数量问题,但资源会聚集,二八效应一直存在。顶流还是顶流,大概率不会被稀释和撼动,它具有稀缺性。

3.买学区房买的不是上限,是下限,买的是托底力。

比如说四大的学区房,它给了更大的上高中、上好高中的机会,更给到了比一般学校大很多的上四大高中的机会——这意味着基本上一只脚迈入大学,70%以上的概率上好大学的机会

虽说一个人走多高和多远还是要靠自己,但这个下限要比纯靠自己,差的可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即使未来学区房升值前景不明朗,也一定会打动一部分家长。

4.深圳在教育政策层面实际没有实质利空,但这一轮学区房特别是顶级学区房的跌幅很多,其实更多是预期和情绪层面的,有一定错杀。

从第三章分析也可以看出,未来深圳既有学区房在政策层面的风险并不大。

只是这一点不会有官方的、白纸黑字的确定与背书。

这类被错杀的房产,后续可能会有估值修复

去年上新闻的北京西城区的有些学区房已在恢复,如金融街丰汇园小区,对口传统优质学校:宏庙小学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与北京八中的直升校。

单价基本上恢复到历史最高位。

现在的学区房有必要买吗 学区房到底还值不值得买(18)

5.优质学区房保值没问题,但上涨动力或投资属性未来未必会是最头部。

毕竟这一轮改变了学区房只涨不跌的信仰;

政策层面即使概率很小,但没有官方的肯定,那也是悬着的达斯摩克之剑。

预期这东西说不清摸不着,但还是有其影响与作用。

回答最初的问题:学区房还值得不值得买?

答案,是值得的。

但买入还是要讲究策略,留言告诉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