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把步枪,后坐力极其凶猛。但与后坐力成正比的就是其巨大的威力和射程。其外形粗犷,朴实耐用,被很多国家使用多年。这就是俄国的莫辛-纳甘式步枪

看过战争电影的朋友,都对苏-俄战争片中俄国士兵手中插着三棱刺刀、外形修长的步枪印象深刻,那就是莫辛纳甘1891\30式闩动步枪。

被这把枪的威力彻底吓到了(这把枪后坐力太大稍有不慎肩膀脱臼)(1)

莫辛纳干步枪研制于沙皇时代,是俄国设计师莫辛和法国设计师纳甘通力合作的作品。其中莫辛负责整枪设计,纳甘则设计了步枪的弹仓结构。这是俄国第一款采用弹仓供弹的闩动式步枪。到了苏联时代,红军对莫辛纳干进行了改进,换用了新的瞄准装置和机匣,制成了制造数量最为庞大的莫辛纳甘1891\30式步枪。没有人知道这种步枪到底制造了多少,很多资料猜测可能有上千万支以上。到了二战时期,结实耐用便宜的莫辛纳甘仍然是苏军的绝对主力步枪,一直到50年代中,这种枪才被SKS和AK步枪完全取代。

莫幸纳甘步枪口径7.62毫米,采用俄式的1891是有缘底尖头弹——这种子弹现在仍是俄罗斯PK通用机枪和SVD狙击步枪的标准弹药。其射程远,威力大。但因为做工粗犷,拉动枪栓需要的力气也很大。更为关键的,其后坐力对使用者很不友好。据说刚上手莫辛纳甘的新人射击5发子弹后整个肩膀都会红肿,稍有不慎更会直接把肩膀震脱臼。只有训练了一段时间,掌握了使用要领并且习惯了后坐力后,才能自如操纵这把俄式步枪。这把枪正和战斗民族的民族性格一样的豪放不羁,也仿佛是为膀大腰圆的俄国人量身定做的一般。莫辛纳干在保养上也十分方便,在任何恶劣环境下都能保证流畅射击,被红军士兵亲切的称呼为“莫辛同志”。

被这把枪的威力彻底吓到了(这把枪后坐力太大稍有不慎肩膀脱臼)(2)

在1944年,莫辛纳干推出了一款改进型的步骑枪。这种枪缩短了长度,拉杆力也降低了,虽然射程有所减短,但却更加适合机械化步兵(需要搭乘车辆)和骑兵的使用。

新中国建立后,解放军开始全面换装苏式武器,其中就包括了莫辛纳甘步枪。从1951年初开始,在抗美援朝前线的志愿军也分批换用苏式轻武器。但我军对老式的莫辛纳甘1891\30式步枪评价很低,因为其拉杆力过重,枪又特别长,完全不适应东方人的身体构成。后来苏联开始提供莫辛纳甘1944年式步骑枪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军对1944年式莫辛纳甘评价很高,其枪长合适、威力大、射程也足,还带有威力巨大的三棱刺,在和敌人打肉搏战的时候也不落下风。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狙击英雄张桃芳用莫辛纳干1944年式步骑枪创造了在1000米外无光学瞄准镜的情况下击毙敌军的记录

被这把枪的威力彻底吓到了(这把枪后坐力太大稍有不慎肩膀脱臼)(3)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莫辛纳干1944年式步骑枪成为了解放军步兵的标准装备,我国仿制后称为53式步骑枪。这种步枪被我军使用了多年,直到60年代初才被仿自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取代。退出一线部队后,莫辛纳甘仍然在民兵预备役手中使用到80年代。由此可见,我国和莫辛纳甘步枪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