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一家吹唢呐扰民(昆明一小区居民抬)(1)

双方对峙引市民围观

邻居一家吹唢呐扰民(昆明一小区居民抬)(2)

小区居民抬来的大喇叭

昆明市滨江俊园小区众居民不堪忍受小区外的歌声,凑钱买来“高音炮”,自29日晚,众居民们用“高音炮”对阵在小区外唱山歌的居民的喇叭。对阵持续升级,昨晚,双方都使出18般武艺对峙。

居民:

噪声只有雨夜会停止

很长时间以来,滨江俊园小区外的盘龙江边盘江东路的宽阔地带上,有许多市民在这里跳广场舞、唱山歌。这一路段在该小区6到12栋居民楼外,居民认为路边音箱放出的歌声影响他们夜间休息。前天晚上,一些居民抬来大功率高音喇叭,试图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对阵“山歌队”。

滨江俊园小区住户栾先生说,盘江东路上,有一支唱山歌的队伍,还有好几支跳广场舞的队伍,特别是唱山歌的音箱发出的声音最大。小区一些居民凑钱买来这只喇叭,前晚8点30分,有居民就抬出这只喇叭,放在小区道路出口和盘江东路交叉口的人行道上,用高音喇叭放歌对峙。小区居民们把低音炮的音量开大,对方就把所有音箱的音量开到最大予以回击。当晚到10点左右,双方自行离开。

小区一些居民说,他们在这个小区住了约2年,只有雨天夜晚能享受宁静。“他们唱歌、跳舞到晚上10点,有的人音乐放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实在无法忍受时,我们只好报警,警察赶来后,也只能在10点才能把这些人全部劝走。”

“我们测试过,他们的音量最大的时候达100多分贝。实在是影响居民休息,特别是老人和孩子。高考期间这里的噪声照样不停,很多居民意见非常大。”

一名组装高音喇叭的居民说,除报过警外,他们通过很多渠道反映过这里噪声扰民的事,但都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于是有居民凑钱买了这只高音喇叭,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对阵,希望对方能感受到他们的苦恼。“晚上对方放到什么时候,小区居民就用高音喇叭对阵到什么时候。”

现场:

广场舞队和山歌队 共有12支

昨晚7点20分,一辆电动自行车拉着一只音箱到路边。接下来10分钟里,又有3辆电动自行车驮着音箱来到这里。晚7点30分,这4个音箱陆续放起了山歌。这些放山歌的有老有少,一名放山歌的中年男子说,他们喜欢唱歌,很多都是不认识的歌友。

这段长约200米的道路两边,歌声此起彼伏,除了那支山歌队外,还有8支广场舞队。

到晚8点30分左右,共有12支队伍的12只音箱在放音乐。其中,11支是广场舞队。记者用测试噪声的手机App软件,靠近这些音箱测试,声音最小的音箱音量有53分贝,放山歌的一只音箱音量最大,有86分贝,其余音箱大多在72分贝左右。

晚8点30分,滨江小区居民抬来“高音炮”,居民在路边组装,连接到扩音器上,喇叭开口放对准山歌队伍和对面的江岸小区。高音喇叭还没有放,小区居民和众多歌友发生争执,持续约半小时。

山歌队一名歌友说,前晚,对方用高音喇叭和他们对阵,喇叭的声音太大,他很不服气,昨晚专程从大商汇那边赶过来继续对阵,还专门拉来两微型车“高音炮”,他们的“高音炮”最大音量与对方不相上下。

当晚9点,联盟派出所多名民警赶到现场,制止双方行为。双方都没有放“高音炮”对阵,但旁边小区一名住户说,前晚,那只高音炮声音超级大,震耳欲聋。

调解:

双方同意协商解决

民警赶到后,组织双方调解。民警说,城市噪声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很难彻底解决。居民在路边休闲场所唱歌娱乐,是权利;休息是小区居民的休息权,居民的娱乐活动不能影响小区居民休息。民警要求双方先回家,派出所会再组织双方协商解决,如果继续在路边放音乐,要在一个不影响小区居民休息的合适时段、合适的音量大小的前提下进行。

双方表示接受协商解决。(都市时报 记者杨旭 实习生隆凤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