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鲸鲵”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一般是指海中的大鱼,雄为鲸,雌为鲵。

而在唐代,人们对这种“海大鱼”又没有太多的认知,而且在唐朝的版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疆域离海的距离太远,人口的流动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很多人是难以接触到海洋生物的,所以在当时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理解。

而鲸鲵一般生存的地方又位于大海的深处,唐朝时的科学技术无法提供支持,没有能力造出巨大的船只,而没有这些船只,所以唐朝时的人不能够去到大海的深处。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1)

一、鲸鱼的发现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一直就有鲸鱼这个动物,只是当时不叫鲸鱼。

在康熙版的《廉州府志》中“物产”这一小节中的“鱼属”类中:第一种是鲤鱼,那么第二种就是鲸鱼。后面的注脚称:俗称海主,重数千斤,脊骨可做成杵东西的臼。

据《左 传 · 宣公十二年》载: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

可以看出,古代人在见到这种来自深海的物种时,是感到非常好奇的,因为在内陆是无法见到他们的。因此,在见到他们之后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捕捞。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2)

在唐代的历史中,就有鲸鱼的记载。在唐昭宗年间,有一个叫刘恂的官员,在广州任司马一职。

这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官职,他在业余时间喜欢搜集当地的风土民情。在任期满后,因当时的皇帝受制于宦官,他便留在了广州,写了本著名的地情书《岭表录异》,涠洲岛有珠池,就是出自这本书。

刘恂在自己的一本书中说到“海即海上最伟者也”,其中的“海”就是指的鲸鱼。

他说,海小的一千多尺,能把船吞下去,显然就是在夸大其词。但同时,也有目击者看到巨鲸在海水中翻滚,气势逼人,所以张冠李戴也无可厚非。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3)

刘恂在书中还提到,从广州到安南(越南)贩运货物的船只,经常会遇到海里的海市蜃楼,有水柱往上喷涌,一直在翻滚,隐隐约约的看不太清。有的人说那是在喷气,喷出的水花在空中散开,像在下雨一样。

关于鲸鱼相关的传说,我们身为中国人,最早先想到的肯定是语文课本里庄子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书中,对这种大型鱼类的称谓有巨鱼、水鱼等。人们有时候还会看到,这种鱼的背上有一个大大的洞,还会往外喷水,因此有些人称这种鱼为井鱼。

曹毗的《观涛赋》:

“骸丧成岛屿之墟,目落为明月之珠。”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它的价值认识还是非常清晰的,人们知道它的用处非常的多,因此十分重视,希望可以多捕捞一些来换取钱财供自己生活。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4)

不只是我国古代对鲸鱼有记载,四周靠海的日本也有。

在古代的日本,人们非常依赖这种大鱼,因为在当时的日本生产力和生产水平,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为了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日本的民众只能通过捕捞这种鱼来维持生活。

日本的气候非常的湿润暖和,渔业资源非常的丰富,因此这种长期的捕捞行为,也逐渐发展成为了日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化。

鲸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矿物质,古代的日本人就把鲸鱼和其他鱼类一样,视为“海之恩赐”进行捕食。

鲸鱼肉,对于日本人来说是珍贵的营养补品,所以对于捕鲸者说来,捕猎到鲸鱼是一件好事,可以为自己和村庄带来很大的利益。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5)

日本捕鲸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绳文时代。在绳文遗迹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鲸骨,还有为数众多的海豚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日本人当时就已经有了捕鲸的行为。

在弥生时代中期出土的文物中,人们发现了关于捕鲸的壁画,墙上的壁画生动地描述了人们捕捞鲸鱼的场面。

因此,大部分专家认为,弥生时代的日本很可能也在进行捕鲸,甚至有可能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捕鲸组织。

二、鲸制品的用途及捕鲸的危害

鲸鱼在拉丁语中意为“海怪”,与中国人视之为海洋神灵的观点大相径庭。中国很早就有了鲸鱼功用的记录,比如鲸鱼的脂肪能煎出膏油,鱼骨能做成建材。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6)

在唐代,东亚最具神秘色彩的鲸制品便是“鲸睛”了。所谓“鲸睛”,又称“鲸鲵鱼睛”,即指鲸类动物的眼球,其性状在唐代以前的典籍记载中往往被夸大甚至神化。

同时,《隋书》中的一则记载又将我们对“鲸睛”的讨论引向了国外。

在日本的古人遗址中,也发现了很多鲸鱼的骨头和鲸制品,同时在日本的长崎县人们还发现了一幅1600年前的壁画,上面清晰地描绘着九艘八浆独木舟围捕鲸鱼的场景。

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当时人们用石刀和骨刀完成大规模捕鲸的行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但对于当时还没有什么利器的人们来说,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太低,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去捕杀鲸鱼,来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7)

鲸鱼的脂肪,除了吃之外,还可以做成润滑油之类的东西。同时鲸鱼还可以制作成龙涎香、彩妆等。鲸鱼的肝脏维生素丰富,其他的各种营养素也很丰富。其中鲸鱼富含蛋白质这一点,凸显了鲸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日本的食品商场都有新鲜的鲸肉、罐头鲸肉供应。日本美食家更是认为,鲸鱼的口感与牛肉相似甚至更好,是世界上一种十分美味的食物。

当然,鲸鱼的赘肉也很多。从一头重达120吨的鲸鱼身上,可以获得超过40吨的赘肉。这种数量的油脂,相当于从上千头肥猪身上取下的猪油。鲸脂经过加氢处理,可以加工制作成人工牛油,以作食用。

因为鲸鱼的价值非常的大,人们从中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因此,既得利益者对鲸鱼进行了大规模的捕捞。

鲸的舌头重达三吨相当于什么 全身都是宝的海中大鱼(8)

但是,在捕捞的过程中,往往会对鲸鱼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又加上人们的捕捞数量,远超它的自然繁育数量。

因此,在一段时期内鲸鱼的数量下降的非常快,而且在捕捞的过程中,还会伤害到其它的海洋生物,这对于海洋来说是一场灾难。

结语:

人们对于这种来自海洋的生物非常好奇,虽然在初次遇见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害怕,但是在后来的接触当中,人们发现鲸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它的肉质不但非常的可口,营养价值还非常的高,因此人们做出了非常多的菜品。

但是这种需求,也就导致了对鲸鱼的大肆捕捞。而这种捕捞行为也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的生态环境。

所以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参考文献:

《观涛赋》

《廉州府志》

《岭表录异》

《左 传 · 宣公十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