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河畔,羌族儿女

从不拉西摆带

这是汶川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

这里是大禹的诞生地

历经沧桑,光华绵延

引一江之水向东流,诉说华夏文明

满碑铁骨颂扬禹

一江一路带起文明新风

碧河环翠掩映万家灯火

十里青山绕威州

这里的

行政代码:513221

电话区号:0837

邮政区号:623000

车牌代码:川U

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

方言:羌语、藏语、四川话(汶川音)

嘿,这里是汶川!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

这里依山傍水,

以江为名,地如其名

这里自由、包容、大爱

续写千年历史!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

山清水秀,得天独厚

千里群山连绵

峰峦起伏,古树参天,藏天然氧吧

以一江之水,一山之灵气

滋养4084平方千米土地

南部片区的森林覆盖率达90%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5)

▲烟雨三江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6)

▲丹青水磨

汶川南部

背靠都江堰,青山绿水是它的标志

是名副其实的康养休闲之地

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达标率超90%

全年优良天数超过350天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7)

▲映秀渔子溪(天地映秀)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8)

▲熊猫家园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9)

▲大禹故里

汶川的

海纳百川的治水文化

悠远厚重的羌藏文化

天人合一的熊猫文化

守望相助的大爱文化

让你穿梭在文化的海洋里。

历史悠悠,红旗飘飘

作为阿坝州南大门,

汶川的红色历史,在于每个角落

老213国道、红军桥,

写满了红色历史,保家卫国的历史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0)

如今,在汶川的村寨中,

总能看到迎风飘扬的红旗

传承红色基因,告白大爱祖国

汶川的红,与爱紧紧相连!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1)

虽不是豪华

但足够大气,人情味十足

无论今后在何方

这都是心中唯一的家乡

美丽之地,难忘印记

有人说,

汶川的美是婀娜的

极富地方特色的白石羌寨在山水之间灵动起来

羌碉、羌寨、尔玛人

任谁都忍不住心动,想要靠近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2)

岷江河畔的华灯溢彩

横跨两地的岷江大桥

一盏盏绚烂的灯光,造就了这座城的

独特韵味。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3)

汶川更有:烟雨三江、丹青水磨、天地映秀、熊猫家园、大禹故里、古韵羌山,专属于汶川的“六景”;

汶川的“四朵金花”:治水文化、羌藏文化、熊猫文化、大爱文化;

特色三宝,也是“致富三宝”:甜樱桃、香杏子、脆李子。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4)

▲古韵羌山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5)

▲映秀·茶祥子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6)

▲羌人谷·达拉布庄园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7)

▲大寺村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8)

▲姜维城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19)

▲阿尔沟·龙池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0)

▲萝卜寨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1)

▲仁吉喜目谷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2)

▲西羌文化街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3)

▲鹰嘴岩

汶川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富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本朴的历史人文景观,被称为“最后的香巴拉”。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4)

▲甜樱桃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5)

▲脆李子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6)

▲香杏子

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汶川三宝”和有机生态的农产品一起走出汶川,走向世界。

汶川的“粗茶淡饭”

汶川山清水秀,自然条件优越,造就了无数优质食材,在深山绿林的乡村,在河谷两旁的寨子,亦或车来人往的闹区,汶川美食占据每个地方。

康养系列、羌藏系列、山珍系列,三大系列汶川特色美食,让你得扶着肚子走。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7)

▲当归黄芪土鸡汤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8)

▲天麻蒸蛋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29)

▲岷江松鼠鱼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0)

▲锅边藏香肉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1)

▲羌族大丰收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2)

▲番茄牛肉连锅子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3)

▲羌寨九大碗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4)

▲虹鳟鱼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5)

▲回锅鱼片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6)

▲凉拌核桃花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7)

▲烤全羊

对于汶川人来说,一餐美食,就是一剂乡愁良药。无论是啥子,只要吃到,一切不开心都烟消云散。所以说,汶川人活得潇洒。

令人称赞的文化遗产

一个地方的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汶川的文化遗产,与强百年来代代扎根在此的文化人紧紧相连。

一杯茶、一支笛、一段舞、一面鼓……只要是有,便觉得心安。这是汶川人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8)

▲释比与羊皮鼓舞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39)

▲锅庄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0)

▲羌族符号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1)

▲龙溪矿洞原石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2)

▲水磨土茶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3)

▲羌绣

全面记录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每一样留下来的东西,都值得呵护。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4)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5)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6)

现代的汶川(嘿这里是汶川)(47)

汶川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我为汶川 汶川为我 身为汶川人 乐在汶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