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方言里的很多特别的词语慢慢的被普通话里的词语代替,很多小时候常常听到大人说过的词,现在已经很少会用到了。别看咱泰安话土,背后可浓缩了市井草根的语言文化,蕴藏了祖祖辈辈泰安人的点滴生活!

泰安土话口头语 老家的方言你是否还记得(1)

所以,记录下这些吧。

有一种安静叫“格磨舍地”

有一种老实叫“老磨舍地”

有一种舍不得叫“格不少地”

有一种打蔫叫“烟油不晒地”

有一种讨厌叫“影人”

有一种瞎扯叫“穷腚”

有一种捣乱叫“木乱”

有一种磨蹭叫“遇磨”

有一种惹事叫“戳记”

有一种傍晚叫“傍黑天”

有一种拖延叫“迂磨”

有一种不着调叫“瞎包”

有一种说话叫“落落”

有一种堕落叫“论堆”

有一种称呼叫“老师儿”

有一种闲聊叫“拉呱”

有一种欺骗叫“点划”

有一种寒暄叫“揍么起”

有一种凳子叫“误扎子”

有一种多动叫“嗦衣”

有一种纠缠叫“腻歪”

有一种驱赶叫“拔腚”

有一种凑合叫“将就”

有一种动弹叫“姑用”

有一种无奈叫“个应”

有一种计算叫“母量”

有一种表现叫“演道”

有一种玩叫“狼窜”

有一种喝酒叫“滋洇”

有一种变质叫“丝孬”

有一种占便宜叫“拾漏末”

有一种奇怪叫“尧巧”

有一种姿势叫“古蹲”

有一种装×叫“揍适”

有一种尴尬叫“跌卸”

有一种看叫“撒么”

有一种傻叫“潮吧”

有一种踢叫“驱啦”

有一种动作叫“合撒”

有一种炫耀叫“覑”

有一种高兴叫“喜地上”

有一种恶心叫“干越”

有一种胃酸叫“离心”

有一种邻居叫“邻事家”

有一种大气叫“场面”

有一种寻找物品叫“对或”

有一种看叫“露候”

有一种打盹叫“迷瞪”

有一种歪叫“瞧偏”

有一种不圆叫“龙湾”

有一种差劲叫“疵毛”

有一种味道较“甜么索滴”

有一种拒绝叫“甭家”

有一种昵称叫“熊行行子”

有一种昨天叫“夜来”

有一种故意叫“得为滴”

有一种骂人叫“卷”

泰安土话口头语 老家的方言你是否还记得(2)

有一种调皮活跃叫“狗乱”

有一种糊弄、不重视叫“胡而马约地”

有一种不直叫“曲里拐弯滴”

有一种松懈叫“懈儿咣当地”

有一种敲打叫“磕打”

有一种动手动脚脚“戳几”

有一种流汗叫“汗拼拼地”

有一种不完整叫“半截儿不拉块儿”

有一种生病叫“闹阵候”

有一种着急叫“草鸡”

有一种洗衣服叫“酬一把”

有一种不舒展叫“箍除”

有一种自大叫“胀饱”

有一种膝盖叫“格拉败”

有一种额头叫“也拉盖”

有一种蚂蚁叫“怡养”

有一种蚯蚓叫“替六传”

有一种蝙蝠叫“崖棉蝴子”

有一种啄木鸟叫“灿嗒木子”

有一种蜘蛛叫“恶郎珠子”

有一种壁虎叫“蝎虎帘子”

有一种蝈蝈叫“乖子”

有一种田螺叫“波拉油子”

有一种家乡话叫“泰安话”……

这些,无可替代!

泰安土话口头语 老家的方言你是否还记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