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是秦末汉初项羽手下的名将,为人冷酷无情,为将骁勇善战,因为曾经受过黥刑,脸上被刺了字,所以面无表情,也被称作“冷面杀手”。

英布一直是项羽器重多年的爱将,但最终还是背叛了项羽归降刘邦,成为了刘邦账下一员猛将,与韩信、彭越并称为“灭楚三杰”。当然英布能够背楚归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英布发展史

英布是六县人,就是如今的安徽省六安县,这里曾是夏商周时期古代圣人皋陶的后代之封地,战国时期归楚国所有,秦灭六国后,属于秦朝的九江郡。英布的姓氏英,是古时英国也就是皋陶后代封国的贵族,所以说,英布就是皋陶的后裔,英国的王族之人。当然到了秦国时,英布也已沦落为一介布衣,祖上的荣光早就不复存在。

英布背叛项羽下场如何(西楚冷面名将英布)(1)

英布此人天生的桀骜不驯,自从因为受刑而脸上被刺了字之后,干脆将自己更名为“黥布”,将这点缺陷天天挂在嘴边上。刺字之后,英布被押解到关中,在骊山脚下的始皇帝陵园服役,当时在这里服役的人不下十数万,人鱼混杂。英布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俨然将骊山的工地当成了一片江湖,与各路人拉帮结派。等到合适的时机,英布带领着手下一帮兄弟集体逃跑,潜伏到了彭蠡泽(鄱阳湖)一带落草为寇。

直到陈胜吴广起义,拉开了反秦序幕后,九江郡作为楚国就地也迅速响应,番阳的县令吴芮趁势起兵。英布听说后,率领着自己的手下前去投靠,吴芮不但十分看重英布,还将自己的呢绒嫁给他。就这样,吴芮和英布集结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也以“张楚”为旗帜,开始了反秦斗争。

随着秦将章邯一路平定叛乱,陈胜的张楚政权被消灭,英布原本是跟着吴芮在长江以南地区活动,后来逐渐北上进入淮北,与陈胜的部将吕臣军会和共同攻下陈县,后来又被章邯率领的秦军给赶了出来。这时项梁与项羽率领的楚军渡过黄河,散落各地的陈胜军都纷纷归降,英布也是这个时候加入,从此成了项氏手下的一员大将。

加入了楚军后的英布因为作战勇猛很快就崭露头角,项羽最著名的巨鹿之战中,英布就被任命为先锋率先渡过黄河,切断了秦王离军的粮食供应,所以项羽对英布格外的赏识,但凡是棘手的、重要的人物,都交由他来执行,比如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也是由英布来完成的。

英布背叛项羽下场如何(西楚冷面名将英布)(2)

英布与项羽渐生嫌隙

项羽在大封天下时,将英布封为九江王,领有旧秦的九江郡,定都六县。六县也就是英布的家乡,他也已说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心中满足之心无法言表。英布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此后在封地日日美酒佳人,享乐人生。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生了田荣叛乱,攻占了齐、胶东、济北三国,项羽立刻向各个诸侯下令征军,要求他们领兵前往齐国与楚军共同征讨。

此时的英布正沉沦在享乐之中,心中对于征战沙场丝毫没有兴趣,更是不想离开现在的痛快人生而披甲上阵,所以他借口旧伤复发无法出行,只是派出手下的将领率领四千兵士跟随项羽出征。项羽的心中原本对这名爱将是充满了期待,可是得到的却是英布假借伤病拒绝外出的消息,以项羽的脾气自然是火冒三丈,恨不得砍了他,然而眼前的形势又不允许他这么做,更何况他对英布的作战能力还是十分看重的,所以项羽才强忍了怒气,希望未来还能再次启用英布。

不过嫌隙已生,一旦稍有误解,势必会越猜越疑,越来越不可缓解。再说刘邦,自从率领六十万联军攻下了项羽的国都彭城后,又被项羽率领三万将士反扑,大军溃不成形,一败千里,刘邦也堪堪逃脱一路退到了下邑。在这里,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决定拉拢与项羽已生嫌隙的九江王英布。刘邦接受了部下随何的自荐,派他组建了一支使团出使九江国。

刘邦则一面收集被打散了的部众,一面向西后退,一直退到荥阳,得到了从关中前来支援的韩信,才开始稳住了阵脚组织防守,在荥阳附近重挫了楚军,这才挡住了楚军向西推进的锋芒,楚汉之争,正式进入相持阶段。

英布背叛项羽下场如何(西楚冷面名将英布)(3)

英布反楚

随何来到留县后,英布只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却迟迟不肯召见。但是对随何来说,时间是十分珍贵的,他可拖不起,所以他直接对掌管饮食的太宰说:“大王不肯见我,定是认为楚国强大而汉弱小,局势的走向不明了。我来真是要向大王说明,如果大王召见我,认为我说得对则采纳,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那么就将我和随心使团当街处死,以此表明大王与汉为敌的心意。”

随何面见了英布后,开门见山地剖析了现状:

  1. 虽然为项羽的臣子,却在项羽讨伐齐国时不亲自前往助阵,仅仅派了手下将领和四千军士前往协助;
  2. 当汉王刘邦攻下彭城时,项羽远在齐国腹地,英布也是袖手旁边,丝毫没有前往助力彭城的意思;
  3. 英布表面上依附楚国,实际上打算保存自己的实力,如今不愿意归汉,只是认为汉国弱小,不足以作为依靠;
  4. 项羽楚军看似强大,却背负不忠不义的骂名,不但违背楚怀王之约,还杀害了义帝,如今只不过是看似强大;
  5. 汉国虽然看似弱小,但是已经联合诸侯在荥阳囤积粮草、高筑壁垒形成了坚实的防线;而楚军远离国土,如今攻不破战不胜,粮食也得不到保障,不能长久;
  6. 就算楚军侥幸获胜,各诸侯国也不会坐看,必然后人人自危联合对抗。

英布背叛项羽下场如何(西楚冷面名将英布)(4)

所以总体来说,随何就是要告诉英布楚国的形势不如汉国,而英布脸上表情也有所动容。随何察觉到了变化,于是继续挑明:“以九江国之力不足以灭楚,但是只要大王旗并,项王必然被拖住无法西进,只要几个月,我汉王就可做好完善的部署,到时候汉王必然会分封大王,封地又岂止九江,这也正是汉王派我出使的目的。”

自从上次平定齐国时英布称并不出,他也自知得罪了项羽,原本就心中惶恐,此时的英布终于点点头,接受了刘邦的招揽,秘密答应归降。就在这时项羽的使者也来到了六县,督促英布发兵与楚共同攻击汉。随何听到这个消息后,担心英布反悔,于是立刻来到了英布会见楚国使者的地方,径自说道:“九江王已经归降我汉,楚国又凭什么要求他发兵?”

情况始料未及,英布都来不及反应,楚国使者就起身离开了,随何趁机建议英布杀了楚使,迅速起兵协助汉王。此时的英布已经没有了退路,只得照办,开始征调军队攻击楚国。

英布的反叛使得项羽失去了一名得力的将领,多了一个可怕的对手,并且使得楚国的后方不能安定,时刻处于腹背受敌,甚至要多面作战的劣势;项羽不得不分出兵力来对付九江方向的叛乱,也削弱了追击汉军的军事力量,延迟了项羽西进的脚步,给刘邦赢得了喘息的时间。未来垓下之战项羽兵败、在东城苦战、乌江自刎,这些地点也都在英布的九江国境内,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英布归汉对刘邦有多么的重要。

英布背叛项羽下场如何(西楚冷面名将英布)(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