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五年段语文备课组 三明市梅列区东新小学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1)

停课不停学!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本阅读书目《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2)

12岁的小团圆媳妇由于活泼开朗,婆家将她视为怪物,遵从“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的古训,进行残酷的规训。先是毒打,接着是“跳大神”,最后是一天连续洗三次“热水澡”。那些东家的婶子、西家的大娘等“善心”地给她撕下了衣服,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乐此不疲地狂喊着参与并欣赏这一壮举。洗一次就昏过去了,那洗上三次呢?小团圆媳妇的命运如何呢?让我们走进《呼兰河传》吧!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3)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民国传奇女作家,被誉为“文学洛神”,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城的富裕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4)

内容思想介绍: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绝笔杰作,带有自传性质的经典小说,小说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三、 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第五、六、七章则是由景物转到人物,写出了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等一系列悲惨的故事。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5)

《呼兰河传》,叙述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即20世纪10年代中叶前后小镇民众的生态与心态,是一曲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

该故事发生人间悲剧的深刻性在于屠戮她们的不是地主阶级,而是那些和她们处于同一阶级的“善心”的婆婆、杨老太太、周三奶奶等人们,而这些“吃人”的奴隶却“善心”洋溢,振振有词。封建落后思想摧残了他们的精神,扭曲了他们的灵魂。这再次证明了鲁迅先生精辟的判断:“中国人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席,有的吃,有的被吃,被吃的也曾吃人,正吃的也曾被吃。”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6)

艺术特色: 它从儿童视角的“陌生化效果”、成人叙述者的超然与“间离”和萧红视角的嘲讽与批判三重视角进行叙述。凭个人的天赋和感觉来进行创作的萧红打破了传统的严丝合缝的结构章法,通过自由联想将这些看似破碎的生活画面连缀起来,进行无边的伸展,成就了一种非情节化的散文风格。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7)

好词好句: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面黄肌瘦 愁云满面

1.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2.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 3.大昴星升起来了,好像铜球似的亮晶晶的了。 4.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5.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6.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7.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8.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9.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10.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呼兰河传小学教材(停课不停学阅读推荐)(8)

文学大师鲁迅断言:萧红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著名作家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亲爱的读者们,该书墨迹如缕缕春风,拂面而过,沁人心脾,后花园那些奇妙的生物,个个都充满神秘色彩;老屋里那些悲苦的灵魂,无一不让人慨叹。字里行间无论你是“初读”还是“重温”,都将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