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1)

内容简介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也不乏现实针对性。

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回至第六回为第一部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神话缘起:西王母寿诞蟠桃宴上,嫦娥要百花仙子下令百花齐放,为寿宴助兴。百花仙子坚称花时有序,不能聚四季于一时齐放,于是和嫦娥结怨。后来心月狐奉玉帝诏下凡投胎为唐家天子,嫦娥趁机告诉心月狐使四季名花于一时齐放。心月狐转世为武则天,后篡唐建周,醉酒后令百花在严冬齐放,因百花仙子正同麻姑下棋,众花一时无以请示,又不敢违抗人主之命,于是在一日内竞相开放。百花仙子以及九十九位花仙因此获罪,谪贬红尘。百花仙子转世为岭南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其他花仙也纷纷转世为凡间才女。

第七回至第五十三回为第二部分,讲述了唐敖随林之洋、多九公出海遨游以及唐小山海上寻父的经历。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唐敖曾中探花。但其与反武周的徐敬业、骆宾王有结拜之交,所以受牵连被革职,功名之心顿冷,遂出海邀游散心。他乘妻兄林之洋的商船,与林之洋及舵公多九公一路访问了君子国、大人国、无肠国、无股国、黑齿国、白民国、淑士国、两面国、巫咸国、歧舌国、女儿国等三十三个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奇花异草、奇禽异兽……游至小蓬莱时,人山不返,弃绝尘世。唐小山获悉父亲隐居小蓬莱后,随林之洋出海寻父,历经许多磨难,到达小蓬莱。在镜花岭水月村得父亲家书,与泣红亭碑文合而读之,遂遵父意,改名闺臣,回国往京中应试。

第五十三回至第一百回为第三部分,讲唐小山回国后应试女科,与其他九十九名才女同登黄榜。众才女齐聚一堂,弹琴赋诗,论学说艺,各显其能。后来,唐小山再次出海寻父,亦人小蓬莱仙山不归。此时徐敬业等人的后代再次起兵反周复唐,迫使武则天逊位,唐中宗遂兴复李家天下。中宗复位后仍尊武则天为太后,武则天下了一道懿旨,来岁仍开女试,并命前科众才女重赴红文宴。这一部分主要展示各才女的才学,所以书中有大量专门知识的讨论,凡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占卜医药,无神话 不涉猎。这固然显示了作者的学问,读来却有些枯燥乏味。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2)

背景知识

李汝珍(约1763一约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清代小说家,直隶 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年轻时,曾师从著名经学家凌廷堪学习古代 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由于他“读书不屑章句帖括之学”,在科举 中未能取得显赫的功名,以致终生仕途不达,最高官至县丞。但他学识渊 博、精通音韵。“旁及杂流,如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有《镜仙子转 缘》《李氏音鉴》等名作流传于世。

他一生耿直不阿,不媚权贵,不善钻营。中年以后,他感到仕途无望,于是潜心钻研学问,耗费了三十多年心血,著成《镜花缘》一书。这部奇书被认为可与《格列佛游记》相媲美。鲁迅先生也曾赞其可与“《万宝全功名之 书》相邻比”。李汝珍生活于清乾隆中期至道光初期,当时大清帝国经过康乾盛世后,早已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和公开化,整个社会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清王翅统治日渐腐朽,贪官污吏横行,土地兼并严重,劳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李汝珍随兄长李汝璜来到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李汝璜出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后,李汝珍随兄来到古镇板浦,其间除去在河南邵家坝做过短期的治水县丞外,其余时间均留在板浦写作《镜花缘》。李汝珍的创作时间约为1810至1825年,约1825年《镜花缘》成书。1828年,芥子园雕本《镜花缘》刻成。1829年,麦刻谢像本(广东本)付刻。

李汝珍在板浦生活的三十多年里,板浦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开放的商埠口岸,每天盐船往来,带来了大量社会、经济、文化的信息,也带来了海内外各地的逸闻趣事,这些源源不竭的素材,极大地开拓了“聪明绝世”且“穷探野史”、于学无所不窥的李汝珍的视野,成为他创作《镜花缘》的重要素材和参考资料。

李汝珍晚年生活穷困潦倒,“耕无负郭田、老大仍驱饥”。他原打算将《镜花缘》一百回本“先付梨枣,再撰新篇”,但由于此地豪绅难容,与许氏亲属生隙等种种原因,心神俱伤,于道光十年(1830)左右不幸去世享年约六十七岁。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3)

名家评论

汝珍亦特长于韵学,旁及杂艺……其罗列古典才艺,亦殊繁多,所叙唐氏父女之游行,才女百人之聚宴,几占全书什七,无不广据旧文,历陈众艺,一时之事,或亘数回。……盖以为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然亦与《万宝全书》为邻比矣。惟经作者匠心,剪裁运用,故亦颇有虽为古典所拘,而尚能绰约有风致者。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李汝珍所见的是几千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这是《镜花缘》著作的宗旨。我是最痛恨穿凿附会的人,但我研究《镜花缘》的结果,不能不下这样的一个结论。

——胡适(中国思想家、文学家)

《镜花缘》动人的部分是前半叙写唐熬(敖)游历海外诸国的地方;作者在那里逞其想象,描写各式各样的怪民异物,而串插以冷隽的讽刺、颇有可以与史惠夫特(斯威夫特)的《高里弗游记》(《格列佛游记》)比肩而立的地方。

——郑振铎(中国作家、文学史家)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4)

读前指导

关于阅读内容的建议

本书凭借高超的想象力,描写了君子国、大人国、歧舌国、女儿国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奇闻逸事、风土人情。这些令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书的前五十回,所以阅读时可以主要阅读本书的前五十回。其他部分略读或跳读。

指导学生阅读本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几点来阅读:

1.关于妇女解放的问题。

在小说中,作者主张男女平等,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了愤怒的抗议。(注:详情参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名著问读课程化丛书”学生用书《镜花缘》第566页“《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书”这一部分。)

2.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

小说不仅靠讲述故事吸引读者,还展示了作者广博的才学。小说涉及当时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如嫁娶、殡葬、饮食、服饰、居家用度、还有风鉴、卜筮、属相、风水,等等。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适当留意,稍加研究。

3.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

《镜花缘》从《山海经》中吸取了一些素材,再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大量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5)

关于阅读方法的建议

《镜花缘》是我国有名的“才学”古典小说,前五十回情节生动,引人人胜,后五十回多叙才艺,略显拖沓冗长。阅读这部经典,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采用精读与跳读结合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拖沓的内容,以求更高的效率。例如,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后来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形象基本都与此有关,所以需精读,厘清人物关系。中间四十几回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叙述海外奇闻奇事、风土人情,令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且在叙述中不乏对作者的社会理想、生活主张的抒写。阅读这一部分,可以采取精读为主,个别地方跳读的方法。后面的四十几回多叙才艺,中间有大量传统文化的讲述,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的地方不妨研读,不仅知其然,还可以求证于课外,知其所以然;有些与自己设定的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则可以一带而过。

此书语言通俗易懂,而某些涉及文化掌故、古迹史乘、音韵算法、医卜星象、婚丧嫁娶、饮食服饰等“论学说艺,数典谈经”的内容,文字略深,感兴趣的可以稍加留意,不懂处放过即可,不必执着。至于其中“镜花本空相,悟彻心无疑”等所谓“镜花缘”的消极思想,可以采取客观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阅读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方法。

1、字、词、句等方面的阅读障碍可采用查字典、词典、上网搜索、向同学求证,向老师提问等方法解决。

2.阅读时应重视情节概括。

3.学会做阅读笔记卡。

阅读笔记卡包括阅读时间、回目、内容情节概括、自己关注或者感兴的问题、阅读感受和体会等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实际,进行再设计、教师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可参考下列表格制作自己的阅读笔记卡。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6)

读前指导课教学设计示例

阅读文学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学生对《镜花缘》可能不是太了解,因此,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风趣幽默的语言、神奇多彩的想象和论学说艺、数典谈经的才子、把握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欣赏其艺术魅力,结合时代特征、客观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学法指导上,要重视读法的指导、点出作品的精义所在,以帮助学生有重点地阅读。

示例一:

1.激趣导人。从《红楼梦》《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等作品引出《镜

花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走近作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李汝珍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有关《镜花缘》的相关资料。

3.明确任务。制订个人读书计划,确立整体阅读规划,确定阅读时间段以及阅读进程。

4.阅读方法。读思结合,做阅读笔记卡。

5.自主合作。确定自己喜欢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通过个体阅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究,也可以设定一个或几个专题。利用课外资源(网络或课外读物)进行探究。

示例二:

1.激趣导人:《镜花缘》中妙趣横生的章回很多,可抽取一两个章回的题目,如“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中酒保咬文嚼字的情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鼓励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章回进行阅读。指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的基本方法。

3.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把握《镜花缘》小说中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人物形象,并能讲解二至三个在不同国家发生的小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联系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材料。探讨小说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妇女解放、社会改革、文化常识等。

5.能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学思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7)

读中指导建议

在保证学生按规定时间阅读完整部小说的前提下,通过“读中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名著的阅读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指导要达到以下目标:

1.让学生在读书交流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认识《镜花缘》一书。

2.引导学生在厘清全书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深入思考《镜花缘》的思 想内容、艺术手法以及其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 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镜花缘》及其他古典小说的兴趣。

一、组织合作探究阅读兴趣小组

1.自主合作,确定个人读书计划。

2.小组讨论确立整体阅读规划,确定阅读时间段。

3.确定在这段时间内的阅读进程。

4.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安排并进行交流。

二、建立读书督促机制并遵照执行

建立读书过程互助督促机制,明确阶段性的阅读任务,认真填写阅读笔记卡,并定期展示交流。

1.展示阅读笔记卡,交流阅读体会。

器着服提课程化品书·教师教学指导用书

2、以小组单位展示和交流,概述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故事情节,也可让学生把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心得体会在小组中进行展示交流。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又能帮助学生完成部分积累和消化。

三、建立读书群

建立“《镜花缘》读书群”,要求学生按照读书进度表定期汇报自己的阅读情况,交流读书进度及阅读概况,也可以就阅读中的感悟与体会等。在群内展开研讨。

四、阅读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1)内容情节的概括。《镜花缘》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艺术手法在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阅读过程中,要利用上文中所列的阅读笔记卡,学会对章回内容进行概括和摘录。

(2)感悟和体会的撰写。关注自己喜欢的内容,关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启示等,通过撰写这个栏目,加深阅读印象,为进一步深人研读打好基础。

(3)做些圈点批注。圈点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之一,读书时,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画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把自己的读书感想、章回或段落赏析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即可。

2.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阅读进度,适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为避免每个小组的讨论都集中在少数几个问题上,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不同小组围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可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供学生选择:

(1)我所了解的李汝珍。

(2)《镜花缘》创作的时代背景与《镜花缘》的内在关系。

(3)我喜欢的《镜花缘》中的人物。

(4)我关注和研究的《镜花缘》中的古典文化常识。

(5)谈谈《镜花缘》中的讽刺艺术。

(6)《镜花缘》中对妇女解放的呼吁和我的理解。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8)

读后指导

《镜花缘》这部小说在一个大故事里含有众多的小故事,小故事里又能分出众多的小故事来。大故事可分为四部分:导入部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和结尾部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又各有能被独立分出来的小故事。

大故事:

①导入部分:武则天废掉唐中宗,自己称帝-→反武势力到海外避难。②前半部分:反对武则天的残余势力在海外避难时所经受的苦难。

③后半部分:避难的后代回国->武则天开女科-→避难的后代中一些人考中了女科。

④结尾部分:反武势力讨伐武则天->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小故事:

①唐敖与林之洋、多九公一起游历了君子国、女儿国等40多个国家>唐敖成仙。

②武则天开女科-→唐敖之女唐小山寻父未果,抄写“泣红亭白玉碑”碑文后归家-→百名考中的才女论学说艺,各显其能。

其中,唐敖游历的40多个国家的描写,又是小故事中能被独立分出来各着美县课程化从书·教师教学指导用书

的小故事。唐小山寻父所经历的事情、百名才女各显其能的描写,也可以

说是小故事中的小故事。

指导学生了解这种“大故事→小故事小故事中的小故事”的结构形式《镜花缘》可以看作带着从属的从属的结构形式。

交流展示课教学设计示例

示例一:我讲李汝珍

展示学生对李汝珍的研究成果。成果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李汝珍的生平事迹以及成就。

2.李汝珍所处的时代与他创作《镜花缘》的关系。

3.如何认识和评价李汝珍。

示例二:我喜欢的《镜花缘》中的人物形象

讲述人物故事。在自主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可自由分组,每组讲述一个重要人物的故事,着重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身上蕴含的社会意义,如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唐小山、孟紫芝等。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9)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10)

关注我,一起走进语文世界。

镜花缘读书笔记第六回主要内容(镜花缘知识整理)(11)

关注我,一起走进语文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