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她——伊迪·塞奇威克,她是美国六十年代波普文化的流行符号,是著名的“IT女孩“,是时尚界的宠儿。
她是艺术家、时装模特、地下电影女王;她是亿万名媛,家世显赫,堪比皇室;她叛逆,她淡然,她敏感,她脆弱;她像孩童般天真纯净,她又沉沦于毒品无法自拔。
伊迪不仅是所有年轻人的偶像,更成为娱乐圈众多大咖的缪斯。
她去世时,年仅28岁。
伊迪是标准的“老钱”名媛,家世显赫。
她的曾曾曾祖父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她的曾曾祖父因创立纽约市的中央公园而声名大噪,她的曾外公是美国南太平洋铁路董事长,爷爷是位载入史册的作家,父亲则是一位雕塑家和牧场经营者。
含着金汤匙出生,有钱有名又有貌,伊迪本应度过美满幸福的一生,然而,她的不幸也正是来源于她的原生家庭。
精神疾病家族史伊迪·塞奇威克1943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家中排行老七。父亲弗朗西斯长期以来身心健康都有问题:他生来就患有脐带性气喘,小时候患上了哮喘和骨髓炎,近乎令他丧命。
弗朗西斯在十几岁时还多次进出精神病院,被诊断为躁郁症和神经衰弱。正因为他的健康问题,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想成为铁路大亨的梦想破灭。他转而专注于他的雕塑才能,并成为一名专业的艺术家。
母亲爱丽丝则性格温顺,安静害羞。这对夫妇结婚时,因弗朗西斯的健康问题,医生曾建议他们不要生孩子。然而,夫妻俩无视医生的建议,在接下来的15年里生了8个孩子。
伊迪的父母是典型的只管生,不管养。伊迪的姐姐曾回忆说,不记得像其他家孩子那样有跟爸爸妈妈亲昵撒娇的时刻,相反,他们一生下来就交给奶妈和保姆抚养。
与世隔绝伊迪一家搬到加州一个占地3000英亩的牧场后,父母与孩子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
父亲弗朗西斯开始行为怪异,变得"冰冷而遥远",对孩子们不管不问,而母亲则更加"谨慎和保守"。
伊迪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在牧场过的基本上是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他们也不用去上学,就去父亲自己设立的私塾里接受教育,但学习的课程必须得到父亲的认可。
伊迪的哥哥曾回忆说,"我们被教育的方式很奇怪,所以当我们走进外面的世界时,我们发现我们不适合任何地方:没有人能理解我们。"
在这样冷漠暗黑的家庭环境下,所有的孩子都变得抑郁寡欢,包括伊迪。
患上厌食症到了13岁,伊迪开始通过暴饮暴食来对抗她专横的父亲和没有主见的母亲。很快,伊迪就患上了厌食症,被送到著名的凯瑟琳布兰森学校寄宿。
那里的老师发现她饮食失调后,又把她送回家休养。回到家里,父亲经常把她锁在房间里,强迫她卧床休息,而她的母亲则无条件地满足伊迪的任何需要。
就在她疗养期间,伊迪的父亲性侵了她,并矢口否认,还让医生到家里去安抚伊迪,让她闭嘴,不许她跟任何人谈论这件事。
后来,伊迪的几个兄弟姐妹回忆说,就是在这段时期,他们发现伊迪好像是回到了婴儿时期——她经常像婴儿一样谈话和玩耍。
伊迪的病情继续恶化,她体重降到了90磅。辗转在几家医院进行治疗后她被送到了纽约医院,这个时候,伊迪就曾试图自杀。
意外怀孕雪上加霜的是,在这期间,伊迪因与一名哈佛学生相恋而意外怀孕。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她决定堕胎。出院后于1963年在剑桥学习艺术。
在此期间,她的哥哥明蒂也因心理问题而不断进出精神病院。1964年,在他26岁生日的前一天,明蒂上吊自杀。后来才知道,明蒂向父亲坦诚自己是同性恋,而父亲却强迫他交异性朋友。
祸不单行。伊迪的另一个哥哥鲍比的心理健康也逐渐恶化,1964年除夕夜,他骑着摩托车一头撞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月后去世,年仅31岁。
两个哥哥的死对她的刺激很大。就在那时候,她搬到了纽约。
沃霍尔的电影缪斯搬到纽约后,伊迪与外祖母住在一起,并从她那里获得了8万美元的信托基金。
她渴望成为T台上的一名模特,并开始上舞蹈课,进行模特表演培训。同时,她也是频频出席高级社交沙龙的纽约名媛,经常开着一辆灰色的奔驰车四处游荡。
1965年3月,伊迪遇到了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那时他经营着一家名为"工厂"的工作室。据说沃霍尔一见到伊迪立即被她迷住了,并受到启发,伊迪很快成为 “工厂” 的宠儿和地下电影的皇后。
伊迪和安迪·沃霍尔一起创作了18部电影,其中著名的有Vinyl、《雀西女郎》,还有最出名的《再见!曼哈顿》。
伊迪正式成为沃霍尔的电影缪斯。据说在纽约的艺术圈里,如果沃霍尔和伊迪不一起出现,派对就不算成功。
当时的《时尚》杂志评论说:
白金的头发加上煤烟般的眼圈,以及摇摇晃晃的细腿,她那略微带点儿男孩子气的天真神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中性时尚”的经典,她甚至成为著名纽约设计师Betsey Johnson的首选试衣模特儿,同时在地上和地下社交圈中任意穿梭。
作家乔治·普林顿曾描绘过伊迪带给他的震撼: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时间好像停止了一样。她有种妖艳的美,修长的腿,苍白的脸和唇,像只迷路的动物。”
伊迪不仅成为所有年轻人的偶像,更成为娱乐圈众多大咖的缪斯。
当时像滚石这样的顶流乐队的主唱都曾倾心于她,曾红极一时的“地下丝绒乐队”,也给她写过歌。
或许由于她生长在那样一个混乱且缺爱的原生家庭,她的性格敏感脆弱,很致命,也容易被人利用。
安迪·沃霍尔就是这样的人物。
安迪·沃霍尔
他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玛丽莲·梦露的头像,就是沃霍尔的作品。他对艺术的影响力延续到至今,是与毕加索等同级的艺术品市场顶尖代表人物。
实际上,伊迪只是沃霍尔手中的玩物、工具而已。
伊迪身上天然的神经质和孩子气,时而烟视媚行,时而脆弱无助,让沃霍尔非常迷恋,也让他看到伊迪的商业价值。
为了让伊迪保持这种感觉和气质,他默许工作室的员工教唆伊迪抽烟、吸毒,伊迪则挣脱了家庭的约束,越自由越堕落越快乐。
沃霍尔与伊迪
据说沃霍尔很希望伊迪的才华能助力他进军好莱坞,他那时做梦都想成为好莱坞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伊迪越来越迷失在毒品世界里,这个梦想看似无法实现。她把父母给的钱挥霍一空。在父母拒绝提供资助后,伊迪要求沃霍尔付给她报酬,吝啬的沃霍尔自然不肯答应。
她这才发现,跟沃霍尔合作,自己没有得到任何经济报酬。
到了1965年,伊迪和安迪·沃霍尔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于是,她要求沃霍尔停止在公共场合放映她的电影,两人的合作就此结束。
伊迪的哥哥曾评价妹妹说,
如果你对她说“我爱你”她就会很高兴,她也会马上对你说“我爱你” ,我觉得这就是她能打动许多人的原因。而且,她很容易被人利用。
遇到“一生的爱”离开沃霍尔的圈子后,伊迪·塞奇威克与鲍勃·迪伦关系密切起来。
鲍勃·迪伦日后成为乐坛教父级人物、还在201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也为伊迪写过几首歌。
鲍勃·迪伦
显然,在这段关系里,伊迪投入的感情要比迪伦多得多,她对迪伦有一种痛苦而明显的迷恋。伊迪曾打电话给自己的哥哥乔纳森,倾述着她对迪伦的爱,透过电话线,乔纳森能都感受到热恋中的妹妹那欢快喜悦的心情。
可惜,在鲍勃·迪伦眼里,伊迪不过是漂亮有钱无脑没自控力的女孩,谈谈恋爱可以,但绝不会是结婚的对象。
迪伦秘密结婚
好像谁都知道真相,除了伊迪。
最后,是与鲍勃·迪伦不和的沃霍尔忍不住了,'你知道吗,伊迪,鲍勃·迪伦已经结婚了!“
那时,鲍勃·迪伦已经秘密结婚几个月了。他于1965年11月娶了萨拉·朗德斯。
看到伊迪颤栗的样子,大家意识到,或许她真的认为自己跟迪伦在恋爱,尽管迪伦并不这样认为。
很快,她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男朋友——鲍勃·迪伦的密友鲍勃·诺伊沃斯。但随着伊迪对毒品越来越依赖,他们的关系也变得动荡起来。
行为出格
她的行为越来越出格。
她经常在公共场合做出古怪的举动,一次,她吸食了大量毒品后,沿着街道不停地跑,还有一次竟然脱光了衣服。
1966年,她点起一把大火烧了她的酒店房间,无奈,她的父母再次将她送进了精神病院,鲍勃·诺伊沃斯无法帮助伊迪戒掉毒瘾,选择结束了这段感情。
毒品已经葬送了她的职业生涯。
虽然她仍然出现在1966年春季版的《时尚》杂志上,但她吸毒的事实开始令时尚界唯恐避之不及。当她试图回到演艺圈时,她已经根本得不到任何角色了。
财务危机虽然伊迪家境优裕,还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但架不住她的挥霍。她沉溺于疯狂购物的奢侈行为。
即便花完所有积蓄,捉襟见肘的时候,她仍拒绝妥协,依旧保持富家女的做派。在纽约,她只做过一次地铁,平时出入不是豪华轿车就是召手打车。再加上昂贵的毒品支出,她已经到了债台高筑的地步。
犯毒瘾时,她还偷走祖母的古董拿去卖,甚至用出卖肉体来换取毒资。连伊迪自己都意识到,她在聚光灯下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种突然间失宠的感觉只会使她陷入更深的抑郁,又进一步加重她对毒品的依赖。很快,她跌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点。
1967年3月,伊迪参与最后一个作品,一部名为《再见!曼哈顿》的电影拍摄时,在片场,伊迪通常都是醉熏熏的,完全不在状态。她的健康迅速恶化,经常抽搐。很快,伊迪完全掉链子了。
与病友结婚1969年夏天,伊迪因吸毒被抓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医院里,她认识了小自己八岁、同病相怜的病友迈克尔·波斯特。
或许,从安迪·沃霍尔和鲍勃·迪伦那里得不到的真心,她在波斯特身上看到了。俩人于1971年7月结婚。婚后,她不再酗酒和滥用药物。可是,三个月后,为治疗身体疾病,她又开始服用止痛药。
最后一晚1971年11月15日,伊迪参加了圣巴巴拉博物馆的时装秀。 时装秀结束后,她出席了一个聚会。就在这个聚会上,一位醉酒的客人不断辱骂她,称她为海洛因瘾君子,并一再断言她的婚姻会失败。
伊迪吓坏了,当即打电话给丈夫波斯特。波斯特来到了聚会现场,凌晨一点左右带她离开了这里。
这是一个不愉快的夜晚。
在回家的路上,伊迪心情异常阴郁,表达了她对他们婚姻的忧虑。但无论如何,他俩都没想到,伊迪永远不会看到第二天的阳光了。
回到家里,伊迪服药后睡下。
等到上午波斯特醒来后,发现身边的伊迪已经没有了呼吸。伊迪因服药过量,在睡梦中窒息死亡,被发现时她脸朝下抵在枕头里。
她的朋友们后来透露,即使在她生命的尽头,她还曾计划大举重返娱乐圈,回归明星地位。
然而这次,老天没有厚爱她。
不知是先天的精神疾病基因,还是她畸形的原生家庭,伊迪一开始就显示出自我毁灭的迹象,无论是她超速驾车还是点火烧房,她几乎会不假思索地做任何进入她脑海的事情。
她经常被称为疯子,不知是基因使然还是毒品的激发。但也正是这种狂野让伊迪·塞奇威克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60年代的流行文化符号。不过,可悲的是,这种野性最终也导致她在28岁人生芳华之季走向生命的终点。
看来,生活在城堡中的富家女,也不一定比普通人幸福。
对于精神软弱又缺乏智慧的女人来说,漂亮有钱只会带来更大的悲剧。
#伊迪·塞奇威克#
#安迪·沃霍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