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1日,2017年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在“双创新都”乌兰察布市举行。本次创博会由新华网主办,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新华网内蒙古分公司承办。在5天的会期里,相继召开12场主题高峰论坛、举办十大主题展览,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两院院士专家、领先企业代表及优秀创客齐聚盛会,围绕“新需求、新业态、新动能”主题,共话“双创”热点,探讨创业创新前沿趋势。

互金协会秘书长名单 以规范创新促进互金繁荣发展(1)

汇中总裁曹伟发表主题演讲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互联网金融作为新金融代表,日益影响着中国的经济业态。在本届创博会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乌兰察布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志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等出席,围绕行业政策沿革、普惠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监管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汇中网作为企业代表应邀出席。汇中总裁曹伟发表了《规范 创新 发展——汇中网的发展之路》主题演讲,和与会者分享实践思考、研讨行业发展大计。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频发各类风险问题。对此,曹伟提出,中国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监管”与“合规”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基调。

“未来5年,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将会促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行业集中度提升、政策监管红利释放、新技术应用爆发等三大发展趋势。”曹伟分析提出。

首先,在行业竞争方面,互联网金融将持续优胜劣汰,行业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第二,在合规发展方面,政策监管红利释放有助于提高行业的规范程度,使优质、合规的网贷平台获得更大的市场与更有利的成长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第三,在科技创新方面,随着新技术应用爆发,金融科技将会是网贷企业在严监管环境下的突破口,新技术应用将会从根本上影响行业发展,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新动力。

据了解,汇中网作为一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早就提出“以政策合规为纲、以金融科技为推动力”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服务覆盖广泛化、客户群体大众化、风险管理数据化、交易成本低廉化的发展目标。

曹伟称,“对于汇中网来说,合规发展一直是我们坚守的基础政策和经营底线。”目前,汇中网已完成银行资金存管,已通过国家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达到非银机构的最高级认证级别,并率先获得互联网金融ICP证书,是行业内同时达成系统、存管、资质“三项认证”的领先企业之一。未来,汇中网将继续从“机构合作、信息披露、合规备案”等三个方面推进公司的合规工作,进一步落实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做行业规范发展的表率。

利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推动行业的变革, 必然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2017是中国的“金融科技元年”,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引领科技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更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最佳途径。互联网金融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应用,打破了金融业传统的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实现了新型普惠金融业态,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曹伟强调,“在金融科技与业务不断融合之际,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同,必需时刻关注着科技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汇中网希望成为一家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平台,并将金融科技作为发展的推动力。”

汇中网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大数据风控系统”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汇中网的大数据风控系统“RMP”已正式上线运营,尤其在提升平台客户信审效率方面,为行业做出了表率。汇中网通过大数据平台接入并整合了内外部多方数据,建立了高效的反欺诈模型和信用评级模型;通过欺诈分和信用分的形式为信审流程提供决策依据,极大提高了风控的效能和效率。

曹伟表示,汇中网将继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一方面通过内部高素质团队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与相关技术团队或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实现“科技兴企,金融兴邦”的目标。

通过政策合规和金融科技两大抓手,汇中网立志成为中国普惠金融的深耕者、中国金融科技的倡导者、中国金融合规的践行者。“互联网金融仍应该坚持普惠金融的方向,我们将秉持普惠初心,通过建立多维度、全方位、高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让大众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恩泽。” 曹伟如是阐述汇中网的普惠金融愿景。

未来,国家层面着手推动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将为金融行业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技术创新将提供可持续的低门槛、补充性的金融服务,新的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金融生活将成为常态。互联网金融将继续发挥与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补优势,真正为当前普惠金融领域痛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我们坚信坚守合规规范,坚持科技创新之路,互联网金融行业必将走向繁荣。”在演讲最后,曹伟表示。汇中网希望与更多优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一道,共同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