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有一天,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旁边闲谈,孔子就说:“盍各言尔志。”结果就谈出三个不同个性人的不同人生志向。

孔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孔子的人生志向)(1)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这完全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子路是很有侠气的一个人,胸襟很开阔。他说,我要发大财,家里有几百部轿车,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还有其他很多富贵豪华的享受。但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我给他住。气魄大!唐代诗人杜甫也有两句名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子路这个志愿的翻版。子路的是侠义思想,气魄很大,凡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给予上等的供应。“与朋友共”的道义思想,绝不是个人享受。“敞之而无憾”,用完了,拉倒!

孔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孔子的人生志向)(2)

颜渊却是另一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与季路完全两个典型。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伐善”的伐,就是夸耀。“无伐善”,有了好的表现,可是并不宣传。“无施劳”,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身上,这是颜渊的所谓“仁者之言”。

孔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孔子的人生志向)(3)

一文一武这两学生的理想志愿完全不同,都报告完了。孔子听了以后,还没说话,我们这位子路同学,可忍不住,发问了,老师!你先问我们,你的呢?也说说看。

孔子说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礼运大同篇思想的实现,这是最难做到的了。这三点一看就与众不同。“老者安之”,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信之”,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怀抱,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盼望。也可以说永远要爱护他们,永远关爱年轻的一代。

孔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孔子的人生志向)(4)

如果这三点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要为他加一个头衔,就是圣人。因为这三点,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此即所谓圣人境界,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