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地方黄梅戏完整版(寻找记忆深处的黄梅戏)(1)

1956年《天仙配》剧照,严凤英与王少舫

经典地方黄梅戏完整版(寻找记忆深处的黄梅戏)(2)

严凤英在《牛郎织女》中的经典形象

经典地方黄梅戏完整版(寻找记忆深处的黄梅戏)(3)

《打猪草》

相信很多父母都非常喜欢《打猪草》《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曲目,淳朴流畅的声音仿佛把人们带回那个严凤英的时代——“歌舞淋漓情尽致,回荡大江南北,流韵山乡,蜚声环宇”。

作为一代黄梅戏宗师,严凤英以一己之力使黄梅戏的表演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黄梅戏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张力大大增强。

让我们在歌声中一同缅怀这位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比翼双飞在人间”

用歌声吟唱自己的爱情观

黄梅戏《天仙配》(点播路径:华数互动电视-爱爸妈专区)有一段妇孺皆知的歌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歌词源于神话故事《七仙女下凡》,美丽善良的七仙女爱上了朴实憨厚的青年董永,冲破重重阻挠与董永结为夫妻。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迫使七仙女在槐荫树下与董永泣别。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跟严凤英的跌宕感情颇为相似。

之前,严凤英分别经历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情感和一段无疾而终的婚姻,不幸的她遭受了家族的排挤和丈夫的责难,而唯一让她感受到温暖的是儿子的陪伴。

幸运的是,因演出《天仙配》,她开始声名鹊起,事业也蒸蒸日上。

在排演电视剧《王金凤》时,严凤英认识了导演王冠亚。两人一见钟情不久就结婚了。

只为一人,终其一生。

严凤英终于等来了自己梦想中的婚姻。那应该是她最幸福的时光,邻居们时常看到她趴在三楼的窗户上双肘支颐。问她在等谁,她道:“等我的小亚哥哥回家吃饭。”王严二人的爱情生活放在现在来看,也是无数少女所憧憬的。在他们结婚后的时间里,严凤英迎来了事业的大爆发,为后来的黄梅戏艺术贡献了《牛郎织女》、《夫妻观灯》、《女驸马》(点播路径:华数互动电视-爱爸妈专区)等不朽名作。很多人最早知道严凤英是因为这段经典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严凤英饰演的冯素珍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不朽的角色。

“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

生活细节就是创作的源泉

严凤英之所以能够倾倒观众听众,除了极富艺术魅力的唱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她善于创造。

对她来说,生活中的所有细节都能成为她创作的源泉。

黄梅戏《打猪草》(点播路径:华数互动电视-爱爸妈专区)中的主角是两个农村生活中的小人物:陶金花和金小毛因打猪草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打猪草》的构想就是从这开始。严凤英为了演好陶金花这个角色,认真捕捉田间劳作的细节,体会封建社会男女自由交往的心境。最终以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歌词中有这样一段:

“男:丢下一粒籽,女:发了一颗芽。

男:红秆子绿叶,女:开的是白花。

……

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

这是对生活的告白,也是人们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咏叹。毫无做作,却沁人心脾。《打猪草》成为上世纪50年代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后来经韩再芬等黄梅戏艺术家们的传唱,经久不衰。

严凤英除了在唱腔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外,在舞台上乃至银幕的表演上,同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她所塑造的陶金花、七仙女、冯素珍、江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短短的一段戏,严凤英需要理解得极其细致,完全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再加上与对手的感应交流,才能最终转化成一段生动细腻的舞台表演来,使观众领略美的创造。

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不断腾跃,既形成了独自的风格特色,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并对剧种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了满足广大观众回味经典的需求,华数互动电视为爱出发,倾情上线的“爱爸妈”专区为中老年用户量身定制。除了严凤英等戏曲艺术家的经典采风,这里还有“961老年”、“钱塘楼市”、“养生保健”、“笑口常开”、 “亲子乐园”、“广场舞”、“影视剧”等其他七大板块,涵盖了从经典影视、热播家庭剧、曲艺相声、民生新闻、健康保健等多个类型的节目内容。更好的画质,更好的声音,更简单的操作,更优质的内容,只为丰富你的娱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