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第二章,狄云在师父戚长发杀死万震山以后,与师妹戚芳一起被困在万府。如果仅仅是被困还好说,但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当时狄云在屋子里已经想好了,要替师父承担杀人偿命的重责。他认为:“我实在是罪大恶极,都是我一个人不好。我明天要当众言明,为师父辩白。……我决不能逃走,我留着给师父抵罪,让他们杀了我好了!”

狄云“正自思潮起伏,忽听得外面屋顶上喀喇一声轻响,一抬头,只见一条黑影自西而东,从屋顶上纵跃而过。”狄云以为是师父,但看身形并不像。正在犹疑间,“忽听得东边屋中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呼。”

怎么有女子的叫声?师妹不就在东边屋里住吗?除了师妹,还有谁?“他大吃一惊,握住剑柄,一跃而起,首先想到的便是:‘他们在欺侮师妹?’跟着又听得一声女子的呼喊:‘救命!’”

书中写道:“这声音似乎并非戚芳,但他关心太切,哪等得及分辨是否戚芳遇险,纵身便从窗口跃了出去,刚站上屋檐,又听得那女子惊叫:‘救命!救命!’”狄云“循声奔去”。

连城诀1-46(连城诀2-2关心则乱)(1)

这一循声奔去不要紧,就进入敌人的圈套之中了。

金庸的这一段描述,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狄云在未辨明发声者是谁,就直接奔过去了呢?

读者可能会想,这个傻狄云,如果弄清楚再过去,岂不是可以避免眼前陷阱?

确实如此,如果用心听一听,狄云应该能够听清楚,这个女人的声音并不是师妹的。如果能够辨别出不是师妹的声音,他可能就不会直接冲过去了。

但事实上,他没有仔细分辨。为什么呢?

这就是关心则乱的缘故。书中说狄云“关心太切”,“哪等得及分辨是否戚芳遇险”。这时,因为关心,他心里已经乱了。

连城诀1-46(连城诀2-2关心则乱)(2)

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有什么危险正在危及我们的亲人或者关心的人,我们很难保持理性冷静与克制。可能失去亲人或者关心的人的危险,会扰乱我们的心灵。常时所具有的理性与仔细分辨的心理,就会因为着急而大幅度降低甚至直接失去。

这是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关心。因为关心,你不想让所关心的人受到伤害,更不想失去他们。这种迫切心理会使你激动起来。一激动,心就突破理性有序的状态,就进入混乱状态了。

医生能够对陌生人开膛破肚,却不能给自己的亲人做手术,因为是他的亲人,他内心受不了,他们拿刀的手会颤抖。

关心则乱,这是人之常情。也正因为看到这一点,万家那些人才会算计狄云。他们推断出,因为当天神经大受刺激,客观上狄云与师妹又已经进入危险境地,所以只要狄云听到有女人声音从他师妹住的地方传来,就一定会认为是他师妹在受人欺侮。如果传来的女声再能非常急迫,如喊着“救命!”,那狄云内心马上就会乱成一团。

这样,狄云必然会被激动的情绪所掌控。被激动情绪掌握的狄云,会失去正常人的理性。其实,狄云本来就比较傻笨,又恰逢天黑,他哪来得及去分辨,当时也没有能力去分辨声音的真假。这样的狄云,肯定会急着跑过去,也肯定会陷入万家设计好的陷阱。

这就给我们提个醒了,在复杂江湖中混饭吃,不能太激动。因为太激动了,就会失去判断的理性,往往可能堕入对方设计的骗局。

但要想做到关心也不乱,在激动时仍然保持理性,也非常困难。它需要当事人有很强大的理性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化去心中强烈的沸腾,保持冷静客观。要想达到这个状态,既需要理性经常聚焦,又需要很长时间的江湖历练。

连城诀1-46(连城诀2-2关心则乱)(3)

理性聚焦,意味着我们在思想上要经常提醒自己,复杂江湖中有很多陷阱,要时刻小心它们。经常提醒自己也许不会特别管用,但毕竟能够在心中建立一个阀门,一旦遇到陷阱,我们可能就会想到原来这是陷阱,就可以及时思考对策。

为什么说历练能帮助人避免激动呢?因为诸多经验会在人的心中留下划痕。划痕积累多了,就会形成阻碍,就像河旁筑起堤坝。这个经由诸多负面经历所形成的堤坝,会约束住心中泛滥的洪水,提醒我们眼前事情可能是陷阱,可能事实并不像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如果狄云能够有这样的理性自觉和江湖经验,他完全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用理性判断判断,让心中的经验堤坝发挥阻碍作用,去想想在当时的情形下,是不是有被骗的可能。这样,他就会多个心眼,多些准备。

这样的情形当然不可能出现。因为人家早就看到他没有这样的心眼,他们也已经算准,按照狄云这样的理性程度,出现什么样的事情,他必然有什么样的反映。而且,他身边又没有人帮助他分析。知道你会乱,就是让你乱啊。狄云被算计,掉入万家的陷阱,已经不可避免。

这是坏人通过“必然性算计”损害好人。反问反问,如果狄云是坏人,而万家是好人呢?读者可能会说,好人怎么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呢?有道理。好人确实不太可能用这种下作手段。但是,好人也应该有好人的算计。

像神探狄仁杰,不就经常设计陷阱算计那些老奸巨猾的贪官污吏吗?其实,狄仁杰施展的也是“必然性算计”。

诸葛亮更是这方面的高手。《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经常算计这个敌人,那个对手。其中,就充满必然性算计。他经常能料到,出现什么情境,对手必然会怎么行动,会跑到哪个山口,他就在那里等着你上套。

所以,必然性算计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所不同的是,好人算计坏人可以除恶,坏人算计好人就要损害正气了。谁成谁败,就看好人与坏人谁的智力更高。

狄云是好人,但这个小子蠢得有点厉害,所以被万家算计,恐怕也是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可能令读者扼腕而叹的是,人家都是进入江湖越来越深才会越来越厉害地被人算计,而狄云刚刚进入江湖,就被如此深度算计,就进入了这么大的一个陷阱。肯定,接下来,有他受的了。

【作者简介】赵泰融,写作爱好者。写作目的:探索思想并努力用通俗方式介绍给读者,希望对他们的思维有所启发。写作方向:学术、评论、小说和感悟。按照写作方向,将逐渐撰写“闻道”、“雕龙”、“品读金庸”、“百家说”、“思想小说”、“奋斗者”和“人伦”等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