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象形字。

甲骨文的字形上面像横刃,下面像曲柄。

但金文和篆文的字形却变得什么都不像了。

斤字有哪些字体(斤汉字的字元)(1)

《說文解字·斤部》斤:斫木也。象形。段玉裁注:斫木斧也。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則謂之斤,象形。橫者象斧頭,直者象柄,其下象所斫木。

古人把砍伐木头的斧子或锛就叫做「斤」。【斤】市制的重量单位。明代时的一斤基本是在595克左右。民国时期的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规定标准的重量单位由595克改为500克一市斤,一斤是十六两。但中药和黄金的计量仍沿袭旧制不变,1钱等于595÷16÷10=3.71875克。香港和台湾地区一直是沿用此旧制。中国大陆在1959年再次推行计量改革,改一斤500克为十两,一两为50克。《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文献选读

《詩經·周頌·執競》:自彼成康,奄(覆蓋)有四方,斤斤其明。(斤斤,洞察细微。由于成王和康王的洞察细微,周王室已经征服了全部四方的土地。)

斤斤计较

后来指过分计较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细节上。

成语典故

运斤如风、鼻垩挥斤、郢匠挥斤

比喻技法纯熟,出神入化。“《莊子·徐無鬼》:莊子送葬,過惠子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楚国郢都有两个玩杂耍的人。一个人将薄如蝇翼的白粉涂在自己的鼻子上,任由另一个人挥舞着斧头削去鼻子上白灰。结果白灰尽除而那个人的鼻尖却没有受到丝毫损伤,而且仍旧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

以“斤”做偏旁的字

从“斤”的会意字:析,劈木,木工,截断,车裂之刑以“斤”作意符的形声字:斧,伐木工具 [zhuó],斧刃,伐木声,本意是劈砍,砍伐木材以“斤”作声符的形声字:听【yǐn】,“聽”的简化字,本义是笑的样子,求福,蔬菜,接近䜣/欣,喜悦,启发,套在辕马胸部的皮带、日之将出、有铃的旗,水名。

斤字有哪些字体(斤汉字的字元)(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