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接触青铜器的朋友经常问我青铜器工艺品是怎么做出来的的,比如就有的朋友问我:“你们的青铜器生产是跟那些金属器具生产工厂相似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一个意思,大多数的朋友对于青铜器工艺品的生产都有先入为主似的错误认知下面我就来聊一聊我们的青铜器工艺品的铸造过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古代青铜器失蜡法与浇铸法的区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代青铜器失蜡法与浇铸法的区别(古都青铜器铸造工艺课堂)

古代青铜器失蜡法与浇铸法的区别

很多接触青铜器的朋友经常问我青铜器工艺品是怎么做出来的的,比如就有的朋友问我:“你们的青铜器生产是跟那些金属器具生产工厂相似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一个意思,大多数的朋友对于青铜器工艺品的生产都有先入为主似的错误认知。下面我就来聊一聊我们的青铜器工艺品的铸造过程。

首先,我先简单说明一下,我们是古都洛阳的,铸造青铜器工艺品的方法是失蜡法,可能和别的地方的青铜器的铸造工序上有某些差别,请广大朋友们借鉴参考。

失蜡法,又叫熔模法,起源于商代中期的焚失法。失蜡法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上网搜索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一下失蜡法的历史。失蜡法的流程是非常繁琐的,我们根据实地的生产过程大致给它分了五个步骤共计66道工序。这五大步骤分别是:制模、熔模、铸造、成型、着色。 今天我们先介绍失蜡法的第一步:制模,后续的四步我会在以后几天陆续为朋友们介绍。

制模:这第一步又分了五个步骤:制泥膜、制石膏模、制蜡膜、制硅胶模,然后才能模具成型。

一、制泥模:制泥膜是青铜器失蜡法工艺流程中模具制作的第一步,用泥土塑造整体造型,即初胎,以此作为模具制作的基础。泥模呈现的只是整体形状,并无器物纹饰,铭文等,以此为基础,需制作石膏模,并翻出石蜡模型,在蜡型上精修呈现。制泥膜分8道工序:

1、选土。我们的选土是在距伊水河道十公里处,取地下尺深处的粘土,这里的土质特性细腻、自带粘性,制出模具不易开裂。

2、晾晒。把取回的优质泥土在太阳下晾晒三天左右,晾干所有水分。

3、过滤。用细筛过滤粘土中的杂质和砂砾,保证细腻匀净,无杂质。

4、混合。将筛选出的地下粘土,再加上三分之一左右的细黄土混拌,然后洒水润透。

5、捣炼。用木槌,木棒敲砸进行人工捣炼,经过反复捶打、摔、揉,最后要使泥土达到软硬适度又不粘手为佳。

6、塑形。依照设计图纸,计算比例尺寸,在雕塑台上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将器物整体形状立体呈现。

7、修饰。在泥胚晾晒到半干时,用薄刀片修去多余的泥,等干到一定程度用砂纸打磨,使其圆滑。

8、晾晒。泥模完成之后,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晾置一周左右,使泥模晾干。

二、制石膏模:泥型塑好之后,要翻出石膏模型,用来浇铸石蜡模型,用以完成模型的进一步精修。翻制石膏模分为3道工序:

9、制浆。将石膏粉均匀地撒入水中,直至石膏粉与水基本上相平时为止,撒石膏粉必须迅速均匀,撒好后又必须等石膏粉全部吸透水分后才能搅拌否则容易产生疙瘩。石膏浆必须经过充分搅拌后才有粘性,搅拌好的石膏浆,表面往往飘浮着一些泡沫,必须设法除去,否则模具的表面就会留下泡沫所产生气孔,影响模具和浇制出来的成品的光洁。主意这一道工序我用了4个“必须”。

10、翻模。泥模放在模具箱内,并固定,将搅拌好的石膏浆,轻轻地倒入一部分泥模上面,使其利用重力往下流动,盛满模具箱,并与箱口平齐,静置,等待石膏完全硬化。

11、除泥。石膏硬化之后,将泥除去,留下石膏模具,并晾置放至完全干透。

三、制蜡膜。石蜡质地较软,可塑性强,在蜡模上进行精细修饰,雕刻器物铭文,纹饰,以及镂空等细节。制蜡膜分5道工序:

12、熔蜡。选精炼石蜡,与辅料按比例混合,放入电锅中溶化。

13、注蜡。将石蜡融化,注入石膏模型之中。

14、冷却。注蜡后放在水中,待蜡冷却。

15、取模。反复注蜡数次后,取出蜡型。

16、制纹饰。蜡型决定器物成品模样,因此,蜡型修饰要保证造型完美,外表细腻,纹饰清晰。所有细节精修之后,青铜器的石蜡模型才可完成。

四、制硅胶模。失蜡法精密铸造必须用硅胶模具来制造,硅胶模具比石膏模具更细腻,纹饰清晰。制硅胶模分3道工序:

17、分范。对于一些器型较大的蜡模,还需将蜡模按照工艺要求拆解成大小合适生产的多个部分,来制硅胶模。小型蜡模则不需分解模具。

18、翻模。将蜡模固定,表面刷上硅胶,并贴上纱布,防止变形,凝固之后,在硅胶外部附上石膏,固定其形。

19、脱模。完全凝固之后,将硅胶模从蜡型上剥离,即成为可使用的硅胶模。硅胶模可满足各种精密铸造,表面细腻,纹饰清晰,精度高,但也由此多出二十多道工序,因此人工成本要远高于其他铸造方法。

五、模具成型。利用硅胶模制作石蜡模型,满足批量生产需要。但是还要对蜡模进行细节修饰,保证器型完美,无瑕疵。这是是失蜡法精密铸造工艺最关键的地方,成型的蜡模外形决定青铜器成品的外观及品相。

20、灌注。将石蜡融化,注入硅胶外模中,并迅速转动模具,使蜡液均匀注入到硅胶每一处,要求灌注均匀,并在蜡液凝固之后,重复进行多次灌注,保证形成厚薄均匀的石蜡层。

21、出蜡模。待完全凝固放凉,将石蜡模型从硅胶模具中取出。石蜡模型要求每一个地方厚薄均匀,并且整体既不可太过笨重,也不能太薄,失去实用价值。

22、合模。对于分模的器物,要在蜡模制出之后进行拼合,并进行修饰,保证连接牢固,无接痕。

23、精修。一般而言,注蜡之后取出的蜡模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飞边、断爪、砂眼、小孔不通,线条不清晰等情况,这些都需要在蜡模上做进一步修饰,保证铸件质量。

24、制作引流棒。制作粗约2cm蜡棒,焊接在蜡模上,作引流棒。焊接之后,模具工序才进行完成,可以准备铸造。

到这里,失蜡法的第一个大步骤制模才算完成,这说着简单的一步耗时就在20余天,而制模是失蜡法最为重要的前期准备阶段,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青铜器的好坏。

今天的失蜡法介绍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再见。如果您想了解我们的产品请点击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