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效果好(湿气万恶之邪艾灸五大最佳除湿散淤穴位)(1)

前言: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感觉口腻,头身困重,不想吃饭,口淡不渴,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睡觉留口水,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小肚子大,阴部潮湿,女性的话白带多等症状

夏季时节,气温高,湿度大,并且加上空调、冷饮等外界坏境的作用会让身体内积聚湿气,湿邪会严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中医认为湿邪有两种,一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食物,以致寒湿内侵。如经常喝冰啤酒、冷饮等导致脾胃受伤、致使湿气加重。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

现在正处夏末初秋交替时期,这个季节中医称之为“长夏”。长夏气候较为湿,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时期。因此,此时除湿最为关键。

如何知道自己的体内有湿呢?这里介绍几个辨别要点,如果最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哦……

1.口中发黏舌苔腻:

口中发黏,这是因为湿邪入里伤及脾脏,而“脾又开窍于口”,所以导致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除口中发黏外,还应伴有吃什么都没胃口,伸出舌头一看,很黏腻。腻而色白,为寒湿,腻而色黄为湿热。

2.胸腹胀满、小便涩:

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经络,阻碍气血循环导致胸腹胀满,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涩。

3.头部沉重四肢乏:

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出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四肢困重乏力。湿邪留滞于经络,则关节疼痛重着。

4.下肢浮肿便溏泻:

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但黏而不清利,便完后感觉不爽。

那么该如何祛湿呢?艾灸五穴位可帮助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如何除湿?在长夏季节,除平时饮食上尽量少吃或不吃寒冷油腻、甜食、饮酒外,可采用外法调理,如艾灸。艾灸对长夏湿邪有它法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您不妨一试哦!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祛湿常用穴位,一起来学学吧!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微博:@艾灸哥柱子

aijiug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