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德】《王凤仪嘉言录》中说:“道象灯芯,德似灯罩。德不足,挡不住外界的恶风,没有道不能大放光明。”所以有道无德,道中之魔;有德无道,一座空庙。因此说,一般的学佛修道者若不积德累功,永难得道、明道。
【存德】处于王羲之书法作品
【存】写的非常朴茂,用笔力透纸背。
第一笔横画具界格中上,起笔角度略大,收笔圆。撇画短,异于常规,起笔逆锋,由左向右平行运笔,然后调锋向下,向左运笔,中段直中见曲,收笔左下,竖化点,轮廓左弧右侧略直些,非常厚重。“子”不部上画横折左撇符号几乎重合一起,形成较大面积色块,恰好居于黄金分割点上。竖钩起笔仍然由左向右上,然后运笔向下,略带弧右势下行笔,出钩部分较圆,出钩至短横的起笔一段,比较难以书写,主要是要连续笔不离纸多次换锋。且还要带弧线状运笔,需要反复练习仔细体会用笔技法。
最后一笔横画起笔顺势但要交待清楚,中段先仰后俯,收笔如鸟视胸。需要注意的是,收笔处的留白,虽然非常细小,在临摹时也不能忽略,如果不留白,和“子”部的横折撇那样,势必造成整个字体沉闷,要透出光来。记得米芾曾说, “得笔则虽细为髭发,亦圆。不得,虽粗如椽,亦偏。”点画如此,留白也不可忽略。“存”字的字形轮廓较圆。书写时要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德】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形外轮廓近一个不规则的圆。左右结构布势稳健正直,略带呼应意趣。故左部撇画有偏右意。右部上部分有向左迎之趣。底部“心”字则顾左右放,以稳整个字非重心。基于这样的因素,使得整个字活起来。
“德”字点画用笔如楷,起笔行笔收笔,笔笔到位,笔笔不苟。
从整体看“双立人”有上右下左写意,故撇画和竖画的起笔位置依次向左移,竖画的斜度也较大。
右部结构分三部分,由“十”、“四”、“心”组成,“十”字横画起笔较平,收笔上仰,出锋映带向上,竖画起笔圆,注意画首起笔部位右侧轮廓线有一个微凹的地方。“四”部竖画收笔,不是随意带下,略带上挑意,竖画起笔接上笔势,上左下右略斜,横折转折处自然稳健,转折之前有一个铺毫动作在横向笔画收笔处。折后部分如撇画的用笔。中部一点一撇点用笔较圆,注意空间分割的微妙变化。最后一笔横画左出头。
心字底要先看清看准点画线条形态和位置,尽可能一气呵成。最后一笔撇的出锋方向要指向心字底的中心。
由于左部上部其意向左,心字底不能和上部取同样的势态,但要在照顾上不势态的同时,要考虑整个字的重心,故要左右照应。王羲之的处理可谓独具匠心,对每个字的点画造型,点画位置,疏密奇正等技法的巧妙处理可以说禅精竭虑,苦心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