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一部暑期热播的偶像综艺节目《明日之子》中,一次对选手们的考核引发了一场争议:

节目组提供5首备选曲目,其中一首是只有旋律没有歌词的《Valder fields》,4-5名选手将随机抽选一首歌曲,共同演绎,星推官(评委)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对其打分。 对于这首只有旋律没有歌词的曲目,同组的竞演选手大家都是通过“啦啦啦啦~~”、“哒哒哒哒哒哒~~~~~"这样的虚拟词进行表达、演绎的。 但其中一位选手背对评委,对这首歌进行了填词(填词后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以致于同组选手受到一定的影响。 评委问该选手:为什么填词? 选手回答:为了方便记忆。 对于该事件两个评委分别有各自评判的标准, A评委(宋丹丹老师)说破坏了规则,不公平; B评委(华晨宇老师)说可以打破规则,但要从音乐性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记忆”。

事后对于该争议网上的朋友也都有各自的理解,支持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一方的在数据上略胜一筹。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1)

其实无论是“遵守规则”,还是“打破规则”,都不是绝对的。

一件事在符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能够有所突破、创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展示个人能力的体现。

但,如果选择“打破规则”,要看两点:

1.“打破规则”的目的。

2.“打破规则”所导致的后果,以及这个后果最终所带给他人、社会提供的价值!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2)

无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也常被后人用来说明规矩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自己存在、运转的规则的。

人的生老病死是生物性的规则;地球的日夜更迭、四季轮回是自转、公转的物理性规则,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常规意义上,规则是指一种由公众共同制定的、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在这些规则中有些是明文规定的法律法规的明规则,有些是一定文化背景中产生的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作为一个人,我们每个生活在社会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从小到大,家规、校规、企业制度、国家法律、道德规范.......甚至是打牌、做游戏、打比赛,规则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化功能健全的人所必须遵守的。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我们就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而一个社会越是文明、现代,法规法律也越是健全的。

如果在一个游戏中破坏规则,那可能是被判出局的;

如果在一个单位中破坏规则,那可能是要被炒鱿鱼的;

如果在国家法律中破坏规则,那可能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果在安全法规中破坏规则,那可能是会付出生命代价的;

如果在约定俗成的道德文化中破坏规则,那可能是会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3)

所以,如果能够很好的融入一个环境、一个集体之中,首先是要了解规则——允许的、不允许的,才能做到真正地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才能意味着公平、公正,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与追求。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4)

打破规则——创新与突破

在《明日之子》无词歌事件的争议中,宋丹丹老师就明确指出:给大家五首歌,让大家分组共同演唱,应该是统一的标准,如果能填词,就应该告诉大家,否则你填词,别人没填词,这就是不公平的。

而华晨宇老师则指出:这个规则中也并未禁止不能填词啊,如果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这首歌的音乐性,同时突出自己的特点,那反而是选手的灵活处理问题的优秀品质,也更能展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啊。

不可否认,华晨宇老师说的并没有错,当然宋丹丹老师也没有错,这可能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差异所造成的。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5)

1.先入为主的解读规则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思维上的认知,我们时常会局限在自己的认知中,我们会先入为主的将规则进行解读。

我们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解读这个规则,然后认为没有按照自己解读的方式所进行的都是不符合“规则”的。


2.自己设定框条

同样的道理,生活中我们也会给自己设定很多条条框框,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很多尝试新鲜事物、突破自我的机会。


3.在特殊情况下,“打破规则”更能提高创造力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弗朗西斯卡·基诺教授曾经在一个《引发创造力》的实验报告里指出:不被规则所束缚的感觉,可以提升创造力。
美国作家蒂姆·哈德福在TED演讲《如何激发创造力》中说到的:适当地制造一些“混乱”来打破常规,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喜剧大师卓别林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打破规则”不是说突破道德底线,更不是违反法律法规,而是突破自己思维上的固有认知格局,让自己在困境中能够具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能力。

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示,相对于默守陈规、循规蹈矩、严格遵守规定的人来说,那些适当地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圈,“打破规则”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圈,他们更具有创新、突破的能力。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6)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7)

可以打破规则,但要确定效果比之前更好

中国古代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是耳熟能详的,在这个历史事件中,孙膑出其不意的“打破规则”才使得田忌在比赛中获得胜利。

乔布斯在人人都使用诺基亚、安卓系统一统天下的时代,用创新的思维“打破规则”,创造了引领科技潮流的苹果帝国。

其实,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必须看到很现实的一点:人们的焦点往往会集中在结果上,很多时候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就像在《明日之子》这个事件中,华晨宇老师在点评的时候所表达的:“如果通过你的演绎使这首歌更具有音乐性,那就是值得肯定的。”

换句话说:你可以“打破规则”,但你必须能够达到让最终的结果优于“遵守规则”的所带来效果。

能够被人们记住、纪录史册而流传下来的不仅仅是“打破规则”这个行为本身,而是通过“打破规则”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更为优异的成效。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8)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9)

不管是“遵守规则”还是“打破规则”,都必须以不损伤他人利益,不违反法律法规为前提。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资治通鉴

这句话有它历史背景的局限性,这是商鞅欲实施变法,遭到秦国众贵族反对时,对秦孝公说的一句话,需要因时因地辩证的理解和看待。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不断地学习进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使自己更加具有发言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改变规则之前应该先学会遵守规则(是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