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亲情和血脉,中国家庭总有说不完的嗔痴怨恨。大鹏的《吉祥如意》让我们看到了一家人在春节团圆饭上的激烈争吵,人人心中都有怨意与隐藏。
家,是避风港;同样也是笼中牢。牵挂是根,也是一种无法逃脱的拉拽。拍家庭片的好手是枝裕和,则喜欢静水深流,人物之间看似平淡冷漠,其实内藏暗火。
师承小津安二郎的山田洋次,凭借三部《东京家族》,拍出了日本现代社会与传统家庭观之间的矛盾与妥协。
说起家庭片,自然绕不开李安的“家庭三部曲”,《饮食男女》《推手》《喜宴》,三部曲统统以“父亲”作为主要视角,加上文化与代际冲突来表现家庭的变迁,呈现亲情的浓度。
家庭片大多以“群戏”来激化矛盾,同时用各个年龄阶段的角色来分别表现各个时代人物对于家庭和亲族关系的差异化看法。所有的故事,开始都以差异化来呈现矛盾,最后用亲情来融化和稀释冲突,达成全新的平衡,以此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
在差异化的建构上,李安侧重文化地域、是枝裕和在伦理世俗大做文章,而山田洋次偏爱代际辈分上的差异。而今年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则以女儿企图弥补对母亲的遗憾,让“母亲乐一乐”来反观上一辈对后代的牺牲。
从核心人物切入,辅以群戏制造“危机”,然后用亲情的力量重新捆绑众人,达成和解与原谅,这是大多亲情片不变的方法论。但宝岛新片《孤味》却在以上影片与方法论中找到了一条深耕地域文化习俗的全新道路。
《孤味》是去年宝岛的年度票房冠军,一部“普普通通”的家庭温情片,没有视觉奇观,更没有耸人听闻的奇情故事,演员也都“去流量化”,可正是这部“不起眼”的影片,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认可。
饰演母亲的女主角陈淑芳凭借本片拿下当地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在说获奖感言时,她坚持:“片酬不会涨价,如果是学生作品,价格还减半。”
而这部《孤味》也的确来自一位新人导演之手。影片其实是导演许承杰几年前一部短片的“加长版”,这和大鹏的《吉祥如意》颇有点“殊途同归”之妙。《孤味》与众多同类型经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本地化”的强调。
没有李安的“国际化”、“东西方”文化冲突;是枝裕和的伦理部分、以及山田洋次的幽默感,都全面落地化处理,呈现出浓郁的本土化色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孤味》比李安的《饮食男女》更能代表宝岛的现代家庭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割裂与融合。
女性群戏《孤味》与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在人物架构上“神似”,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孤味》的绝对核心是家族中的母亲林秀英(陈淑芳 饰)。
影片开场就点出了她的重要性。“做牛做马一辈子”,好不容易可以安享晚年,大寿之际,她还是忍不住亲自到市场挑选宴席的菜品。她的强势与精明,包括好人脉,都在挑选菜品的简单几幕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开始的强势,因为菜贩的“感恩”,一下子就变得柔软起来,说明她内心终究是一个温柔谦和的人。不过是因为生活的苦闷与冷酷才让她不得不表现得“铁石心肠”一些。
接下来,几个女儿纷纷登场,家庭群戏在第一幕就奠定了基础。大女儿陈宛青(谢盈萱 饰),自由工作者,性格继承了放荡不羁的父亲。作为舞者,一身魅力。教导完男学生后,一番温柔鼓励,毫不迟疑地托腮对方,几个回合便收服了对方的心。
一直在办理离婚,也一直在享受自在的爱情生活。她是离家最“远”的人,但因为疾病,她不得不回到家中,在母亲和丈夫的照顾下,重新迎接人生的无常。
二女儿阿瑜则继承了母亲林秀英的踏实与责任感。她的家庭最为和睦,丈夫爱她,女儿学业上也不用她太担心。
她是家庭的“黏合剂”,家里的矛盾、众人的争闹,都由她来调停。这个家没有她,恐怕早已分崩离析。但在她心里,还是希望逃离。她把这个夙愿寄托在自己女儿身上,出国读书,你才有更多的选择。留在这里,等着你的就是结婚生子而已。她愿意自己承受一切,可她的下一代应有更好的未来。
小女儿佳佳(孙可芳 饰)从小就被按照“接班人”来培养,她将接手母亲从路边摊一手打拼下来的餐厅。可在她心里母亲是一位,“早早安排好别人的未来,却自以为是对别人的好”传统长辈。
由此看来,母亲林秀英为家庭奋斗一生,到头来其实并未能完全得到女儿们的认可。因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别人抱走一个女儿(张钧甯 饰),两人天各一方,她最愧疚的就是这个自己未能尽母子责任的弃儿。
母爱,是伟大的付出,同时也是一种无奈的捆绑。付出就想有回报,给予后便理所应当开始索取。所以在她离开20多年的丈夫突然去世后,她内心满是怒火,因为女儿们似乎一直对这位不负责的父亲“念念不忘”,甚至对他的姘头也毕恭毕敬,“身为女人,你应该懂得蔡阿姨的不易”。
要一位含辛茹苦带大三位女儿的母亲和妻子理解婚姻“介入者”的不易,对于林秀英来说显然无法认同。她的大寿之际,丈夫撒手人寰。“离开二十多年,死了还要给我添乱”,一场家庭战争一触即发。
爱即放开
人物关系,性格特质随着故事推进逐渐变得丰满起来。母亲和女儿都有自己的烦恼,这群女人被家庭的过去,自己家庭的未来所羁绊。
作为家中唯一的第三代,阿瑜的女儿小澄(陈姸霏饰)担任着陪伴着的角色,她一直跟随奶奶,作为家庭的未来见证着家族的过去。
所有人都无法逃脱家族的引力,了解自己的根脉,才能决定自我的未来。血脉相承的文化和性格基因早已深入骨髓,想要彻底斩断和根除无疑痴人说梦。
小澄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要逼她离开故乡,去遥远的西方寻找自己的人生。这就像母亲无法理解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反叛一样。
大女儿第二次癌症复发,母亲好意照顾,但在大女儿心里却是又一次沉重的负担。“如果我没有好起来,你一定会怪我不努力吧”。
小女儿希望父亲的葬礼得到更好的处置,母亲能够理解“介入者”蔡阿姨对于父亲的真感情。母亲和女儿们之间相互都希望得到对方理解,但偏偏这种理解因为付出的不对等而难以平衡。
当人人都在索取,理解便成为了一种强加的要求。
随着母亲跟踪调查蔡阿姨的过往,她渐渐能理解对方的不易。“她应该也是被你父亲骗了”,从葬礼上的“斗法”,两种宗教观的碰撞好似不认输的比赛,到最后忍不住追出去喊出了对方的名字,而没有用侮蔑的称呼继续宣泄情绪。
我们看到了两位女人之间的认同,女性之间的悲悯。林秀英终究是个内心柔软的人,是生活逼着她带着女儿拿刀追着出轨的丈夫。虽然赌气地叫女儿们不准在灵堂前下跪,可家中生锈的铁盒里却一直藏着往日旧情的点点滴滴。女儿们忘不了父亲哄她们的洋软糖,她也忘不了那泛黄的情书。
《孤味》没有一味煽情,或者添油加醋苦情,而是让这群女性不断挣扎,自我审视,妙曼的人物弧光因此呈现出无穷魅力,力透纸背,不觉让人内心升腾起一片暖意。
林秀英分别在开头和片尾唱了两次《孤味》,一次是觉得自己真的孤独,一次是领悟了爱的真谛:爱并非捆绑和索取,而是不断地告别与放手。
当她签下多年前的那份离婚协议书,并让蔡阿姨作为家属,代替她参加葬礼时,她才算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那份怨恨也终得消解。
做一辈子家人,总有人要牺牲,在付出所有后,不奢求回报,而这个人往往是母亲。
所以,在《孤味》中,林秀英选择独自离开;《再见,李焕英》里,只有女儿独自醒来。
母亲永远留下的都是背影,独自带走一切,只留下难以忘怀的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