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1)

字词释义:

①春晓:春天的早晨。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③处处:到处。

④闻:听到。

⑤啼鸟:鸟叫声。

⑥夜来:夜里。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2)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作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隐居生活,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3)

诗文赏析: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眼前的春景,而是通过写春天早晨醒来后的听觉感受和联想,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感情。“处处闻啼鸟”,可以理解为这些鸟儿的欢鸣声把酣睡中的诗人唤醒,诗人很自然地产生联想:夜里的那一阵阵风雨,不知摇落了多少春花,带走了几分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隐含着诗人因春光流逝而产生的淡淡哀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