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国庆档院线,最受瞩目的影片无疑是《我和我的祖国》。
该片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主创阵容可谓是空前强大。
从导演到演员,《我和我的祖国》汇集到多位国内一线电影人,其声势之浩大,令同档期的其它影片望尘莫及。
对于影片的总导演陈凯歌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国家既然将如此重要的项目托付给他,只要完成得足够出色,势必会名利双收!
当然,陈凯歌更看重的,应该是他的影坛地位能否再次提升。
毕竟“国师”的名号,一直都属于张艺谋。
若论影片的整体质量,陈凯歌显然没有令人失望。
但问题在于,《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执导的七个故事组成,而口碑评价最差的故事,恰恰是由陈凯歌执导。
因此,陈凯歌不仅没有因为《我和我的祖国》的票房大卖而饱受赞美,其导演能力反倒引起大众的普遍质疑。
说起来,陈凯歌恐怕是争议最大的国内一线导演。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曾先后5次提名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更是凭借《霸王别姬》捧回中国首座也是唯一一座金棕榈奖杯。
其实单凭这一成就,陈凯歌足以在华语影坛傲视群雄。
不幸的是,在陈凯歌崛起的同时,华语影坛还涌现出了另一位大师级的导演。
不错,正是张艺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艺谋和陈凯歌都处于“平起平坐”的状态。
无论是国内奖项,还是国际奖项,两人所斩获的荣誉相差无几。
陈凯歌在1993年执导出一部技惊四座的《霸王别姬》,张艺谋在第二年便搞出一部《活着》。
坦白说,《活着》和《霸王别姬》都是中国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无所谓高下之分。
不过两人在各自的巅峰代表作之后,导演生涯还是走向了不同的高度。
陈凯歌在其后的20余年里,作品的产量相当客观,质量却不敢恭维。
除了《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有限几部佳作之外,陈凯歌的导演作品,往往都徘徊在及格线的水准。
尤其是上映于2005年的《无极》,直接将陈凯歌拉下神坛。
人们甚至开始质疑,《霸王别姬》是否真的出自陈凯歌之手,他的作品履历,俨然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极端。
而张艺谋在《活着》之后,却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导演水准。
尽管也有《三枪拍案惊奇》、《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超级大烂片,但更多的还是像《我的父亲母亲》、《归来》这类有口皆碑的佳作。
不仅如此,张艺谋还凭借《英雄》开辟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他对整个华语影坛的贡献和影响,的确是超越了陈凯歌。
当陈凯歌还沉浸在《梅兰芳》的文艺美梦中时,张艺谋已经受邀担当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
只此一役,张艺谋彻底坐稳“华语影坛第一人”的宝座,“国师”的美誉也无可争议地被赋予在他的头上。
至于为什么陈凯歌取代不了张艺谋“国师”的地位,就不得不提及一位国内顶级的编剧。
他叫芦苇,是电影《霸王别姬》的编剧,也是电影《活着》的编剧。
芦苇曾回忆,当年张艺谋因《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熊奖后,跟他在酒店房间里探讨了一夜的影片失误。
当时芦苇就觉得张艺谋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还能细数长短,必将前途无量。
而关于陈凯歌的回忆,芦苇则表示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之后变得自负自满,创作状态都和之前判若两人。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张艺谋和陈凯歌的电影才华或许差距不大,但性格却让他们最终分出了高下。
最后,还是要期待两位导演的下一部作品,归根结底,他们都是中国最值得期待的顶级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