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这么多,朱啸虎如何脱身?作者:李昆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贾跃亭个人相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贾跃亭个人相片(朱啸虎会不会是)

贾跃亭个人相片

投了这么多,朱啸虎如何脱身?

作者:李昆昆

朱啸虎,这个投资风格如同其名的男人,一向简单、直接,从来不掩饰资本的本性。

这段时间以来,他不断发声称ofo和摩拜合并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投资的本质就是从并购、上市等手段中退出套现。

然而经过梳理发现,由朱啸虎执掌的金沙江创投,从2004年成立至今投资了200来个项目,但退出的项目连10个都够呛。

即便金沙江创投后来投了滴滴、饿了么、ofo、映客等所谓“风口上的”项目,但在目前看来,其退出套现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朱啸虎能不着急么。

这届创始人不好管

ofo和摩拜这场仗打得遇到瓶颈了。

12月10日,摩拜单车董事长李斌在公开场合火药味十足地说,“补贴是互联网竞争的万恶之源”,“摩拜本来挺好,用户也挺开心,5毛钱一次,1块钱一次也没觉得是个事儿,突然有人不收钱了,你怎么办?这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钱烧得厉害,自身却无发展,投资人都坐不住了。

朱啸虎也觉出共享单车目前的状况不对劲儿了。

所以他在这个月初对媒体说,“大城市自行车已经饱和,双方的市场份额差距没有拉开,非常接近,现在再去拼价格战、拼资本的融资都没有意义了。”他还说,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而之前在被问到“谁合并谁”的问题时,朱啸虎直言:“这对资本来说并不重要。”赤裸裸暴露了对早点收钱脱身的渴望。

资本不愿意烧钱了,想让两家合并。然而两家创始人却并不甘心被并购。

比如,12月18日ofo创始人戴威说,“感谢资本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但资本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言外之意是,“还没打够呢”。后来朱啸虎怒了,在12月20日的一公开场合上直接开怼,说自己最讨厌“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创业者。”

而摩拜那边,CEO王晓峰和创始人胡玮炜此前也多次对媒体强调,称目前合并并无可能。

一个是年轻气盛、“认为自己什么都对”的90后创始人,一个是时下风头正劲的创业老司机李斌。都觉得自己公司不差,要让自己退居二位,把公司卖给对方,想必目前都不是很甘心。

而不合并则意味着无法垄断赚钱,可能更意味着无法上市,资本难以退出。

此外,还有件更闹心的事儿,小玩家哈罗单车不但没在三个月内被“清场”,反而在最近又宣布完成10亿人民币融资了。

共享“鸡肋”

朱啸虎真的可以称得上推动带有些许公益色彩的“共享经济”最给力的投资人了。他不但投了共享单车,还投了共享充电宝小电科技,以及共享衣橱衣二三。

只是投资共享单车套现都这般费劲,更不要说“要是能成王思聪就去吃翔”的共享充电宝,以及没听几个人用过的共享衣橱,恐怕套现不会比共享单车更容易。

尤其是在乐电、PP充电、河马充电、多啦衣梦、魔法衣橱、有衣等多个共享项目接连倒下之后,对于已入局的资本而言,共享充电宝和共享衣橱更像是“鸡肋”般的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因为相对共享单车而言,共享充电宝是解决了用户急需,并非刚需。而共享衣橱的受众范围更小,这个时代,有几个女孩子会愿意买别人穿过的衣服。这两个项目被使用频次太低。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共享充电宝和共享衣橱在发展了将近三年时间后,在朱啸虎等人的鼓吹、站台之下,并没有形成病毒式营销,产生大规模用户复制。

然而,这两个项目烧钱速度还挺快。比如,街电科技CEO就曾放豪言,称要在3个月内烧掉 1 亿元的融资。而共享衣橱多啦衣梦当时即便有8千万融资在手,也依旧没能抗住共享领域猛烈的“烧钱大战”。

用户需求不高,然而成本又太高,盈利太低,挣钱远远赶不上烧钱的速度。

对于这样两个发展缓慢的“鸡肋”项目,朱啸虎只能干耗着,等着那1%变局的机会出现。

心再大一点儿,干脆将此项目当作自己投资生涯中的炮灰了,反正将近95%的项目都没退出,不差这俩。

“金蝉脱壳”计划落空

映客被宣亚国际收购一案,可能就是如上述那1%的变局机会。

映客曾被朱啸虎视为最得意的投资案例之一。2015年底,朱啸虎和周亚辉投资映客时四处为其站台,天天讲直播是风口,甚至在映客陷入刷单丑闻时,朱啸虎还再为其辩解“以激励用户为目的的运营技巧”。

后来硬是讲出来一个万播大战。很快,流量大户陌陌、斗鱼、奇虎都快速切入了直播形态。

结果今年9月份,映客说自己要被宣亚国际收购了。然而备受争议的是,账面现金只有3.3亿的宣亚国际以向股东借款的方式,用28.95亿收购估值70亿的映客约48%股权,其中约21亿元借款来自映客的原股东,宣亚国际仅需付7.39亿。

业界将这事儿解读为“蛇吞象”、“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还引发了监管层面的注意。今年9月份,深交所就对宣亚国际下达重组问询函,要求宣亚国际在9月10日回复。

于是宣亚国际在12月15日发公告说自己不买了。而这次重组方案的落空,意味着朱啸虎、周亚辉等人的“金蝉脱壳”计划又落空了。

因为从9月份公告来看,包括昆仑万维、多米在线、金沙江创投在内的投资方原本打算在映客此次收购案中退出。经计算,如果退出成功,累计可以套现25.5亿元。当然,现在来看,又是竹篮打水了。

此外,让朱啸虎一战成名,吹5年都不嫌烦的滴滴何时上市还是未知,更别说因为这块“烫手山芋”需要不断融资,如今金沙江创投的股权已被严重稀释到百分之零点几位数了。

2010年投资拉手网,但最终IPO计划流产,还因此低调了一段时间的事儿也不再赘述了。

投200来个项目,退出套现个位数,鼓吹出来的“风口”项目都这般境遇...

如此看来,风光无限的投资人可能过得也不容易。

厚厚的文件上签字,侧面佐证了投资人忙碌的日常。

他的工作履历简单鲜明,复旦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麦肯锡。在这段2年多的工作经历中,他练就了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在短时间内概括出一个公司或行业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制定策略。“这对我在很短时间内把握一个新的投资机会也很重要。”朱啸虎如是说。

2000年,在第一波互联网浪潮的感召下,朱啸虎离开麦肯锡,创立易保网络,在网上卖保险。可惜时机不对,拿了风险投资以后泡沫就破裂了,为求生存,只能转型做B端,为企业提供软件服务。

“这一段的创业经历非常重要,只有创业过才知道这条路有多少坑和坎,才能帮助早期创业者解决问题。早期投资人如果自己没有创过业,那给予创业公司的指导肯定都是有问题的!”

其实,很多早期投资人都是创业者转行过来的,比如沈南鹏、徐小平、邓峰等。朱啸虎直白的下了一个结论:“早期投资没有自己的创业经验,很难做的好!”2007年,创业8年,经济情况和公司发展都比较稳定,不甘平淡的朱啸虎,接受创始人伍申俊的邀约,加入金沙江创投。

“我一直对互联网很感兴趣,07年的时间节点特别好,互联网的用户群到了爆发点,转做风险投资等于参与了最好的时点,后面的发展也就事半功倍。”

风险投资行业里面“门道”颇多,很多事情只是看着简单,但其实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如果没有经验,想做好肯定那是不可能的。“风投行业依然存在典型的学徒制,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这很重要。”

金沙江创投一直有个传统沿袭至今,资深合伙人带年轻人,两个人负责一个项目,任何项目都这样操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将朱啸虎引进门的导师是Richard,他们共同投资了很多项目,包括百姓网等,二人都非常关注数据,注重理性分析。

朱啸虎,第一个独立投资项目是中广瑞波,公司主要为通信运营商、城市综合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功能智能卡应用方提供TSM 平台系统和OTA 平台系统的系统集成、运维支撑、运营合作等服务,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目前股价9.85元,这个投资近10年的项目给他带来3倍左右的投资回报。

三大投资逻辑:偏好交易类平台,时刻保持好奇心,刚需 痛点 90后消费群体

朱啸虎入行十年,一共投资过20-30个项目,总金额超过2亿美金。这其中,“30-40%的项目是失败的(早期风险投资就是这样,觉得模式可以就要试试看,如果发现没潜力、冲不出来就放弃),30-40%的项目是在几亿美金以上的,剩下10-20%的项目发展非常好,估值在10亿美金以上。”

他所投项目中,电商品类占一半,偏好交易类公司。他认为:“互联网领域真正的大公司只有两类:交易平台和社交平台,社交类平台是‘一将成名万古枯’,能闯出来的非常少,凤毛麟角。O2O里面还是比较有希望的,比如滴滴出行、典典养车,都是交易型的。”

力求出手即命中,例无虚发,这是朱啸虎自比“小李飞刀”的原因。他的第二个投资项目就是美股上市公司——兰亭集势,也是他投出的第一个电商项目,目前已退出一半,投资回报也在3倍左右。在金沙江创投之前,兰亭集势也见过很多知名VC基金,但多因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谨慎观望,以至于最终错失。

早期项目是块价值洼地,但是风险奇高,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无归。金沙江创投进入电商的时间点,比市场早3-6个月以上。投资兰亭集势时,朱啸虎已明确电商投资方向,在缜密的行业数据下,已对外贸电商的商业模式有所预判,绝不是无的放矢。

对早期风险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一词朱啸虎在采访中反复提及,投资映客也正式源自于此。“去年十一的时候,17一下子就火起来了,有天晚上我一直在玩到凌晨两三点,发现很多人在玩,我觉得直播肯定会爆发,我们是不是在错过一个大风口?”

说做就做、雷厉风行的朱啸虎立即组织投资团队,把国内做直播的所有团队筛选了一圈。“17是台湾的团队,在大陆成功几乎没有可能;剩下的四五家,映客是遥遥领先的,团队的想法、成熟度、估值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团队。”2015年11月,金沙江创投在映客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中参投。“未来全民直播会跑出一个体量在300亿美金的公司,映客目前估值和YY差不多,都是30亿美金左右。”

虽然声称O2O领域大型机会不多了,但刚需 痛点 市场大 商业模式明显 90后消费群体……以上这些依然是朱啸虎喜欢的创业项目具备的典型特征,比如小红书(社区电商平台)、回家吃饭(家庭厨房共享平台)、衣二三(白领女性包月租衣APP)等。他还曾投资过一个北大校园的自行车共享项目,这是金沙江投资的第一个90后创业者,属于共享出行的一部分,可以成为滴滴的后花园。

十年投出5个独角兽,最伤心的失败案例是拉手网

最近两年,朱啸虎因投资过滴滴出行、饿了么、小红书、映客等独角兽企业,获得投资界“独角兽捕手”的美名。事实上,他投出的第一个独角兽企业更早可追溯至2011年,彼时谋求赴美上市的团购网站NO1——拉手网,最高估值已超10亿美金,金沙江创投从A轮投到C轮。

朱啸虎从不讳言失败案例,谈及拉手网时也无比坦诚。“失败的投资案例很多,做早期风险投资没有失败案例不太现实。如果你没有冒足够的风险,那也不会获得好的投资回报,高投资回报率与高风险系数是成正比的。”

为什么说拉手网是最让我伤心的失败案例?因为我们是第一个看好团购项目的,而且拉手也做的非常好。失败是因犯了两个致命错误:第一,发展最好的时候,没有强制让团队跟上,招聘更强的团队进来补齐短板,介绍了很多个厉害的人但都被吴波拒绝了;第二,上市的太早(创业公司才3年,不能达到上市需求),企业还远远没有达到追求上市的程度,给了竞争对手机会,市场还远没有定局。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拉手网之后,朱啸虎先后收获滴滴出行、饿了么、小红书、映客4个独角兽项目,目前他们的发展正如日中天,研究对比之下,这些项目也具备一些共性特征,比如高频应用 以交易为导向 刚需……

最好的投后管理是没有投后管理。气场强大如朱啸虎,对创业者的要求颇高。“我们投资过的创始人都非常强,所以不需要投后管理;而那些需要投后管理的,我们不投。”据悉,滴滴、小红书、映客均如是,唯有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是大学生创业,所以金沙江的支持稍微多些。

谈及滴滴,朱啸虎脸上终于出现了志得意满的微笑,语气轻松而愉悦。“滴滴发展的非常快,因为天使投资有王刚在,所以王刚花的心思更多些,我们主要是配合他。其实仅是一个冬天而已,投资滴滴实在2012年12月,那年冬天北京下了三场雪,每下一场雪,滴滴的业绩就翻一番,基本没花多少力气,过完年以后滴滴一下子就起来了。“

虽然朱啸虎通过微博私信约见程维,见面30分钟即敲定300万美金的投资,这个过程看上去太过草率。然而背后故事并非如此:早已看重共享经济模式的金沙江创投,在滴滴之前已将同类创业项目摸个了“底儿掉”。摇摇租车的战略方向在出租车和专车之间摇摆不定,CEO和CTO之间有矛盾;易到用车是做专车的,那时市场还不明朗;快的是由一个页游公司孵化的,没有CEO;只有滴滴的目标很明确,坚定的从出租车切入。早期投资看重事和人,其他几家公司都有问题,投资滴滴其实毫无悬念。

2016年6月,滴滴出行新一轮融资超73亿美元,估值达276亿美金。金沙江创投一共投资750万美金,目前已套现1.6亿美元,还剩下超8亿美金的股份,粗略估算投资回报几百倍。

因为滴滴,朱啸虎与天使投资人王刚也产生了更多交集,亲密合作关系渐入佳境,典典养车、学乐云、回家吃饭等创业项目融资信息中,可以清晰看到他们先后投资的关系。“最关键是缘于信任,越信任合作的项目就越多,好的项目也都会互相推荐。”

谈到王刚,朱啸虎嘴角挂着一点坏坏的笑容,恶作剧般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我们投资的项目都会告诉他,映客,我推荐给了王刚,但是被他下面的小朋友否掉了,没投。”

中国最大机会依然会诞生在互联网,2016年看好三大风口

当下的中国能提供的最大机会是什么?“互联网里肯定会有一些机会,每年都会出来1-2个比较大的机会,过去十年都如此。具体机会在哪里,还真的不知道,提前半年说后续变化如何都是不靠谱的,因为变化太快,如果能够提前1-2个月看出来就很好。映客就只提前了1个月,压力很大,真的要非常勤奋的去看项目,否则就会抢不到。我现在也非常焦虑,能不能比市场早1个月发现下一个风口或者爆发点?”

2016年最明显的风口是移动直播,毫无疑问。下一个风口是人工智能,知识共享的发展也是很猛的,能不能持久还要看一下。目前人工智能类创业公司,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数据和应用场景。

金沙江的投资项目主要针对90后群体。“90后已经不年轻,网民占比30%,是未来互联网消费的主流人群,任何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只有占据90后才能拥有未来。如果互联网产品还是以60后、70后为主,这个产品未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做早期风险投资或互联网投资真的是如履薄冰,朱啸虎有独到的投资方法论。时刻保持好奇心,不断观察新变化,不轻易的判断一个新东西是否有可能,在没有数据、亲自体验之前也不轻易下结论。喜欢诚实和学习能力强的创业者,肯定不投“什么都行”的忽悠型创业者。

“在喧嚣的资本市场中,必须能像阻击手那样保持冷静的头脑。远程!重装!阻击!沉默、坚毅地守候下一个百亿美金的机会。”

“争议不断”朱啸虎

投资圈里的“红人”朱啸虎最近又刷爆了朋友圈。12月20日,联友电讯董事长王学宗在朋友圈发图表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公开鄙视60后创业者。

王学宗是位51岁的创业者,自然也是这60后一代。

那天王学宗做东,宴请的客人里包括朱啸虎——他此前花十万块参加某培训营才得以认识的“导师”。席间,王学宗为一个名为“小会”的云通讯项目拉融资, 仅介绍了一分钟后,朱啸虎就毫不留情打断了他,并淡定宣布:“我不投资六零后,我投资八零后和九零后”。

王学宗瞬间就陷入了尴尬之地,同时他也愤怒了。15岁进清华学力学、34岁辞官下海、39岁辞职创业的他从没被如此奚落过。随后,一场60后创业者与朱啸虎的互怼大战就在朋友圈掀开。

不过,最近这几年朱啸虎也的确在滴滴、饿了么、映客直播、ofo单车等年轻人的创业项目中挣的满盘金箔。

次日,朱啸虎可能也意识到了不妥,他在朋友圈转发《程维致谢车主&司机:没有你们滴滴什么都不是》一文,附上评论表示,在他投资的项目中,一位50后的创业者创造了单一项目税后回报是他整个基金迄今为止回收现金第二多的项目,并强调,优秀的创业者都是他的良师益友。

其实朱啸虎这次陷入“骂战”也并不令人意外。早在6月19号,朱啸虎和马化腾在朋友圈就摩拜跟ofo谁是第一而互怼,一时也是掀起了热议。

类似的情况,朱啸虎此前也遇到过不少。对于这位“炮手”级别的投资人,业内唯一没有争议的评价似乎就是:争议人物。

“攻城略地”刘炽平

在今年,我国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市值突飞猛进,尤其是腾讯,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元大关。这背后与一个刘炽平的男人和他所带领的投资团队不无关系。

刘炽平1973年在北京出生,25岁时就拿下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和西北大学两个硕士学位。先后在麦肯锡任管理顾问;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任首席运营官。

2004年,在高盛操作腾讯上市项目上,刘炽平表现得到了马化腾的欣赏,同时刘炽平也在操刀腾讯IPO中十分认可这家公司。同年,刘炽平受邀出任腾讯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腾讯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如今他还是腾讯总裁,在腾讯内部中排名第2。

日前,在媒体发布的2017年BAT投资成绩单中可以看到,腾讯总投资113起,投资总额达2094.2亿元。阿里投资45起。腾讯投资的项目总数是阿里巴巴的两倍有余。其中腾讯的投资业务包含企业服务、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教育、文娱、出行、游戏、金融等多个领域。

无论是腾讯近期向唯品会投资6.04亿美元,还是腾讯42.15亿获永辉超市5%股份以及投资蔚来汽车都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刘炽平曾表示,“我们每一个投资都有两个期望,战略价值和财务回报”。事实也是如此,今年同样也是腾讯投资的IPO收割年。9月28日,众安保险在香港上市;11月8日,腾讯旗下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在港上市;纽约当地时间11月9日,搜狗在纽交所上市;11月16日,易鑫集团在港上市。

2017年腾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PE机构。

“跨界闪耀”任泉

美国时间11月16日,融360全资子公司——简普科技在纽交所上市。在敲钟的股东代表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他就是Star VC联合创始人任泉。

任泉与叶大清(融360创始人、CEO)的相识缘于2015年的一场线下理财论坛。任泉曾回忆道,“当时听完叶大清的演讲之后,我就主动拉着他不让他走。”遗憾的是,彼时叶大清因为时间紧迫只是简短的跟任泉沟通了10分钟,便急冲冲地离去。对于跟叶大清的这次简短交流,任泉比作是“一见钟情”。

此后,他们多次在北京三里屯的热辣火锅见面,两人的关系也变得亦师亦友。叶大清曾这样评价到,“我把任泉当作是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创业伙伴,因为我们都很喜欢互联网金融,而娱乐、生活、互联网金融三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于这一点,融360与Star VC在之后进行了联姻。

融360也促成了任泉在纽交所第一次敲钟的经历。

如今,任泉从偶像明星脱变成专业投资人已有整整三年有余。这三年来,以任泉为代表的Star VC投资了超过二十家公司。其中韩都衣舍、融360、财加、一下科技、商汤科技等上市或独角兽公司都是其投资项目。其中大多是在成长或成熟期进入,且与红杉、IDG等知名的专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商汤科技也在今年7月份完成4.1亿美元B轮融资,并且当时还创下了全球AI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另外,目前Star VC投资的项目中还没出现过失败的案例。

任泉曾经对外表示,“我在专业能力上一定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会看人、用人,这是演员的职业教会我的。”或许这也是任泉在投资圈内一路顺风顺水的原因之一。

“高处跌落”赵薇

有“中国女版巴菲特”之称的赵薇,是近几年“明星跨界投资”的新闻常客。但最近她有点不太顺,连她“背后的男人”马云也及时站出来跟她撇清关系。

12月5日下午,马云对媒体公开表示,自己跟赵薇加起来见面也没超过十次,其中大概至少五次还是因为公益活动在一起。不过,马云的说法不久就被网友“证伪”,该网友找出两人见面至少超过20次的合照,甚至还调侃到,“马云老师的数学真好。”

马云离“小燕子”而去也并非是突发奇想。11月9日,赵薇、黄有龙夫妇因去年年底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现已更名祥源文化)证监会对黄有龙、赵薇处以罚款30万元,5年禁入证券市场。这令赵薇的人设瞬间垮塌,被公众指为“割韭菜”的人。

2016年末,赵薇控股的龙薇传媒拟以30.6亿元收购万家文化29.135%股份引发市场关注,并引来上交所多次追问。在这场高达30.6亿的收购中,赵薇仅出资6000万元,其余30亿元均来自借款和融资,被媒体质疑“空手套白狼”。

而马云与赵薇的私交之所以在这一时间点被公众扒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赵薇曾入股阿里影业。这也是她众多投资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2014年底,赵薇黄有龙夫妇以每股1.6港币的均价买下逾19.3亿股阿里影业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015年5月,再以每股3.9港币的均价减持2.56亿股,套现近10亿港币,收获颇丰。

另外,据天眼查显示,目前赵薇担任法人的企业共5家,持股比例不低于50%的有9家,并在8家企业担任高管。

然而,12月6日又有媒体曝出赵薇北京朝阳区4家公司全被搬走装修中,掀起了赵薇要“跑路”的舆论风波,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赵薇于12月8日凌晨发微博回应称:就不能装修一下公司,让大家工作环境更好吗?有错了?

从大众喜爱的明星,到“中国女版巴菲特”和如今的被质疑是“割韭菜”的人。赵薇的经历似乎应景了一句网络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连踩三雷”任泽松

12月15日晚间,宣亚国际(300612)发布公告称,公司终止现金收购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8.2478%的股权。之后宣亚国际一度连续跌停。

根据宣亚国际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中邮基金共持有829.44万股,持仓市值超5亿元,且分别位列前十大股东中第6、7、8位。无疑连续的跌停让中邮基金损失惨重。

这也是曾经的“公募一哥”任泽松今年的再一次踩雷。由于重仓集中策略,任泽松在今年已经连续踩到了乐视网、尔康制药等多个地雷,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任泽松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近一年以来的业绩是-35%。

有业内人士称,“如果不出意外,当年的业绩冠军任泽松今年的排名戏剧性地会沦落为倒数第一。”

在2011年进入中邮创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前,任泽松先后在毕马威、北京某资产管理公司任职,于2013年帮助中邮基金拿到了业绩冠军,同时,他担当基金经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在当年取得了80.38%的傲人战绩。

中邮基金也凭借任泽松成为了当年的业绩黑马。在2012年底到2013年中旬半年时间内,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份额从不足6000万份,增加到了1.73亿份。

在孙宏斌接盘乐视时还曾高调透露,在对乐视尽调的期间,专门请任泽松做报告,出谋划策。可见其对任泽松业绩的认可。

如今风水轮流转,2017年似乎是当年“公募一哥”任泽松的悲剧年。

“心想事成”韩彦

11月10日,拍拍贷在纽交所上市。按照13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拍拍贷的总市值达到40亿美元。光速中国管理合伙人韩彦以投资人的身份参加了该上市仪式。

1982年出生的他在GP管理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与60后的宓群相当。与韩彦差不多时间入行的投资人中,在各大基金担任一线合伙人的屈指可数,在韩彦这个年纪能做到管理合伙人级别的,更是少的可怜。

取得如今的成绩,这与他之前的投资不无关系。在谈及拍拍贷时韩彦曾回忆说,“因为内心的不信服光速中国错过了拍拍贷的A轮投资,我想象中搞金融的人不应该是工科背景,而且网上收集数据、放贷款,这个想法听起来太疯狂了。”然而与拍拍贷创始团队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也注定了他们之后的联姻。

据了解,韩彦跟拍拍贷的创始团队同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与张俊和顾少丰都曾在微软中国任职,此外,拍拍贷的天使投资人兼联合创始人也与韩彦同在麦肯锡有过工作经历。

2014年,光速中国作为领投方完成了对拍拍贷的1500万美元B轮融资。2015年4月,拍拍贷C轮融资光速中国再次跟投。

在拍拍贷上市后,韩彦感慨道,“哪怕是成为拍拍贷股东一年后,光速中国对这笔交易依然存在争议。”如今拍拍贷的成功让韩彦有点苦尽甘来的感觉。

除此之外,在今年10月10日,途家网宣布完成E轮融资3亿美元,估值超过15亿美元。光速中国曾作为领投方参与了2012年4月,途家网的首轮融资。 这也是韩彦进入光速中国以来首次独立操作的大案子。

“当时能从那些资力和名气大的多的机构手里赢得领投的位置,也算是光速在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笔投资。”韩彦自豪的说道。如今光速中国在途家的投资账面回报已经相当可观。

但韩彦的投资生涯也并非都是顺风顺水,在这当中他也曾错过滴滴、摩拜、ofo、美图秀秀这样的独角兽跟上市公司。在投资途家之前,韩彦还曾参加过一个心理培训,为了让自己放下心里的包袱,突破自己。

如今除了拍拍贷、途家。韩彦操盘的运满满、猩便利在今年同样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疯投ICO”薛蛮子

今年7月9日,拥有1400万粉丝的薛蛮子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与李笑来的合影,图下配文到“我终于找到争取财富自由之路啦!哈哈哈!“

在2013年因嫖娼事件跌入谷底的薛蛮子,出狱后一直保持低调,直到今年,区块链和ICO的疯狂又一次把他推向了聚光灯下。

薛蛮子所说的争取财富自由之路,似乎也直接指向了区块链跟ICO。在随后的一个月之内他投资了20个项目,化身成ICO的代言人。他旗下的蛮子基金在曾在今年6月,耗资千万级参与了ICO项目比原链Pre-A轮投资。

闯入区块链项目投资的薛蛮子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在36氪的报道里,薛蛮子曾这样形容: “我见不着徐小平,见不着雷军,nobody there”,似乎暗指这块美味的蛋糕只有他一个人吃。

但是ICO的这场盛宴,还没来得及收割。在9月4日就戛然而止了。根据央行等七部委出台的联合文件,ICO被定性为“未经批准非法融资行为“。

就在当晚,薛蛮子也在微博发表公开信称,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管对区块链行业是好事,自己对此“深表赞同和支持”。

对于这位已经60多岁高龄的投资人,是否还能再一次“卷土重来”尤未可知。

“合并推手”王刚

11月27日货运物流行业的两家独角兽公司运满满跟货车帮宣布合并。运满满投资人王刚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CEO。这也是王刚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正式担任CEO。

运满满跟货车帮的合并则是缘起于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的一个电话,在今年7月份徐新与王刚闲聊之时表示,“你投资的运满满跟货车帮应该合并啊,两家烧钱下去没有意义。”

事实上到了2017年,该行业第一梯队就只剩下运满满跟货车帮两家,并且与第三名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与摩拜跟ofo的境遇类似,短期内谁也打不死谁。

徐新的这个提议当时也得到了王刚跟运满满创始人兼CEO张晖的认可,随后王刚就联系货车帮早期投资人、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彭志坚,来操盘该事宜。8月份,运满满跟货车帮的CEO就该事件进行了首次会晤。

然而这两家估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背后都站着数十位金主。货车帮主要是以腾讯为代表的阵营。除腾讯外,其投资方还有百度、国际金融公司(IFC)、全明星基金、高瓴资本、钟鼎创投、DCM、元生资本。运满满则是以王刚为代表的阿里系,除王刚外,其投资方还有光速中国、红杉中国、襄禾资本、GGV、云锋基金、华人文化等。

因此两大阵营的合并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这过程中王刚就曾因两家估值不同的难题对运满满跟货车帮表态到,“我们的管理层和股东自己承担损失”。最后因CEO的人选在各自原管理层选出很难找到平衡点,就有人提议由王刚担任。

为此,马化腾也亲自过问,曾给货车帮第一任CEO戴文建打电话,询问王刚是否合适任职,在得到其肯定的回复后,才放手通过。

如今,合并后的新公司有9个董事会席位,除王刚外,运满满跟货车帮各占两个席位,其余的腾讯、中投、红杉中国和光速中国各占一个。

王刚本人一直是属于在创投圈内长期深扎幕后的那一类,在此之前,人们对他身份最广泛的认知也就是滴滴、ofo等明星项目的天使投资人。他很少出现在论坛类的公开场合。

今年5月份,王刚曾告诉媒体,正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后他也多次分享自己对禅文化感悟。他曾表示,“一个一直做加法的人生,最终很可能会得到一个除法的结果;一个常常做减法的人生,反而会得到一个乘法的结果。”

如今从“幕后”投资人到亲自体验执掌一家公司的“入市修行”似乎也印证了该观点。

本文源自格隆汇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