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很多朋友都会将“背井离乡”读成第一声,背(bēi)井离乡,井怎么能够背在背上呢,显然是不对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山上为什么有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山上为什么有井(离开故乡为何要说)

山上为什么有井

或许我们很多朋友都会将“背井离乡”读成第一声,背(bēi)井离乡,井怎么能够背在背上呢,显然是不对的。

实际上“背井离乡”应该读成第四声,背(bèi)井离乡,其中的背,即背离,离开;背井离乡就是离开家乡的意思。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便会有了疑问:离开家乡,直接说别离家乡好了,为什么要说成背井呢?

家乡跟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便来揭晓答案:

一,“背井离乡”的传说由来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川汉的王国,皇帝很忙,日理万机,没有时间挑选妃子,于是,选妃的事宜便就被一拖再拖,耽搁了下来......这可把皇太后急坏了:没有妃子,或者妃子少,生皇子的几率便会大大缩水,对于皇家来说,传宗接代可是与江山社稷一样的大事,一刻也不能耽误的,于是有人便想了个办法:给参选的准妃子们画像,到时候皇帝看中谁,直接选入宫便就成了。

如此一来,宫廷御用画师毛能才可就吃香了,准妃子的父母们为了能够让毛能才“笔下留情”,将自己女儿的画像画漂亮点,能够顺利入宫当妃子,从此飞黄腾达,便就不得不向毛能才意思意思。

就这样,毛能才的胃口便就越来越大,渐渐地由“受”变成了“收”,一百两,五百两地问人家要,有的实在长得丑的,甚至都是以一千两起步。

这其中有一个叫王薇薇的准妃子,长得十分漂亮,宛若天仙,一看就是那种铁定能入选的。

可是这毛能才却忒不识趣,又或者是因为太贪心了吧,最后竟然把主意打到王薇薇身上,公然地对王薇薇的父亲——王太常(九卿官职)说道:

“王大人你看哦,只要你给我个150两银子,我就让您的女儿锦上添花,入选准妃子中前三甲......怎么样?”

王太常闻言自然不乐意,当时便回绝道:

“毛大人,我们家薇薇本来就是大美人,入选前三甲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至于那些冤枉钱,我们也就不花了。”

毛能才听闻后,肺都气炸了,心里直骂娘:真不识抬举;然而,他嘴上却笑道:

“既然这样,就素在下打扰了......告辞!”

言罢,毛能才气冲冲,头也不回地甩袖而出。

......

回到府中后,毛能才越想越气,便直接将王薇薇画成了一个丑女。

第二天,当皇帝看到王薇薇的画像后,直摇头,当即就将她给PASS掉了。

按照宫里规矩,凡是落选的准妃子的下场便只有一个:打入“冷宫”做宫女。

就这样,美若天仙本以为最次也得入选嫔妃前十名的王薇薇,最终却落选了,做了一个宫女......

按理说,得不到皇帝的“赏识”,王薇薇这一生也就这么完了,然而,上天却并不想就此冷落她......

一年后,皇帝有一次去后花园赏花,无意中居然看到了正在打扫卫生的王薇薇,王薇薇那宛若天仙的美貌立刻便引起了这位天之骄子,川汉第一人的注意。

“此女是......”

皇帝饶有兴致地问起了旁边的内务官。

内务官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回陛下,她叫王薇薇,乃是去年落选的准妃子之一。”

“什么?”

皇帝闻言后,当即就皱起了眉头:

“如此貌美之女,却还能落选?”

内务官连忙摇头:

“陛下,选妃画像,皆是出自毛能才之手,臣一概不知。”

皇帝这才恍然:原来全是毛能才搞的鬼......

于是,不久后,皇帝便下了二道谕旨:

一,将毛能才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录用。

二,王薇薇为德馨贵妃。

......

毛能才被贬为庶民后,哪咽得下这口气,于是便悄悄带着王薇薇真正的画像来到了川汉的邻国北蕃王国。

来到北蕃王国后,毛能才便就将王薇薇的画像呈给了北蕃君王龙赞善布:

“陛下,这就是川汉的大美人,王太常的女儿王薇薇。”

龙赞善布盯着王薇薇的画像,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不住地称赞道:

“太美了,想不到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美貌之人。”

毛能才见龙赞善布果然比传说中的还要“色”,立刻喜笑颜开的添油加醋道:

“陛下,这王薇薇真人可是比画像还要漂亮百倍......”

龙赞善布乐坏了,当即便拍板道:

“正好我后宫正缺贵妃,便就将这王大美人娶过来吧......”

......

在毛能才的成功忽悠下,龙赞善布很快便就带着画像来到了川汉,并献上了黄金万年,葡萄干无数作为聘礼,要求王太常将女儿王薇薇下嫁给他为贵妃。

皇帝当然不愿意,王薇薇如今可是自己的德馨贵妃,哪有皇帝把自己的贵妃让给别国国君为妃的。

龙赞善布遭到拒绝后,当即便火了,撂下狠话道:

“如若一月之内,不将王薇薇送到北蕃王国与我成亲,便就等着北蕃的铁骑降临吧......”

挑衅,这明摆着就是赤裸裸的挑衅......然而,皇帝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谁叫北蕃王国比川汉王国强大呢?

古时候就是这样,谁的拳头硬,谁说话就好使。

不过,这王薇薇倒是挺懂事的,善良的她并不想因为自己一个人挑起两国的战争,荼毒两国的百姓,于是,她便主动答应了这门蛮不讲理的亲事。

......

送亲的那天,皇帝很不开心,站在龙井边上与德馨贵妃不停地说着话,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注:这里的龙井,即宫廷外的一口水井,也叫送别井,按照规矩,川汉国但凡国君送别重要人物,都会选在此处。)

这时候,兵部尚书何远急了,催促道:

“陛下,吉时已到,快让王贵......人上路吧!”

皇帝闻言,当即便将压抑在心头的所有怒火全部发泄了出来,指着龙井对何远骂道:

“你,你就是一个混蛋,一点都不知道替朕分忧,如今却让朕的爱妃,一个女人孤零零地离开家乡,离龙井越来越远……”

何远被骂得狗血淋头,无法反驳,只能杵在那生闷气:是啊,一个只能让女人出头解决问题的国家,要他这个执掌军队的一把手有何用,要军队有何用,要男人又有何用?

……

三日后,王薇薇嫁到了北番王国,成了金成贵妃……再三日后,金成贵妃愤然跳河自杀……

……

王薇薇离开了……而皇帝那句骂人的话,却被留了下来,自此以后,凡事逼不得已离开家乡的人,便就被叫成了:背井离乡……背就是离别,井指的就是那口龙井……

二,“背井离乡”的传统由来

A,背,即离开,背离;在古代“井”就是代表井田,而井田便就是生存之根本,民以食为天,离开了井田便就是离开了生存之本,离开了家乡。

B,古时有制:八家共用一井,我想应该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的原因,打井难度高,所以并不像现在的机井这么普通,到处都是……故只能几户共用一口井,由此可见井对人们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古人认为有水井的地方就能生存,就是家乡,所以皆都依水而居,依井生存,久而久之,水井就成了家乡的另一种称呼。

(我们村就有一口古井,得有一百年了,记得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搁那里面挑水喝。)

总评

背井离乡——

其实背的不是井,而是家乡,是一种浓浓的乡愁,一种对亲人朋友的依依不舍情……

正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无论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开心了,不高兴了……都往家里跑跑,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喝喝家乡的清泉,尝尝儿时的土味……做一个心中有井的人……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