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喜剧传承类综艺《金牌喜剧班》官宣首位导师,暌违央视舞台22年之久的陈佩斯的出现,着实令喜欢他的观众感到惊喜。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

《金牌喜剧班》导师海报

自从1998年春晚那场不太成功的小品《王爷与邮差》之后,陈佩斯再也没有在央视的活动中出现过,随后陈佩斯、朱时茂二人与央视独资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著作权官司,更是使得“二人被央视封杀”的传闻在坊间流传了很多年。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2)

1998年春晚《王爷与邮差》

陈佩斯离开得越久,观众对他的思念越深,对于他的归来,无论是谁,都充满了期待。

重新定义“小品”

1983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得知八一厂的陈佩斯、朱时茂在哈尔滨走穴表演的小短剧非常受欢迎,邀请他们参与1984年央视春晚的演出。

陈佩斯、朱时茂在当时春晚剧组的大本营天坛体育宾馆一待就是几个月,每当他们提出新的想法,总是被导演组否决,每次被否决之后,陈佩斯脾气一上来,就会拉着朱时茂从宾馆“出走”。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3)

1984年春晚小品《吃面条》

在那个连BB机都没有的年代,黄一鹤只能一次次去八一厂要人。最后一次回宾馆,陈佩斯和朱时茂拿出了一个新剧本《吃面条》,为了验证节目效果,黄一鹤安排他们二人在天坛体育宾馆的餐厅试演一遍。

据朱时茂回忆,餐厅里坐着的都是当年的体育名将庄则栋、李富荣等人,他和陈佩斯演出时,前半段还能听到台下不停发出的笑声,后面笑声都停了,人也不见了。他越演越慌,结束以后才发现,观众早都笑得抱着肚子趴在了椅子上面,上气不接下气。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4)

小品《吃面条》

演出效果这么好,导演组反而犹豫了。在那个年代,语言类作品的教育意义远比观众的笑声更重要,即使观众笑,也得是“健康的笑”。果不其然,节目审查时,便有专家提出:“这种节目还要推敲一下,不要流于纯搞笑。走入纯娱乐,春晚分量就轻了。”

那届春晚的重心在于引进港台明星,导演黄一鹤一时也顾不上这个作品,陈佩斯和朱时茂始终没有收到确切的答复。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5)

小品《吃面条》

大年三十那天,央视派车到宾馆接演员,车上甚至没有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位置。他们两个人蹭车前往央视大楼,却只能在后台等待,直到当晚新闻联播都播了,依然没有人来通知他们。

等黄一鹤想起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不见了。黄一鹤在大楼里一阵小跑,最后在晚会大厅二楼的一块幕布后面找到了他们,只见他们两个人都低着头在幕布后面沉默不语。陈佩斯说:“这都快直播了,我们的小品能不能上也没个话儿,我们俩没地方去,在这里躲一躲。”

最后黄一鹤拍板:“没人说你们能上,但也没人说你们不能上,我是春晚导演,我说了算,你们上。但是,你们得按照审定的稿子来,一个字都不能错,你们的错误,你们担,其他错误,我来担。”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6)

小品《吃面条》

在那个喜剧和搞笑土壤贫瘠如沙漠的年代,陈佩斯和朱时茂重新定义了“小品”,一部《吃面条》赢得了当晚最多的笑声,陈佩斯第二天出门,都能听到大家在讨论他的小品:“哈哈哈哈,哎呦喂,昨天晚上给我笑的,那一碗一碗的……”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7)

小品《吃面条》

直到今天,1984年春晚仍是观众们最怀念的一届。老台长洪民生退休后说,他最喜欢这一届春晚,因为它最真诚,只是纯粹让老百姓高兴。多年后提起春晚总是面色冷峻的陈佩斯,也唯独说起这一段语调温柔:“当时缺笑料,马季、姜昆等人一起帮忙想办法,后台就像一家人。”

更重要的是,一部《吃面条》,终于让这个紧张的社会,学会发笑。

喜剧只能看他

凭借春晚小品被观众熟识之前,陈佩斯早已凭借喜剧电影崭露头角。

1979年,陈佩斯的父亲、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复出,与陈佩斯共同出演电影《瞧这一家子》,手把手带领陈佩斯走上了喜剧之路。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8)

《瞧这一家子》海报

1982年,陈佩斯在电影《夕照街》中饰演“二子”一角,戏份不多,胜在出彩,从那以后,陈佩斯便在酝酿拍摄“二子系列”喜剧片。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9)

《夕照街》二子

1985年,“二子系列”的第一部电影《父与子》开拍,拍摄过半,陈佩斯收到电影局的通知,电影必须挂名于电影厂才能继续拍摄。

陈佩斯拿着剧本跑遍了各大电影厂,都被电影厂以“我们不做喜剧片”为由拒绝。

后来,陈强跟电影局翻了脸,电影局碍于他是老同志,才勉强出面让中国电影公司收购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也因此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没有厂标的电影。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0)

《父与子》海报

此后,陈佩斯与父亲又合作拍摄了《二子开店》《傻冒经理》《父子老爷车》等一系列电影。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1)

《父子老爷车》片段

1991年,陈佩斯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之后相继拍摄了《爷儿俩开歌厅》《孝子贤孙伺候着》等多部喜剧电影,豆瓣评分均不低于7分。

陈佩斯毫不掩饰对自己的喜剧电影的自信:“(过去的作品)有很多问题,我们当时还在对喜剧的摸索过程中,对喜剧的认识还不全面。观众觉得不过瘾是必然的,但不代表观众不喜欢。我们当时的电影以十分之一的成本能够紧跟港台片,说明了老百姓对它的喜欢。即便如今从学术的角度看,那时候的作品还很不成熟,但那个时候,(观众)也只能看它了。”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2)

《孝子贤孙伺候着》片段

然而,面对电影市场混乱、票房瞒报严重的现实,陈佩斯以一人之力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1997年圣诞节前,陈佩斯投资和主演的电影《好汉三条半》上映,影片上映之初票房大涨,却在几天之后毫无征兆地被全国主流院线同步撤下,只能在郊区院线公映。同期上映,票房本不如《好汉三条半》的冯氏喜剧《甲方乙方》,却一直放映到春节前后,赚得盆满钵满。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3)

《好汉三条半》海报

严重的亏损让陈佩斯的电影公司关门大吉,心灰意冷的他,没再碰触过电影制作,只是偶尔应朋友邀请在几部作品里客串或配音。

始终逆流而行

2001年底,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陈佩斯选择在戏剧舞台上重新出发。他一手创办了“大道喜剧院”,并推出了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话剧作品《托儿》。

他用自己仅有的35万元积蓄全部投到了这部话剧上,对他而言,这是一次近乎孤注一掷的赌博,不成功便成仁。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4)

话剧《托儿》海报

当时,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去剧院看演出,跟《托儿》同时在全国巡演的,也只有当时正红的孔雀公主杨丽萍。

“省一级的话剧院,一进后台一股尿骚味:厕所的水阀已经锈住了,不知多少年没有打开过,我们得一点一点给它弄开,先打扫厕所,再打扫舞台,然后才能演出。”

《托儿》在北京首演那天,陈佩斯一整天都坐立不安,直到他看到现场上座率达到了95%,又在结束时看到观众集体起立鼓掌,他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5)

话剧《托儿》剧照

陈佩斯赌赢了,仅演到第30场,他便收回了全部投资,第一轮全国巡演结束后,这部话剧更是创下了4000多万的票房纪录。

从那之后,陈佩斯彻底转型为话剧演员,接连推出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阿斗》《老宅》等多部话剧作品,全都叫好又卖座。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6)

话剧《阳台》剧照

2015年7月,酝酿许久的话剧《戏台》正式开演,陈佩斯说,自己这60年,就是在等这部戏。

在豆瓣上,有网友这样评价这部戏:“当一缕顶光打在陈佩斯身上,有种遗世独立的孤独感。明面上的喜剧,却透着深厚的讽刺悲凉,夹杂着一丝欣慰。改朝换代是瞬息间的事,经典却还是会在时光中找到共鸣而流传百世,今世的郁郁寡欢好像也已不再重要。”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7)

话剧《戏台》剧照

47岁才投身话剧表演的陈佩斯,用十几年的时间,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没错。

小人物的坚守

无论是小品还是电影抑或是话剧,陈佩斯的作品始终聚焦在小人物的悲欢喜乐上,而他自己,也如他作品中的小人物,饱尝人情冷暖。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8)

陈佩斯旧照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曾塑造了“黄世仁”“南霸天”等经典银幕反派,被评为“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获奖无数。

陈佩斯的童年,是在吃喝不愁、无忧无虑中度过的。当很多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候,陈佩斯却能吃上一顿五块钱的大餐。

富足的生活,让陈佩斯养成了单纯散漫的性格。小时候,老师让同学们用“五彩缤纷”造句,他造的句子都透着几分玩世不恭的意味——“我放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豆花儿屁”。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19)

陈佩斯旧照

然而,陈佩斯15岁时,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陈佩斯的一生。

他随父亲到内蒙古插队,一去就是4年。那段岁月使他印象最深的,便是父亲的白衬衫上那一道一道的血痕和大片大片的血迹。也是那段经历,让年少的陈佩斯早早明白,荣誉名利犹如过眼云烟,就像自己曾被掌声和喝彩环绕的父亲,不也转眼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20)

陈佩斯旧照

为了回到北京,陈佩斯报考了北京军区文工团和总政文工团。因为父亲的身份,他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对儿子心存愧疚的陈强,厚着脸皮,四处求人,才在田华的帮助下,为陈佩斯求得了一个到八一电影制片厂面试的机会。

陈佩斯凭借自己的独特形象顺利通过考试,却被别人举报说走后门,接受了长达半年的审查。审查结束后,他又跑了七八年的龙套。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21)

陈佩斯(右)在《四渡赤水》中跑龙套

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让陈佩斯更加明白小人物的不易,所以他饰演的角色,永远是那些不起眼的,有点滑稽又不失淳朴可爱的角色。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22)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23)

陈佩斯春晚小品

让他坚定走喜剧路线的,则是父亲的一句话——“笑很重要,无论哪个时代,笑声都是人民的需要。”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24)

陈强、陈佩斯漫画形象

60岁那年,陈佩斯罕见地接受了专访。他的胡子白了,声音柔和了,笑声也变多了,提及旧日恩怨,他说自己早就忘了,唯一遵从的,只有自己的内心——为老百姓表演最好的喜剧。

如今,6年又已过去,这位喜剧大师选择在此时与央视合作,也不过是为了“把自己的喜剧理念传播出去”。

十大喜剧明星陈佩斯 一代喜剧大师陈佩斯(25)

陈佩斯近照

在当下的文化娱乐新节奏下,陈佩斯是否适应综艺节目的游戏规则,又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陈佩斯、朱时茂与央视春晚的恩怨情仇,请参考以下文章: 他们是中国喜剧小品的鼻祖,冒着风险在春晚表演的《吃面条》惹观众大笑,后竟因维护知识产权与央视撕破脸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