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的学名:Saitaria trifolia L.var.sinensis Makino;s.Sagitifqia L;英名:Arrowhead;别名:水慈菰、茨姑、苡菰、燕尾草、剪刀草。慈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慈姑清脆可口,风味好,但目前因烹调方法不熟悉,所以尚未普遍栽培,过去仅在台北县芦洲乡、树林镇及新竹县有零星栽培外,其他地区未见有栽培。慈姑栽种容易,富含营养,将来值得推广,可提供部分夏季蔬菜的来源。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1)

(一)土壤

种球栽培与普通栽培的栽植地要求不同,种球栽培时,须选土层浅薄,不太肥沃的砂土或砂质壤土,以利培育中小球。普通栽培的,以提高产量与栽育大球为目的,须选土层较深厚,深约20厘米,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

同时,由于慈菇性喜湿润,须选终年不断水的地方,才能发育良好。如果在平地,以终年积水的肥沃水田为宜,山麓或谷地亦须选择灌溉水不断的地方栽植。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2)

(二)种苗培育

慈姑在自然状态下虽可开花,但结实非常困难,一般均以种球繁殖。种球可由种球生产地区购入或自行培育。如果由种球生产地区购入时,可将种球分1~5级,1级球平均每球重约为15克,2级球约12克,3级球8克,4级球4克,5级球小于4克。种植时,种球大小依栽培地的肥瘠而定,肥沃地域种植小型种球;贫瘠地区种植大型种球,以确保发育整齐,节省种球费用。

种球购入后,加以分级整理,然后放在冷凉处贮藏,以抑制发芽。6月-7月种于种苗田内育苗,其方法有利用整个球茎育苗和共用球茎顶芽育苗两种。无论何种方法都要选成熟、肥大、顶芽壮的球茎。球茎萌发成为幼苗的成长过程不断抽出侧匍茎。匍匐茎在约15°C以上时其顶芽便发育成分株。当分株具有3~4叶时,即可定植于本田。也可以不培育苗,将种球直接定植于本田,但容易产生缺株,补植不便。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3)

(三)整地

整地法和种植莲藕略似,但不须深耕。种植前先将土壤翻耕,每0.1公顷施腐熟堆肥1200公斤,过磷酸钙45公斤作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略灌水。栽培前1星期,杷平,使成泥泞状。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4)

(四)栽培适期

慈姑地上部的生长与地下部球茎的发育.受温度与日照影响极大。慈姑最适栽植时期,北部为8月中旬,南部为8月下旬,海拔200~ 400米的地方可提早1个月栽植。种植过早,往往由于高温与长日照,引起茎叶徒长,反使后期生育不良。种植太迟,植株初期生育不佳,影响后期生长,难得大球。所以,要获得理想的大球与高产量.必须把握最适宜的栽植时机。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5)

(五)种植

慈姑有商品化栽培,即普通栽培及种球栽培两种。普通栽培以采收球茎贩卖为目的,须生产美观、品质优良的大球;种球栽培以采收种球为主,须求收获多数、充实的中小球,二者栽植时期、栽植密度都不相同。

1.普通栽培

普通栽培可分为单植与混植两种。单植畦宽75厘米株距35厘米。每0.1公顷种植株数约3800株。与水稻混植时,每隔3行水稻种植1行慈姑,即行距90厘米,株距30厘米。每0.1公顷种植株数为3700株。种植前水稻畦间须用锄头松土,使土壤松软。栽植时依次放置种球,芽须向上直立,种植深度约为6厘米。种植后灌水,水深5~6厘米为适。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6)

2.采种栽培

种球以选充实的小球为佳,不必选用大球。于6月中旬开始种植,采用密植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每0.1公顷种植8300株。种植方法灌水深度均与普通栽培相同,并控制肥料施用,少施肥,不除龔,放任生长,以培育充实的中小球。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7)

六、管理

(一)灌溉、排水

慈姑虽是水生蔬菜,但在生育期间,如果长期积水或水深过高.也会影响生育与产量。慈姑生育期间,不能脱水,以保持浅、较深、浅和防旱为原则。苗期蒸发量不大,水层保持约3厘米,增加土温.定植成活后至匍匐枝抽生前保持水层7~10厘米。匍匐枝抽生后水位宜增加到13~20厘米,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在清晨或夜晚应灌入凉水,植株生育后期,天气转凉,植株需水和田间蒸发渐减,水层宜保持7~10厘米,最后将水放干,保持田间湿润。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8)

(二)中耕除草

慈姑于种植后2星期,即可进行第1次中桃除草,中耕除草时宜先将田水排出。种植后30天,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并施第一次追肥。

(三)施肥

慈姑吸肥力很强,需肥量多。施用氮肥可促进发育,增加球茎产量,钾肥有助于球茎的肥大,磷肥能改善球茎色泽与品质。于种植前整地时施下基肥足以供植株全期生长的营养,并可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如果基肥不足,即使追肥,也会有减产的现象。追肥分3次施用,于定植后30天,每隔15天施1次。施肥时应先将田水排出,硫酸铵与氯化钾充分混合后施下,再进行中耕除草,将肥料混入土壤中。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9)

(四)轮作

慈姑忌连作,种植时以选择未栽种过慈姑的地为佳。如果在同一地区连作,容易引起严重病虫害,影响植株生育,降低产量。

通常与水稻轮栽3~4年,也有和莲藕轮栽的。慈姑的前作物以水稻为多。日本有以甘蓝、早生马铃薯、洋葱等为前作物。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10)

(五)断根、除不良芽

慈姑于栽植后70~75天左右,宜将老叶除去,每株仅留6~7叶新叶,等2~3叶新叶再发生后,开始除聪。除蘖的方法除用手摸匍匐枝外,并可用镰刀于株径30厘米处,加以断根,剪去初期发育的匍匐枝,防止匍匐枝继续生长。在叶未繁茂之前,如果不剪除匍匐枝,则初期所生的球茎很小,即使留下,发育也不佳。慈姑于断根除蘖后,植株发育旺盛时,地下茎才有充分的养分供应.贮存,形成大型的球茎。所以断根除蘖之后,虽球数量会减少,但大球数目增加,在栽培上仍属有利。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11)

七、采收与加工处理

(一)采收处理;慈姑在台湾的气候状况下,于栽植后生育满120天(约12月下旬或1月上旬),植株停止生长,叶片逐渐枯黄,球茎充实成熟,可开始采收。一直到翌年3月发芽前,依市场需要量,可以陆续分期采收。

采种栽培则在3月上旬~中旬采收。采收慈姑时,宜先排去田水,田土略干后,以手自根部挖取,不宜用锄,以免损伤球茎。慈姑球茎散生在须根四周,采收非常方便。

慈姑如果分次采收时,于采收之后,或未采部分,都仍须灌水,否则球茎容易腐败。每0.1公顷采收量为1 200~1 500公斤。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12)

(二)储藏;采收后的慈姑经水洗净,若附着于球茎的赤色锈斑难洗除时,可用稀释明矾液浸渍后洗净,以增加美观及提高商品价值。采收后的慈姑,如果要储藏,可不必先洗净.储于湿砂中,或堆集埋于泥浆中或洗净后储于清水中,能耐较久时间而不腐。如果大量储藏时,可先洗净放在5°C冷藏库中。

(三)加工;慈姑除做新鲜蔬菜使用外。尚可做加工蔬菜。加工方式以制罐为主,加工方法与荸荠相同。慈姑富含淀粉,也可制造慈姑粉外销。

毛慈菇的栽培技术(慈菇小时候的回忆)(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