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普通外科孔医生,普通外科包括:甲状腺乳腺、肝胆胰、胃肠、肛肠、血管外科等,是外科里面最大的一个临床科室。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呢,是我们身体内一个"无言卫士",他的名字叫做"脾脏"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1)

估计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身上还有"脾脏"这个器官,因为临床工作中对病人一提到"脾脏",都是一脸茫然,什么是"脾脏"?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器官。

看到这里,估计有读者心里会说,我知道,不就是咱平时说的"发脾气"吗,"脾脏"肯定是发脾气用的,估计有很多人都会这么认为。

其实呢,不是这样的"脾脏"不是发脾气用的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2)

如果您容易发脾气,易怒、易暴躁,一种可能是你性格如此;第二种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我建议您查一个甲状腺功能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3)

闲言少叙,我们来继续聊一下我们的"脾脏"。

"脾脏"和我们生活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除了"中医"经常说的脾胃虚弱,别无其他,好像"脾脏"那么的"打扰"我们的生活。

那"脾脏"是什么器官呢?

"脾脏"位于我们腹部左侧肋骨下面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4)

它是我们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约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它能将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退化的白细胞吞噬消灭。它还能吞噬血液中的细菌、原虫和异物。其功能与结构上又与淋巴结许多相似之处,故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所以说,它是我们的健康卫士保卫着我们的身体,抵御外来细菌、病毒的侵害。

"脾脏"还是我们身体内的一个大血库,储存着很多血液,为满足我们身体需要输送血液。所以如果它破了,就有生命危险。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5)

"脾脏"很少发病,原发疾病如脾肿瘤、脾囊肿较少见,多为继发病,如门静脉高压症(相关知识链接:“门脉高压”是怎么回事?和肝硬化相关?听听肝脏外科医生怎么说)和某些造血系统疾病继发脾功能亢进,以及脾外伤

脾肿瘤较少见,1.良性肿瘤多为血管瘤、内皮瘤。肿瘤小者多无明显症状,肿瘤大者表现为脾增大及压迫邻近器官等相关症状。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效果好。2.恶性肿瘤多为肉瘤。脾脏也可以发生转移性肿瘤,但极少,可能与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有关。


门静脉高压或某些造血系统疾病继发脾功能亢进,脾内的巨噬细胞可破坏大量血小板及血细胞,出现血小板、红细胞降低,有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脾脏增大后,更质脆,极易发生脾破裂,如同一个定时炸弹,肿大的脾脏破裂后,几乎很难抢救成功,死亡率极高


脾外伤,是车祸、高处坠落、撞击等最常见的脏器损伤(约占腹部损伤20%-40%),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脾脏破裂,当场死亡。有的人受到外伤后,会出现迟发性脾破裂(就是受伤后当时没什么事,但过一段时间出现晕倒突发死亡),一般发生在上后两周左右,可见它的破裂损伤是凶险至极。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它,避免他受伤害。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6)

如果"脾脏"出了毛病,一般我们会选择"脾脏切除术",切除后的效果比较明显。因为切除脾脏风险较大(主要是出血风险),一般选择开腹脾脏切除术,也有的医生在做"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各有利弊。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7)

比如说开腹手术的话,如果发生大出血时,容易控制。而腹腔镜手术,出现大出血,不易控制,需要中转开腹可能。但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术后恢复较快,皮肤表面手术疤痕小,创伤小

"脾脏"切除了,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脾脏"切除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削弱抗感染能力下降,不仅对感染易感性增高,而且可发生凶险性感染,主要是婴幼儿

"脾脏"切除术后会出现血小板增多,对于卧床或老年患者有引起血栓并发症的危险,所以对幼年、老年长期卧床的患者切除脾脏要慎重,故对脾损伤和某些脾疾病而有保留部分脾适应症者,应尽量选择脾保留治疗

但对于免疫系统已经成熟稳定成人来讲,"病脾"对我们身体带来的坏处已远大于益处,切除脾脏后不要过于担心,对身体基本上危害并不大,但是患者平时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劳累,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饮食的卫生保暖,避免感冒(因为脾脏切除后,发生感冒,症状会比其他人要严重,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1. 孔风为, 盛欧, 胡茂平,等. 原发性肝细胞癌脾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 Connell N T, Shurin S B, Schiffman F. Chapter 160 – The Spleen and Its Disorders[J]. 2018:2313-2327.

3. Amihai Rottenstreich, Geffen Kleinstern, Galia Spectre,等. Thromboembolic Events Following Splenectomy: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Outcomes[J].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2018, 42(3):675-681.

4. 王广义, 蒋超. 腹腔镜脾切除技术演进与实践[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7, 6(4):241-244.

5. Justin M. Segraves, Rodrigo Cartin‐Ceba, Michael D. Leise,等.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splenectomy: Mayo Clinic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published works[J]. Hepatology Research, 2018, 48.

更多科普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

广场舞大爷大妈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在增多,听听传染病院医生怎么说

爱美女性朋友应注意:脖子上长“疙瘩”,警惕“老鼠疮”

传染病院大夫感染了乙肝病毒?他拿出自己的 3张检查报告单

肝病研究所医生:6张化验单告诉你,转氨酶升高怎么办?

面对“肝癌”这一恶性肿瘤,我们该怎么办?听听外科医生怎么说

键盘码字不易,如果对您有帮助,喜欢孔医生的科普知识,记得点赞鼓励哦!请您关注他的头条号,陆续为您提供更多健康信息。

脾脏有病表现(不是用来发脾气的)(8)

如果还有相关其他疑惑,请随时留言,我会及时一一解答!

@2019算数健康大会@她力量计划@2019生机大会@清风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