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元宵制作全过程 元宵(1)

北方元宵制作全过程 元宵(2)

/汪玉泓 图/网络

北方元宵制作全过程 元宵(3)

元为万物之始,第一的意思,宵为夜,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为元宵。

元宵节是我国较为隆重的节日之一,我国的节日大抵与祭祀饮食有关,元宵节是祭祀火神火德真君的,因其爱吃汤圆而把汤圆当做祭品,久而久之,形成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对对联这些风俗的来历与形成蕴含着人们的爱心、智慧与许多风趣故事。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感觉自己不能在双亲面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一模一样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人人慌恐不安。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装模作样地想了半天,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笼, 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 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笼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自此正月十五吃汤圆、挂灯笼、放鞭炮、点烟火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隋朝开国时,隋朝军队打败南陈军队,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

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这以后,人们在灯笼上写谜语、对联,让人们猜谜语对下联,为节日嵌入了舞文弄墨的元素。

南宋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元宵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中国最早的灯联。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相谈颇为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岁月飞转,时代变迁,元宵节流传至今日,因禁燃鞭炮,只剩下了吃元宵,味道寡淡了许多,今年农历二十八贴花花的晚上,政府一纸红头文件解除了燃放鞭炮的禁令,相信今年的元宵定是响彻云霄、热闹非凡、不同寻常的。

*作者︱汪玉泓:女,鲁山县作协会员,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北方元宵制作全过程 元宵(4)

北方元宵制作全过程 元宵(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