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三个绘制要点(应用思维导图的两种思路)(1)

无论在工作方面,还是在学习、生活方面,我们都需要面对和解决很多问题。无论是内部管理、部门沟通,还是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产品创新,在解决问题时,其实只有两个方法,或者称为两个思路:第一个,是化繁为简;第二个,是以简驭繁。

化繁为简就是把大的问题或复杂的工程,变得直观化、立体化,使其看上去结构简单、重点突出,譬如用可视化的模型来呈现问题,这是思维导图的第一个作用。把问题化繁为简,就像切西瓜,把一整个西瓜切成小块,才能更方便地一块块吃掉。

同理,我们可以把大问题拆解成很多小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处理。以简驭繁,如果跟“化繁为简”对应的话,是不是要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变复杂呢?当然不是。以简驭繁,就是要找到思维的本质,或者说是把单一的信息变得更加系统全面。

比如,给你一个主题让你做即时演讲,或者给你一个话题,在公司内部做一个汇报,你是不是要去搜集很多资讯来补充整个内容?这个过程就是以简驭繁,就相当于在你的脑袋里面,种了一颗种子。

想象一下,这颗种子从开始发芽,到长出各种枝干、叶子,最后开花、结果,这一生长过程,是不是像画思维导图一样?其实,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像种树,在脑袋里播下一颗种子,然后让它长成一棵“思维树”,然后结出来很多思维的果子。

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不外乎两种解决方法——要么化繁为简,要么以简驭繁。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先思考一下是不是很复杂,要不要先把它简化,把没用的信息删除;如果问题本身较为简单,但又很难进行系统的思考,那么就要找到跟它匹配的信息。就像写作时,需要包含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最后是对事情的感悟或升华。其实,这就是

摘自:《思维导图实用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