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马晓海 张家征

“团埠的香菇后王的菜,大许的观赏鱼人人爱;东探的葡萄朱庙的鸭,太山的扫帚顶呱呱;板桥的草莓河西的瓜,梨园的大蒜人人夸……”这则顺口溜道出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致富道路,越来越多的村子拥有自己特色品牌的好光景。

以一村一品带动农业产业(让徐州铜山蹚出特色产业致富路)(1)

近年来,大许镇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农村“一村一品”建设,发展特色、打造特色,努力实现产业富民,让广大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该镇板桥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薄弱村,为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该镇和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大棚草莓。如今大多数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在种植大户的带领下规模化种植草莓,让味美、易种的草莓,成为板桥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亮点。如今,以板桥村为中心,大许镇大棚草莓种植已辐射带动周边好几个村。

以一村一品带动农业产业(让徐州铜山蹚出特色产业致富路)(2)

在太山村马庄自然村,每到农闲,各家各户以家庭作坊的模式,从外地运进竹枝、竹竿,用铁丝把竹枝进行处理加工,绑在竹竿上,做成大扫帚。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家就是一个小工厂。一个小家庭,一个冬天的利润有几万元,马庄村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扫帚村。

结合公共空间治理,大许镇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各村立足优势,选准路子,转变单一的种植发展模式。在探索“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之路的同时,大许镇还在镇级层面打造全镇特色产业。大蒜是大许的传统特色产业,常年种植大蒜面积近5万亩,今年为推广农业高效生产模式和丰富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大许镇开始着手大力发展“双辣产业”,在栽种大蒜下茬接种朝天椒,以此最大限度提高土地附加值。今年,朝天椒和大蒜都喜获丰收,农民每亩地收入过万元。

以一村一品带动农业产业(让徐州铜山蹚出特色产业致富路)(3)

在实践中,徐州铜山区大许镇还探索出了“党组织 企业 农户”“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等适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甜头,鼓起了腰包,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