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党国强 记者王斌报道 初冬时节,袭来瑟瑟寒意,但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洛塘镇香树坝村小广场上,村民们心里是暖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和此起彼伏的掌声,原来是武都洛塘镇党委书记翟红社正带领着村民们如火如荼地学习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扎根红色沃土勇当时代先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扎根红色沃土勇当时代先锋(甘肃武都乡音)

扎根红色沃土勇当时代先锋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党国强 记者王斌报道 初冬时节,袭来瑟瑟寒意,但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洛塘镇香树坝村小广场上,村民们心里是暖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和此起彼伏的掌声,原来是武都洛塘镇党委书记翟红社正带领着村民们如火如荼地学习着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十年非凡成就,这些成就归功于党的坚强领导,今后我们要在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出更大努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们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翟红社向村民们讲述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

眼下,像这样“土味”十足的理论宣讲,在陇南市武都区各村社时常举行。武都区着力破解基层理论宣讲“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语言生硬”的问题,从党员中选能人、从行业中选达人、从百姓中选热心人,组建了40个百姓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微宣讲”,变传统的理论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接受。

在武都区枫相乡,“红马甲”宣讲志愿者走村入户,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家风家训、传统美德、抵制封建迷信等内容,通过聊天式宣讲,摆事实、举例子,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婚丧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

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运用“百姓话”讲述“百姓事”,借助“微宣讲”凸显“大作用”。农村院落、田间地头,一场场接地气的理论宣讲,伴随着鲜活的例子、朴实的语言、幽默的互动,现场掌声、笑声不断,让文明新风吹进了百姓心田。

为适应群众对新传播方式的需求,陇南市武都区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模式,借助乡村大喇叭、村级微信群等平台,引导“百姓名嘴”拍摄制作理论政策宣讲、实用技术培训、先进人物事迹等短视频,让群众“抬眼可见”“触手可学”。

“‘百姓宣讲’最大的优势在于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语言朴实接地气,把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把书面语替换成口头语、把普通话翻译成武都话,把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唠嗑,把高深的理论变成通俗的道理。”陇南市武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杨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