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理咨询师惜文,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我的思考与感悟,欢迎一起探讨,共同成长。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1)

校园欺凌到底有多可怕?

2019年,湖北有一位15岁男生参加军训时被3名同学围殴致死。

云南某小学,两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自己宿舍里遭受5名同学的校园暴力,被扒开裤子浇开水,腰部以下被严重烫伤,大面积皮肤脱落,大块鲜红色肉显露在外面,鲜血浸出…………

江西一男孩,六年级时去了当地最好的寄宿学校。仅仅是因为他第一次住宿舍,就遭到了室友肆无忌惮的欺辱,他们用衣架狠狠抽他,用脚踩他的脸,吐口水在他的身上……最后甚至变本加厉:积攒了一周的尿液放在一个盆里,一人躲在厕所,等我进厕所一下子把整个盆倾倒过来。”

……

或许很多家长会觉得,校园欺凌只会出现在新闻里,可是,调查数据显示,欺凌问题远比我们所想的沉重许多:

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欺凌。欺凌发生时,只有4%的情况有大人帮助。

据估计,每天有16万孩子因害怕被其他学生攻击和恐吓而不敢上学。

有相关组织对校园欺凌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

”我曾做过一个调查,心理筛查有问题的学生,有62.6%反馈有持续多年的被伤害的经历,可能是家庭伤害,也有可能是校园欺凌。在实际的咨询经验中也发现,至少有半数走进我咨询室的学生说:“我曾经遭遇过校园欺凌。

之前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都是有关校园欺凌的影片。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2)

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3)

为什么校园欺凌问题如此严重?

首先,未成年孩子大脑还没发育完全,心理极不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化:

人们常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一会儿好了一会儿恼了”,而且孩子的情绪一旦上来,很难控制。

2、共情能力还没发育完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12岁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正,从他律道德阶段向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过渡。

《儿童社交心理学》指出:儿童普遍存在自我中心化、移情能力低、自我意识不够独立等特点,简单来说,还做不到换位思考。

3、自控能力差,逻辑和三观都还在发展中:

我们总说孩子是天使,却忘了他们的世界可能比大人的更为残忍。

有时候孩子做事情根本不考虑后果,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就能把别人逼死。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4)

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其次,因为一些错误观念,大人也在无形中成为了校园霸凌的凶手。

最常见的错误观念是“受害者有罪论”。

我问过很多个找我咨询的孩子:当你被欺凌时,你父母是怎么 处理的?

有不少人回答,父母会骂他,甚至打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呀”;“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知乎曾有一条热帖: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我教育她要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错了吗?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5)

这样的态度,等于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孩子以后遇事,不会选择告诉家长。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6)

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网上有很多人分析过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欺凌,比如长相、身材、性格、成绩……

最终的结论却是,所有孩子都有可能被欺凌。

因为欺凌的原因可以千奇百怪:长得矮,长得高,长得丑,长得漂亮,长得胖,长得瘦,家里太穷,家里太富,成绩不好,成绩太好……

上文提到的江西男孩,仅仅是因为第一次住宿。

其实,我小学时候也曾被校园欺凌,那时候因为胖,被取绰号,被嘲笑,偶尔会被一群人当“肉垫”,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尽管对比上述的情节,要轻微很多,但时隔二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可见,心理伤害仍然是有的。

当欺凌发生时,我们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孩子是不是太过内向、懦弱上,这样只会对他们造成更严重的心理伤害。

更何况,这本身就不是他们的错。

任何一种理由,都不能成为我们的孩子活该受欺负的理由,更不代表我们的孩子罪有应得!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是:孩子只是闹着玩的。

上文提到的云南小学生被浇开水的事件,外界调查时学校校长回答:“3年级的小娃娃能有多大仇,就是闹着玩的。”

还有网友留言说:“孩子才8岁,懂什么啊,谋杀罪?不至于吧...”

因为这样的错误观念,学校往往并不重视,老师的处理方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大部分时候,老师只是批评教育一下犯错的学生,但被批评之后,他们反而变本加厉。

被欺凌的学生,发现告诉老师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带来更大的伤害,之后再次被欺凌,也不会说出来。

就连许多家长也常把校园欺凌当做同学间的“小矛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曾有一位15岁孩子逃学回家,告诉父母自己被同学欺负,父母却不以为然,一通责骂后让他赶紧回学校。最后,那孩子不堪凌辱,留下一封带血的遗书后服毒自杀 。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7)

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总结来说:当孩子没轻没重、家长和校方又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校园暴力就极有可能会被一次次姑息、放纵、直至愈演愈烈。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8)

欺凌让我们看到藏在校园里的阴暗面,身为父母,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该怎么教孩子保护自己。

在校园欺凌中,父母的态度尤其重要。

父母要经常关注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当我们察觉孩子心理状态不对时,要及时与孩子聊聊,问问他在学校的现状,问问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不管孩子是被人揍还是被孤立,我们都不要轻易对他们说:“找一找你自己的原因”,也不要只简单地安慰孩子“这没什么”,更不能指责孩子懦弱胆小。

我们要做的是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是坚强的后盾,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伤害你。”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9)

我们要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特别是说“不”的勇气。

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里,蔡少芬曾说大女儿是一个不太懂得拒绝别人的孩子,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还只会笑。

后来为了让女儿学会说“不”,他们就在家里模拟各种说“不”的场景。

学校欺凌致死事件(围殴致死泼开水)(10)

我们需要尽可能培养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遇到一些严重的问题,孩子无法独自应对时,家长适当介入,也是有必要的。家长可以出面找学校沟通,与对方家长沟通,维护孩子的权益。

我妈妈讲过一个故事:我弟弟小时候被同学多次欺负,她亲自去学校警告了这个学生,之后欺负的事再也没发生。

如果孩子因为被欺凌而产生了厌学、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最好及时干预,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抚慰孩子,可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越早干预,效果往往是越好的。若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要付出的代价会大很多。

我有接触一个微信群,群里大部分都是家长,基本都是孩子有各种心理问题的。有一些问题严重的孩子,无法学习或工作,需要专人照顾和陪伴。

照顾者无法工作,要包容孩子的情绪,导致他们会经常流露出疲惫感,无力感,甚至无望感,但旁人确实也帮不上多少忙,这是一条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只能他们自己去面对。

做父母,是任重道远的修行,需要智慧和耐心,既然选择生下了孩子,那就要承担起抚育的责任,再难,也得坚持到底。

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读后有感触、有收获,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如果你也遭遇校园欺凌,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作者 | 惜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壹心理危机干预社工,心田心理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