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你吃什么样的食物,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距离过年,不足一个月了。

疫情防控的形势,让大家取消了回家的计划。又要在异乡过年了。

当你深夜打开外卖APP却不知道吃什么好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下厨煮一碗面?

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冒着泡,你有没有看得入神,想起小时候在家吃的美味佳肴?

在你的记忆里,家里的食物,总是特别的——本来普通的菜色,在记忆里,也闪着独特的光辉。

那是因为,每一道菜,都包含着爱意。是爱,串通味蕾,让美味的记忆,萦绕在你的脑海里……

万物皆空唯有美食不能辜负(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1)

奶奶主厨

家,意味着团圆

01

关于过年,要说味觉的记忆,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年夜饭。

网络上有句话叫“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没错,辛劳一年了,无论如何,过年这顿饭,都得吃好的,犒劳自己,每一份努力都值得了。

因此,记忆里,奶奶张罗的一桌年夜饭,总是格外隆重,和她平时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截然相反。

先上凉盘。酱肉酱猪肝卤小肚拼盘,还必须得是六味斋买来的;酱鸡胗鸡心,这是奶奶自己秘藏;还有姜汁松花蛋和凉拌粉丝蛋皮白菜心。四盘凉菜后,蒸碗来了。黄焖鸡、米粉肉、雪里蕻扣肉、小酥肉。这四碗一端上来,香气伴着热汽,在桌上弥漫开。

后面的热菜,红烧带鱼必不可少,韭黄炒里脊丝鲜嫩可口,还有海米烧冬瓜、奶汤栗子白菜汤菜煲两个汤菜,美味的汤伴着爽滑的菜,入口的一瞬间便让味蕾们纷纷举旗投降。

万物皆空唯有美食不能辜负(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2)

最后,所有人围着桌子,翘首以盼,等来了什锦假鱼肚一品锅。这可是奶奶的拿手好菜,也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吃到。

砂锅里的好汤,是火腿、蛋饺、面筋、玉兰片等食材文火慢煨出的美味。好归好,但最特别的,还是主角——假鱼肚。

其实,这是奶奶平日里剔下来的猪皮,随手挂在厨房墙壁上、屋檐下,时间在走,转眼已过春夏秋。积少成多的肉皮,被时间赋予了魔力,只等有心人的精心调配。

腊月到了,该张罗年夜饭了,烧一大锅滚烫的碱水,把风干的猪皮倒进盆里浸泡一天一夜,好似发海参。然后,奶奶一遍一遍地洗,一条一条地刷,还要用镊子拔掉毛根,然后下锅炸。“这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一个环节,油温几分热,起泡的 程度,肉皮的色泽,全凭人的经验。”

唯有炸到猪皮表面金黄卷曲而起泡后,才能下到砂锅里慢慢煨,成为一锅好汤的主角,变作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时最期待的美味。当所有人大快朵颐、直呼过瘾时,奶奶总是满面笑容。

那是她对全家老小团团围坐的期待,是无止境的爱。

02

妈妈主厨

家,意味着温暖

孩子长大了,上大学了,在学校的日子里,食堂阿姨们,掌管着我们的味蕾。一日三餐,照例还是那些菜,能吃饱,但谁也没法奢求更多。

所以,回家,盼望着自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如同久旱盼望甘霖”。

每次回家,迎接自己的必然是满满一桌菜,而且总是以荤菜为主。爸妈忙活了一天,肯定要准备不止一道硬菜。

万物皆空唯有美食不能辜负(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3)

妈妈最擅长的,是香酥鸡,皮脆肉嫩,焦香诱人,色香味俱佳。这还没完,她还准备了一大碗红烧肉卤蛋,搭配香酥鸡,口感缤纷,令人难忘。倘若是一盘煎带鱼, 那么配的肯定是清蒸狮子头或者是烧排骨。

主菜之外,两三个 “半荤菜”也不可少:茭白炒肉丝、青椒熘肉片、青蒜爆炒猪肝或者腰花。有时还有豆制品,烧豆腐或者卤干丝。

热菜让人吃得痛快,凉盘也有酱牛肉、酱鸡胗、凉拌海蜇皮这些百搭美味。有时,还有特意从六味斋买来的酱肉、小肚之类,再搭配个凉拌皮蛋黄瓜、炝莲藕等,令人目不暇接。

最后,喝一碗西红柿蛋花汤、冬瓜火腿汤或海米白菜粉丝汤,擦擦嘴,摸摸圆滚滚的肚子——这才叫圆满!

正是因为这样的盛宴,总有关系近的同学跟着一起来吃,甚至还有同道的朋友,从相邻的城市匆匆赶来,只是不想错过这样的享受。

不年不节的一顿饭,吃得热火朝天。杯盘狼藉时,大家一起谈天说地,个个都涨红了脸,暖意在每个人心里流淌。妈妈在一旁笑靥如花。

美食,是她给孩子的养分,也点燃着孩子心底熊熊燃烧的动力炉。

下一代

家,意味着希望

03

孩子离开家,生活在另一座城市,所有这些美味的记忆,都成为漫漫寒夜里的一点慰藉。

除了叫外卖,我们还能做什么?也许,煮一碗方便面?

这大概是唯一的选项了,直到年轻人也有了孩子。下一代的诞生,让曾经流连于餐桌的年轻人们,也要想办法把这美味的记忆,传承下去了。

自己不会做,怎么办?可以请人帮忙。家里老人不方便来,不如请阿姨——每个人都有了口福。

阿姨一到来,检阅厨房,看看刀具,看看锅灶,看看烤箱和冰箱之类。又仔细询问了家里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再一天,就开出了单子,补齐了用具。一切都像个样子了。

遇到了神仙阿姨,每一顿饭都是充满惊喜的盲盒。荷叶鸡、荷叶蒸糯米排骨、剁椒大鱼头、东坡肉、红烧黄辣丁、笋干烧肉、干锅花菜、上汤娃娃菜、奥尔良烤翅、烤大虾、烤披萨……

孩子三岁那年过生日开派对,大大小小十几人,阿姨面对这样的大工程,毫不含糊。采买餐具、准备菜谱,忙前忙后。

到了正日子,她前一晚住到了我家里,忙到很晚才睡,家里的灶具们也在忙个不停,烤箱忙着烤素饼、烤各种小面包曲奇,燃气灶则忙着酱牛肉、蒸东西。而她,不慌不忙,开着手机,插着耳机,边忙边听不知道什么音乐。

万物皆空唯有美食不能辜负(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4)

第二天,她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辉煌的一天。那是一个丰盛的、美丽的午宴,尽管是自助的形式。餐桌、餐边柜、大长条案、厨房料理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美食:各种形状的小曲奇饼干、面包、红豆沙和什锦黑芝麻馅料的九华山素饼、香菇培根火腿披萨、番茄肉酱意粉、酱牛肉、烤鸡翅、卤鸡蛋和卤鹌鹑蛋、炸鸡柳鸡块、鸡丝拌粉丝黄瓜蛋皮、水果沙拉、笋干红烧肉、香煎鳕鱼、清炒芦笋、干锅千叶豆腐,还有一大锅酷似汤城小厨的番茄玉米土豆龙骨汤,电饭煲里是真正的五常大米白饭……除了生日蛋糕,其他的都是她的作品,她的杰作,她的骄傲。

热爱厨艺的人,在厨房里舞蹈,在餐桌上唱歌,让生活变得如此精彩,让人对每一顿饭、每一个明天都充满期待。

把这些带给下一代,就是教会他们热爱生活、对生活满怀希望。

万物皆空唯有美食不能辜负(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5)

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蒋韵新书!马伯庸:一个人的胃,就是一个家族的史记。金宇澄×笛安推荐!)

只要 31.9元

(原价68元)

还送精美金属书签一枚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这个冬天,温暖你的心

这些关于美食的记忆,都被蒋韵写在她的新书《北方厨房》里。

她曾提到一个叫布里亚·萨瓦兰的法兰西美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告诉我你吃什么样的食物,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而她写下的《北方厨房》,正是这样忠实地记录了她的味觉记忆:什锦假鱼肚、桂花年糕、黄蘑饺子、肉丁馒头、青梅竹叶酒……

对于这本书,她的女儿笛安说:“……一部关于厨房,关于食物,关于美味记忆的书,充满了温暖的慰藉。”

因为,“这是漫长岁月中,获得过的爱的能量”。

没错,被疫情挡在异乡回不了家的人,无不从曾经家乡的食物中获得爱的能量。循着脑海中的味道,做起了白日梦,忍不住垂涎三尺时,不如读一读这本《北方厨房》,从中感受同样的温暖吧。

万物皆空唯有美食不能辜负(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