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发布健康提醒

防疫“四件套”是常态化防疫的重要措施。什么是防疫“四件套”?为什么要落实防疫“四件套”?落实防疫“四件套”应该注意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四部部长、副主任医师曹丹。

什么是防疫“四件套”?

防疫“四件套”包括亮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温和佩戴口罩四项内容,具体防疫要求是强化小区(村)出入口和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管控,全面落实查验防疫“四件套”措施。

为什么要落实防疫“四件套”?

病毒的传播需要有媒介或者途径,这媒介和途径就好似一张网,病毒在其中爬行,从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我们只有切断这张网,才能阻断病毒传播,实现控制疫情发生、发展的目的,严格落实防疫“四件套”在遏制疫情扩散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我市出现了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虽然已第一时间实现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但是,本轮的疫情风险尚未完全解除。而小区、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存在共同特点就是人流大而密集,这都为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增加了感染和传播风险。所以,为了阻断病毒传播,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这些地方才要严格落实防疫“四件套”措施,这也是政府保护广大市民的健康安全所采取的有力措施。我们广大市民应增强责任感,给以理解和支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既是保护自身健康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如何正确落实 “四件套”?

(一)亮码

“码”指的是辽事通健康码和国务院行程码,近期我市公共场所还施行了盛事通场所码。亮码即是在进入小区、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向查验人员出示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正常方可进入。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查验,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履行公民责任和义务。

盛事通场所码是人员进入重点场所使用的专有二维码,扫场所码可以对进入场所的人员进行信息自动化登记,核实人员健康码状态信息,不需要再重复扫描健康码。通过扫描场所码,如一旦出现确诊病例,可以快速找到同时空密接人员,便于开展精准追溯排查,精准防控。

沈阳市卫生服务中心名单(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发布提醒)(1)

(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所有在沈人员应按时参加常态化区域核酸检测,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和特殊机构等重点人群要主动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要做到积极主动不漏检。采样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间距,不插队、不交谈、不聚集,按照工作人员指引及安排,有序参加核酸检测。进出公共场所等主动配合,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告,无阴性报告则不要前往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目前辽事通健康码有效时限已由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如不按规定时限参加核酸检测将赋“黄码”,如引发疫情传播将依法承担责任,所以请广大市民按照规定时限参加核酸检测。

(三)测温

接受测温查验时,体温正常再进入,如体温超过37.3℃,请不要强行进入,也勿担心和恐慌,应配合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排查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这里也特别提示市民朋友,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勿前往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四)佩戴口罩

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即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要规范佩戴口罩,莫让戴口罩形同虚设。

首先在口罩的选择上,普通口罩的防护效果有限,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其次是口罩的佩戴方法,要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第三口罩的佩戴时长,长时间佩戴会降低口罩防护效果,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第四是口罩的更换,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并注意保持口罩的清洁,佩戴已脏污的口罩不仅容易传播疾病,还对呼吸系统健康带来影响。

最后是废弃口罩应归为其他垃圾处理,不要随意丢弃。

提醒

加强健康防护不能松懈

除落实防疫“四件套”外,自我健康防护也不能松懈,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不扎堆、少聚集,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行,非必要不离沈,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同时,近期应多关注官方发布的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等信息,多留意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十大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向社区报告,就医途中请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曹丹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疫情防控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希望大家众志成城,巩固抗疫成果,早日驱散“病毒阴霾”,让我们的城市和生活重现“晴空万里”!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崔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