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林草局小孤山的护林员在维纳河地区巡护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白色的野生狍子,它就像一只精灵一样在山林里穿梭。根据林场的工作人员判断,这只野生的白化雌性狍子大概两岁左右,这是有史以来第二次在内蒙古发现白色的狍子。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1)

狍子

狍子是鹿科狍属的动物,体长大约1.2米,有着修长的颈部和大大的眼睛和耳朵,长相看起来相当呆萌,人畜无害的样子。狍子在通常情况下是草黄色的,尾巴短短的,只有2-3厘米。

白狍是狍子发生了罕见的白化现象而形成的,这是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狍子体内缺少了酪氨酸酶,身体无法合成黑色素,因此毛发呈现出白色的状态。

当代的狍子被人们称为“东北神兽”,是东北非常常见的一种野生动物。但是白狍可就非常少见了。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2)

实际上,在古代,白狍和白鹿可都是被人们视为国宝的。史书中追溯到最早出现白狍是在乾隆16年的时候,蒙古台吉必力滚达赖向皇帝进献了一只白狍来为皇太后过生日。当时的乾隆认为白狍当是一种祥瑞之兆,还因此绘制了一副画《瑞狍图》。好巧不巧,在乾隆17年的时候,他出外打猎,又一次捕获了一只白狍。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3)

白化动物

说起白化的动物,大家肯定一下子就会想起神农架。据说神农架是白化动物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出现过白色的熊、蛇、甚至金丝猴。白化动物其实就是毛发和皮肤出现了异常白色的动物,要注意,北极熊、北极狐这些原本皮毛就是白色的动物,并不是白化动物。白化动物可能是病态的,或者是正常形态的。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4)

病态的白化动物,比如这次发现的白狍,其实就是因为体内缺乏合成黑色素的细胞和物质,导致基因变异形成的。

正常的白化动物其实就是白色变种生物,它们只是在突变的时候把隐形的基因变成了白色,比如白色的孟加拉虎。病态和正常的白化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来判断,正常的白化动物眼睛是正常颜色,而病态的白化动物虹膜是红色的。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5)

白化动物的生存困境

白化动物虽然同样具有生殖的能力,但是因为其基因具有一定的缺陷,很容易患病。而且在动物世界中,长得完全不一样,很容易被自己的同族所排斥,成为异类。

最为重要的是,这直接威胁到了它们的生存。白化后的食草动物可以说是目标空前地明显了,一般来说食草动物的皮肤在自然中能发挥到很好地隐藏作用,一旦变成了白色,那么它会率先成为食肉动物捕猎的对象。因此存活率就大大降低了。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6)

如果是食肉动物白化了会怎样呢?这同样会给捕猎的食肉动物带来不幸,很多动物在捕猎的时候是需要在自然中隐藏,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比如老虎就是擅长在丛林里捕猎,但是一旦肤色变白,自己的目标就更为明显了,猎物很快就会发现,然后受惊吓逃跑了。

因此,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如果是白化后的,很难活到成年。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7)

狍子不是傻,它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大家说狍子傻主要是它们好奇心很重,成功成捕猎者口中逃跑之后,还要回头看看到底是谁要制裁它。但实际上在它们遇到危险之后,它们会率先以最快的速度和地形优势逃跑,之后还要回到自己的领地确认危险是否消失。这主要是狍子的领地意识造成的。

随着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狍子也成为了保护动物,不能轻易猎杀,甚至在寒冷的冬天,还会有人专门为它们补充饲料,帮助它们过冬。

最凶猛的狍子(内蒙古出现罕见的白狍)(8)

关注麦克斯韦的科学,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