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主要讲一些生化应用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参数设置知识与原理:

1.主副波长设置:参照说明书设置主副波长

每个试剂主波长选择原因:以NADH反应为例

NADH或NADPH在340nm有特征性光吸收即吸光度最高,而它们的氧化型NAD 或NADP 则没有这个吸收峰,34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NAD(P)H的浓度成正比。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1)

常见NADH反应体系的试剂有:ALT,ASL,LDH.GLDH,G6PD等

2.试剂样本比:即样本量/试剂1量/试剂2量,参照说明书/公司测试参数设置

①试剂样本比按照等比增大或缩小不影响测试结果:例6/240/60,5/200/50,3/120/30,三种设置做出来的结果一样。

②每ml的测试人份与损耗量

理论每ml的测试人份=1000/(试剂1量 试剂2量)

损耗量:由于机器在吸取试剂的过程中,试剂针里会残留一些液体,为了保证出来的试剂量足够,样本针会适当多吸一点试剂。

3.读点设置:参照说明书设置

3.1一般采用设置2个点的方式:

第一个点:①终点法:试剂1的反应终点(适用于一般终点法试剂,免疫比浊法试剂);试剂2加入后一定时间(适用于免疫比浊法试剂,原因在于试剂1反应的吸光度不稳定);试剂反应终点(适用于单试剂)

②速率法:一般均为试剂2加入后一段时间或试剂加入后一段时间(适用于单试剂)

第二个点:①终点法:试剂2的反应终点(适用于一般终点法试剂,免疫比浊法试剂,部分曲线达不到平衡的胶乳法试剂);试剂2反应终点前几个点(适用于部分胶乳比浊法试剂)

3.2具体点的确定:以日立7600为例,7600的读点规则:试剂1终点为16点,16点后加入试剂2,试剂2的反应终点为34,仪器18S读一个点

3.2.1参照说明书的设置方法:

一点终点法试剂:此读点为5*60/18=16.67即17点,或根据反应曲线查看达到平衡点的位置,适当往前或往后。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2)

一点终点法试剂

速率法单试剂:第一个读点为90/18=5,第二个读点为(90 60或180)/18=9或15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3)

速率法单试剂

一般终点法双试剂:第一个读点为3*60/18=10或试剂1反应终点,也可选择10-试剂1反应终点的任何一点;第二个读点为16 5*60/18=32.67即33点,或试剂2反应终点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4)

一般终点法双试剂

胶乳法双试剂:第一个读点为16 60/18=19.33即20;第二个读点为16 5*60/18=32.67即33点,或试剂2反应终点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5)

胶乳法双试剂

4.测试方法设置:一般选择1点终点法,2点终点法,速率A

设置取决于说明书/公司测试参数。

终点法与速率法试剂曲线介绍: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6)

一点终点法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7)

2点终点法(正反应)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8)

2点终点法(负反应)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9)

速率法(负反应)

5.校准方式

5.1 空白校准:需设置因子K,计算公式为结果=k*(A样本-A0点)

5.2 2点线性定标:①经过0点的,结果=C校准/A校准*(A样本-A0点)

②不经过0点,R=kC b,有2个定标参数,K和b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10)

C1、C2为标准品1和2的浓度,R1、R2为标准品1和2的反应度,定标曲线如下。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11)

5.3 Logistic-Log4P定标:定标公式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12)

有4个 参数,即R0、K、a和b。要求提供至少4个标准品,其中第一个标准品的浓度(活性)为零,其对应的R就等于R0。用于随着浓度增加,其反应度增加越来越小的定标曲线,如图:

专业第一分享稿(第一篇文章发点专业方面的)(13)

5.4 Logistic-Log5P定标:定标公式:

有5个定标参数即R0、K、a 、b和c。要求提供至少5个标准品,其中第1个标准品的浓度(活性)为零,其对应的R就等于R0。使用范围同Logistic-Log4P,只是曲线拟和程度更高。

5.5 Spline定标:

定标公式:C-ci=R0i ai(C-Ci) bi(C-Ci)2 ci(C-Ci)3-R有4i个参数,即R0i 、ai、 bi和 ci。要求提供2-6个标准品。由于是分段拟和,其拟和程度在所有定标类型中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