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16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开启上海驻演,以“百年百场”献给上海这座初心之城。11月4日晚,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朱洁静领衔,带来上海驻演第100场演出。至此,驻演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总票房达到3400万元。

驻演过程中,上海歌舞团的演员和幕后工作者们坚持“百场如一”的精神,“风雅颂韵”四组演员轮番上阵,艺术水准不降一丝一毫。观众和演员、幕后工作者也一起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本轮驻演将于11月6日告一段落,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未来还将回归,继续在美琪大戏院驻演。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1)

最紧张的演出

9月14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迎来2022年驻演的第一场演出,也是因疫情暂别美琪大戏院234天后的第一场演出。彼时正值台风“梅花”逼近,尽管剧团提前告知了退票、换票政策,许多观众还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前来赴约。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2)

开场前一小时,不少早到的观众在细雨中于戏院门口等待。散场后风雨交加,还有许多观众等在门口与演员见面。朱洁静与他们挥手告别,叮嘱观众们“注意安全”。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3)

最忠实的观众

在众多“电波”观众中,不得不提到小哈。从2018年首次观看舞剧《朱鹮》后,她就成了上海歌舞团的“铁粉”。得知两部舞剧会在上海驻演的消息后,她高兴地说:“下班或者周末都可以看到‘电波’,太幸福了!”驻演一年时间里,她已来“20刷”,集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风雅颂韵”四组演员,还曾自费制作卡片、徽章、口罩等“电波”周边,推广她最爱的舞剧作品。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4)

当然,《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也吸引了许多从周边城市专程来上海演艺大世界看戏的观众。一位观众说:“上海有这么多有品质的驻场演出,对上海更‘爱了’。”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5)

最受欢迎的文创

据不完全统计,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推出过不下百种的文创产品。除了贴纸、徽章、节目册等常规衍生品,剧组还推出了字帖、地铁卡等。每场演出,剧组都会为观众贴心准备节目单、贴纸等小惊喜。而其中,最受观众喜爱的要数一把造型精巧的扇子徽章。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6)

“一看到这个扇子,就能想起《渔光曲》段落,想起观看演出时美好的回忆。”一位观众说。此次上海驻演,现场还首次增设了扭蛋机盲盒,常常在演出前就早早售罄。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7)

最年轻的主角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团队和上海歌舞团演职员队伍是一群年轻的“80后”“90后”。去年,为了应对上海美琪大戏院的百场驻演,以及同步进行的全国巡演,“电波”出了新玩法,排了“风雅颂韵”四组演出阵容。其中,24岁的徐莹成了组里“最”年轻的主角。

“电波”2018年创排时,徐莹刚进团,还在实习。短短几年,她成长飞速,如今已是领舞演员。时至今日,对能挑梁主演一部火遍全国的舞剧,徐莹还是有点“懵”,每一场演出都无比珍惜。她说:“我太年轻了,积淀还很少,所以要拼命去感受、去学习。是上海驻演给了我们青年演员更多机会。”经过一年的训练、演出,两组新人主角——方文、毕然和韩睿泽、徐莹都飞速成长为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主角。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8)

最感动的瞬间

去年11月4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美琪大戏院迎来首演以来的第300场演出。正当演员们和往常一样,在热烈的掌声中与观众谢幕时,前排的观众忽然拿出他们自己制作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三百场辛苦啦!电波因你们而精彩”。这一瞬间,演员们都深受感动。

“百场如一”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坚持,是不断自我推翻的创排过程,是日复一日的排练,是踮起脚尖的每一次旋转,也是起早贪黑在一个个城市巡演的辗转。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观众的支持。有演员说:“每一场演出的成功,不仅是我们的,也是观众的。”

慢镜头下朱鹮身披华服美出重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上海驻演百场)(9)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上海歌舞团提供

来源:作者:吴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