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

《文物》1989年06期长治市博物馆

1986年7月,我馆在山西长治县宋家庄砖场取土前进行了钻探,发现了几座唐墓,并清理了其中一座。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墓葬形制

墓葬方向190度,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在以前取土时被破坏,情况不明。墓门开于墓室南壁,券顶,高0.92、宽0.92、进深0.18米。墓室平面长方形,四角圆孤,四壁微外凸。南北长2.3、东西宽2.12、高2.4、墓顶距地表1米。墓室用长34、宽18、厚6厘米的条砖砌筑,从墙基向上至1.1米高处用顺砖和丁砖间隔砌筑,其上用顺砖逐层内收成穹隆顶,上部用条砖封顶(图一)。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1)

清理时,墓室内积满淤土,尸骨曾被积水浮动,并已腐朽,原葬式不明。据现存的头骨辨认,原来可能是头南脚北,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器物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位置。蠶近墓门处放置镇墓兽,其后散置陶俑。尸骨位于墓室西部,其头部两侧各有一枚铁镜。墓室中部置墓志铭。墓室东北角放明器及陶动物,四角放置陶罐。

随葬器物

共有随葬品45件。其中有墓志1方,铁镜2枚,铁剪、.铜钱、铜簪、青瓷钵各1件。其余为陶制品,包括陶俑20件、陶模型6

陶仪仗俑4件。均高29厘米。可分为2式。I式2件。头戴风帽,外枝对襟翻领长袍,两袖空垂,内穿长衫,腰束带。两手拱于胸前,手中有孔,原持物已失(图二)。

II式2件。头戴风帽,下有卷云形帽带,外披对襟翻领短袖长袍,两袖空垂,内着长衫,腰束带,足登靴。两手拱置胸前,手中有孔,原持物已失(图三)。

陶武士俑2件。均高26.5厘米。头戴盔,肩披甲,腰束带,袍襟上卷,足登靴。双手拱于胸前,手中有孔,原持物已失(图四)。

陶文吏俑1件。高27厘米。头戴小冠,外着宽袖长袍,内穿长袍,下饰卷云纹饰,下垂露足。双手在长袍内拱于胸前(图五)。

陶执事俑4件。高31-34厘米。均戴撲头,上穿翻领窄袖上衣,腰束带,下着裤,足登靴。上身微向左倾,左臂上屈胸前,手中有孔,右臂下垂微前屈(图六)。

陶跪伏俑1件。身长22厘米。头戴乌色樸头,身穿长袍,腰束带。四肢着地跪伏于地(图七)。

陶胡俑1件。高29.5厘米。宽额,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着窄袖翻领袍,敞胸露怀,腰束带。右手上屈,手中有孔,原持物已失,左手握拳下垂(图八)。

陶女侍俑3件。可分为2式。I式2件。高30厘米。头梳单刀半翻,身穿短袖衫,外披披风,腹束长裙下垂至足。右手屈于披帛内,左手下垂(图九)。Ⅱ式1件。高28厘米。头梳高导,身穿粉红色圆领窄袖长裙,下垂露足,肩披披帛,双手交于腹前(图一○)。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2)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3)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4)

陶女仆伍 2件。1件高14厘光,原置于陶灶旁。头梳高髻前倾,身穿翻领 短袖上衣,腰束长裙曳地,右腿盘曲,左腿支起,双臂搭于膝上,似在烧饭(图版柒∶1右)。

另1件高27厘米,原置于陶磨旁。头梳高髻而倾,穿窄袖上衣,腰朿长裙曳地,手执簸箕作簸米状(图一一:左)。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5)

陶牵马俑1件。高25厘米,头戴圖顶护耳风帽,身穿翻领窄袖衫,腰束带,下着裤,足登靴。而相卡满,昂泞注视前方,右臂上屈,手作牵缰状,左手下垂微前屈(图一三:右)。

陶御驼俑1件。高27厘米。戴模头,身者圆领窄袖袍,腰束带,脚登靴。深目高鼻,短须,双手拱置胸前,手中有孔(图版架:2左)。

陶镇墓兽1件。高57厘米。竖角高起,角尖卷曲,狮面獐牙,张口怒吼。背贴金箔。前足似牛、马,后足似狮、虎,蹲踞丁曲颈,正昂首嘶峋。双峰间驮鞍,鞍两旁挂包裏(图版柒:2右)。

陶人面兽1件。身长17、高8厘米。用身涂红,面部似人,前有兽•足,后有鸡爪,身有鱼鳞、鱼尾(图一五)。

陶双头兽1件。长58厘米。蛇身人面,兽耳独角,涂红色(图一四)。

陶马I件。高4L长32厘米。昂首卷尾,体型高火,膘脂体壮,鞍上雕刻花纹图案(图一三:左;一六)。

陶羊1件。高9、长卩匝米。双角后卷,四蹄跪仰卜于地(图一七)。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6)

陶牛1件。髙脂、长30厘米。双角上竖,体型您壮(图一八:左)。

陶牛车件。由车棚,车厢、车轮组1成。车棚为卷棚式,两端上翘。车厢长2。、宽15、高27匝米,前无车辕,后方冇长方形门,两边饰假窗.(图一八;右)

陶灶1件。长14.5、宽11.5,高13厘米。灶台长方形,中间火口上置一口大锅,后边右角设一烟囱,前边拱形灶门上为阶梯形挡火墙(图版柒:1左)。

陶井1件。上面边长9.5、下而边长15厘米。整体上小下大呈薇斗形,井台呈井字形(图一九:右)。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7)

陶碓1件。由碓和臼组成。碓踏板长39,碓架长28、宽12、高9厘米。臼为方形,中米,中有孔,原安装碾杆(图一九:左)。陶磨1件。磨盘直径18、厚6厘米,边上有三个等距的小孔,中间有两个圆孔。底座稍大。通高9.5厘米(图一一:右)。

陶碾1件。碾盘圆形,中间有柱直径25、厚3.3厘米。

陶罐 5件。形制相同,均高33、腹径24、底径14皿米。喇叭口,短颈,圆肩,深腹,下腹内收,平底。素而涂白浆。

青瓷钵1件。口径14、腹径212.5厘米。敛口,圆腹,圜底。厚胎灰色釉不到底,釉而有白斑(图二二)。铁鏡2件。一件已残,..另一件直径16厘米。桥形纽,镜背而光素无纹饰。

铁镜 2件。一件已残,另一件直径16 厘米。桥形纽,镜背面光素无纹饰。

铁剪1件。已残。长23厘米(图二三)。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8)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9)

铜钱1枚。为开元通宝。周廓明显,钱文为楷书,直径2.4厘米。

铜簪1件。首端为半圆形,末端为细圆棍。长6.7、首端直径0.7厘米。

墓志1合。边长59.5、厚18厘米。志盖叢顶,阴刻“唐故处士范君墓志"八个篆书大字;:边缘线刻花卉图案,每边五朵,四刹亦逐対牡丹和蓮花等花卉图案(图二四)。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10)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11)

志石刻正方界格,志文21行,满行22字,共416字,行楷书体圆熟流畅(图二五)。节录如下:

“唐故处士范君夫人韩氏墓志铭君讳澄,字世清,并州晋阳人也。……因官流移,播居上党。祖协.齐任丈统檀特寺大裝、行北地太守、胜宁二州刺史、绛郡侯。以志便山水,性好清虚,玩习琴书,不求荣仕。……贞观十年九月七日卒于私弟,春秋六十有三。夫人韩氐•…“显庆五年岁次庚申十一月戊戌朔十八日乙卯春秋七十终于家弟。即以其月廿九日合葬州城西南五里之原。”

小結

宋家庄砖坊唐代范澄夫妇墓,位于长治市西南2.5公里的长(治)晋(城)公路东侧。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唐代范澄及其夫人韩氏。范澄卒于贞观十年(536年),韩氏卒于显庆五年(560年),合葬于显庆五年。

随葬的武士俑、执事俑、女侍俑各具特色,生动逼真。口式女侍俑头梳单刀半翻髻,面部丰满,体态丰腴,衣纹流畅,与陕西昭陵陪葬宫人墓出土的女立俑(见《文物》1987年第1期)相似。胡俑和陶骆驼也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两件女仆俑分别坐于陶磨和陶灶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景象。这些陶俑、陶模型,为研究初唐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雕塑艺术,增添了新的标本。陶俑上不同类型的服饰,是研究唐初服饰的宝贵资料。

执笔:侯艮枝 李奉山

摄影:刘广庆

明代魏琨墓(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