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记录一下美好时光(步履不停一茶一饭)(1)

《步履不停》是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经典代表作,其拍成的电影更是拿遍各大国际影展重要奖项。此书仅用薄薄的200余页讲述了自由画家横山良多带着新婚的妻子与孩子,回到乡下祭奠亡兄一天的故事。久违的横山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哥哥纯平忌日的这一天才会团聚。

湘南海边的老家,紫薇花开得璀璨,黄斑蝶翩然飞舞,横山一家人聚在一起喝茶、吃饭、闲聊,细细品尝着的母亲精心调理的绝手料理和外卖的顶级寿司和鳗鱼饭;大家一起散步、游泳、争吵……一个小小家庭的一天聚会,看似平凡闲适的寻常一天,却透过那些平淡乏味琐碎的回忆,把家人团聚的意义在逝去的时光之中慢慢的呈现。

书中横山一家,在彼此小心翼翼地对话又忍不住的争执中,缓缓道出对于亲人说不出口的话,或是来不及说的话,每一句都透露着遗憾,却也同时为彼此间最可贵的情感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更是在各自余尽的日子,把相聚的欢笑与忧伤随时光转化为不忘的回忆,把流淌在血脉中的亲情承前启后的延续和传承。

书中描绘的生活点滴,也恰如我们普通家庭的家常菜,各有滋味。既有微不足道的细碎温暖,也有后悔良多的自责羞愧,像一张张交错繁杂的情网,编织着夫妻、兄弟姐妹、父母子女间无法割舍的矛盾纠结,在岁月的风尘中飘摇。

《步履不停》这本书,不禁引发我对社会现状中“断亲现象”的些许联想。“断亲现象”是近些天网络上出现的一个高频词。所谓“断亲”,字面意思是指亲属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联系。年轻人特别是90后一代,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与亲戚有不必要的来往,不再把家视为疗伤港湾的最后退路。究其根源,“断亲”——家庭关系的撕裂,是当下时代一幅活脱脱的人生浮世绘。

作家弋舟曾用 “撕裂感”道出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与现代独立文化趋势的冲突。当我们的步履迈向现代化的时候,传承悠久的民族性格和家庭文化,让我们付出的情感代价愈发沉重,承受的家庭关系撕裂感格外强烈。“断亲现象”更是让我们看到传统中国亲子模式下父母与子女关系冲突的百家愁容。

一是爱的名义下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摩擦。一方面,有些父母对子女晚辈可谓全情的无私奉献,如一对夫妻竭尽全力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孩子,自谓一生“功德圆满”,即便晚年身受病痛相依为命,也不愿麻烦异地工作的子女;还有更多的父母保姆式的照顾晚辈,老年夫妻不得不两地分居;更有啃老式的经济援助……这种单向的爱的馈赠,让子女接受代际支持的同时又承担着无以回报的情感压力。另一方面,父母亲戚对子女的婚姻、工作、家庭教育、生活方式等理所当然地妄加干涉,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指点晚辈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带来的结果就是父子关系、婆媳关系、亲戚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就像《步履不停》书中横山一家人的相处方式:对家人挑剔,行事说话中常带着刻薄,总是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今天的年轻一代已不再勉力维持与父母亲戚这种脆弱的甚至痛苦的关系,他们更重视去建立和维护一段更舒服、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二是时空距离带来亲属关系的疏离。“父母在,不远行”,这种传统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模式,早已在时代的浪潮下荡然无存。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机会,让年轻人的前途选择更加宽泛,生活居所更加遥远。时空距离之外,亲人之间的相处渐少,彼此失去的亲密无间的互动,生活与情感的交融变得无趣又无奈,慢慢演变成为熟悉的陌生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之间更是难以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导致接触渐少甚至中断。

三是经济与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关系的重塑。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不同的经济与文化差异,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仅仅是由血缘决定的。在正当的利益权衡之下,人际关系的建立更是由个体价值观和社会地位决定的。避免无效社交,是微信圈里常见的警示。

通过读书所得与现实思考,我以为,我们或许各自生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于很多东西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家——永远是一个可以共情的地方。无论什么原由的亲情中断,无论什么状态的情感纠结,家庭关系的撕裂终究抵不过亲情的血脉传承。正如《步履不停》所言喻的主题,生活或许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使存在差异和隔阂,却仍能在相互包容、相互温暖下,相互扶持着走完各自寂寥又短暂的人生长路。只要步履不停,终会得偿所愿。且行且珍惜。

作家韩良露所说,《步履不停》故事就像是一道永远难忘的家常料理,你以为它很平凡,但却是我们最真挚的一种食物的滋味。

酸甜苦辣咸都是生活的滋味。一茶一饭的淡香,触动着每个家庭深潜的秘密,还有那些令人感动的生活片段。我相信,作为家人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