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是什么心态 我们要活成什么方式(1)

大家好,我是阿聊。

今天我们课题比较大,活着的时候,要考虑我们到底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我们经历过漫长的进化,DNA自带的需求,天性上面也跟动物类似。

各种欲望充斥着我们的人生。这是天性无法忤逆。

所以要尊重天性,尊重这些欲望本身。

现在各种各样的专家,都会鼓励你做高级的人,很难。存天理灭人欲的念头,本身就是不客观。斩断一切人类本能,成为完全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也难。

柔和的理念,鼓励你顺应天理,天性如何就如何,随意。但又有个问题,人类进化而来,早已脱离了普通动物。

所以,不该压制人类的本能,应该尊重人类的天然需求。

我们既要兼顾个人的奋斗,又要尊重历史的进程。

年少血气方刚觉得个人奋斗天下无敌,年老吃亏觉得历史进程无可匹敌。这都是极端,别走极端,过犹不及。

做人亦是如此。

就像机器使用久了就该上油保养一样,追求饮食的男女,是自己快活的手段,而未必是人生的目的。

换个角度想,你饿的时候,想吃烧烤。这个时候很痛苦,但如果能意识到,这种需求是DNA自带的本能需求,就能够想对客观一点,痛苦还是痛苦,但好像没有那么致命。人生又不是只为了烧烤而来。

痛苦、烦恼难免,也不用刻意避免。

但冤有头债有主,了解痛苦与烦恼的来源之后,人就能够比较好地处理痛苦,不至于太被痛苦烦恼所控制了。

我们多数身体痛处,都是身体在通知大脑,自己有危机。

多数心理烦恼,都是源自内心自我保护之后的幻觉。觉得自己极为重要,自尊心的需求;或觉得自己极为不重要,避免自尊心受伤的自我保护心理。

两种心跳,容易衍生别的烦恼来。

知乎高赞是什么心态 我们要活成什么方式(2)

人,没那么伟大。读多了科幻小说一定觉得,仰望星空,人类渺小得很。但不能因为渺小,将自己投射在另一个更大的东西上,寻求安全感,你还是你,并没有变得更了不起。

佛说放下无我,就是在说,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也别太轻自己。自己就是自己。

接受事实就好。我们身体的DNA里有自带的滞后毛病。

就像世上多数事都不完美。接受就好。有了这个心态就可以去做人了。

做人,无非是求乐脱苦。,相当多的苦来自于限制约束与幻想。相当多的乐,是做自己喜欢的勾当。

想清楚后,在别害人的前提下,别给自己太多限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满足物质。文化的需求,还能社交满足下别人,就很好。

别把感受想得太重要,也别把感受想得太不重要,归根结底,别想太多自己。

1960年困难时期,有人在张家口一带,和几个当地人一起掏粪。平时吃莜面窝窝。闲下来就在炕上聊天,读杜甫的诗。他们自己只有莜面吃,于是吹嘘坝上有无数羊肉,有韭菜成山,真好。

其中一个青年很烦恼,因为要结婚,女朋友向他送一支钢笔,他送不起;他就和其他老几位凑点钱解决了。青年很高兴,但也有点感慨,“为什么我们同样是人,你就挣那么多钱,我就没有?”大家都无话可说。

到夜间坝上下来赶羊人,满身风雪。说他们也是一天到晚吃莜面,要个窝头就挺好了。说赶羊下来,是为了过年了,让坝下的人有口肉吃。

当时他身边的老几位很感慨。那个青年说:“他们真辛苦……我们也很辛苦。”

于是有位老兵说:“中国人都很辛苦啊!”

这是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里的一段。

别看得太重要,也别看得不太重要,你就看到别的烦恼。

只要琢磨自己,烦恼就完不了;既然烦恼完不了,就别急着逃脱烦恼。

要知道范仲淹说人生小时候痴呆,老年憔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将浮名牵系?

李宗盛唱过了山丘,才知道无人等候。王家卫很早就说了:过了这个沙漠,就是另一个沙漠呀。

知乎高赞是什么心态 我们要活成什么方式(3)

您看,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只需自己还活着一天,那么前路茫茫,烦恼不会断的;太过挣扎也是自寻烦恼,那就这样自然地过日子吧。个人的斗争固然是要有的,但也得顺应历史的进程嘛。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或太不重要,接受自己与世界都是不圆满的,就不至于一叶障目,就看得见世上的许多道理,知道自己的欲求,然后去生活了。

假设觉得我说得太玄,我提供一个非常便当理论操作的方式。时不时地,将自己当成一个游戏NPC,然后假想:自己从第一视角转换成第三视角,即,假想自己正从上空,俯视自己的躯壳。不要有任何批判的心态,就正视自己的所作所为,像另一个人审视自己一样审视。就坚持这种心情,用一种旁观者心态观察自己。

假设不熟练的话,就在房间里安一个摄像头,拍摄自己两个小时自然的所作所为。如此审视自己,就很容易发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做了那么多细细碎碎蠢事啊!而人做的大多数蠢事、绕得大多数弯子,都来自于“太把自己一时的感受当回事”了。

习气这样地自省,能不知不觉间过滤掉许多过于自我的烦恼。一朝一夕,就可以接受一个不圆满的自己,以及同样不圆满的世界了。人就是这么回事,放轻松点,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就会自然地,不假思索地,过下去了。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