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肉价值(对于汉代的肉价你有多少了解)(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折腾完赋税决定来看看汉代的物价,百姓们也不能光喝粥啃粮食呀,本篇来聊聊汉代的肉价。

写在前面,正巧赶上最近比较忙,所以就挖点新坑吧。说起肉价,虽然汉代就有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但并不能随便吃,尤其是马、牛,耕牛、战马作用都很大,嘴馋是要受刑罚的。而羊肉的价格偏高,主要还是鱼肉、狗肉、鸡肉、猪肉,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马匹此前已经写过了,活蹦乱跳的价格在4000钱到百万钱之间。死去的也可以卖骨肉,敦煌汉简提及,在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有5匹马病死,拿去贩卖骨、肉,一共卖了2740钱,平均一匹马548钱。同样在在建昭二年,不过一个是10月,一个是12月,这时一匹死马只卖了210钱,跌幅很大。也有刚拉到军中就逝去的马匹,骨肉卖了个高价1400钱。

牛,价格在1800到3500之间,牛头能卖180钱...,有卖250钱的,也有卖900、975、1000钱的,但不是肉价,有卖500钱的,有换1.5石粮食的。,价格还挺稳定的,在36到40钱之间。

很多汉简上只写“肉”,却没提肉的种类,只能从价格稍稍反推。先看西汉,案敦煌汉简汉宣帝时期,买23斤肉,一共花了207钱,每斤肉9钱,这个价格相对较高。有些分辨不了年代的汉简,还有1斤肉3钱、4钱、6钱、7钱的记载。

其实王莽时期的记载比较容易辨别,因为其量词是有鲜明风格的,比如西汉时期的四、七、廿niàn、卅sà、卌xì,在王莽时期就变为亖sì、桼qī、二十、三十、亖十,货币单位通常用“泉”而不是“钱”,等到东汉时期只有“桼”保留下来了。

“肉四十斤直二石四斗八升”,也就是说一斤肉可以换6.2升粮食,就是难以分辨是谷还是米。另一则汉简也有记载,“肉二十斤直一石二斗四升”,依然是一斤肉可以换6.2升粮食。“人麦二石九斗,直泉二百卅”,也就是一石麦子79钱,在谷价上扬的时候,麦子的价钱也水涨船高,来到了1石130钱。

要是用麦子去折算肉价,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换算过来1斤肉的价格在5钱到8钱之间。那么再回头看看鸡的价格,一整只在40钱左右,摊到每斤肉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但还有猪肉这么个竞争对手...

至于东汉时期,在东汉初期有“肉十斤,直谷一石,石三千”,一斤肉直一石粮食,一石粮食要3000钱,也就是一斤肉300钱,当时的物价有点高呀,实在消费不起。此外,还有关于腊钱、腊肉的记载,“腊肉直石二斗”,吏卒要么领腊肉要么领腊钱,燧长的腊钱可以领80钱。

温习一下算术题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