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河南淅川5月21日电 题:水库水能“直饮”的奥秘何在?——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采访札记之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饮用水源地水库怎么开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饮用水源地水库怎么开发(水库水能直饮的奥秘何在)

饮用水源地水库怎么开发

新华社河南淅川5月21日电 题:水库水能“直饮”的奥秘何在?——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采访札记之二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屈婷、孙清清

向上游眺望,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朝北看,水面宽至60多米的清水顺着长渠滔滔北上千里……

每一秒钟,就有约400吨水从这里奔涌向北、惠泽民生。这里是位于河南南阳淅川县的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第一道闸门。

走近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这一路奔腾向北的南水中,蕴含着人与水和谐共生的密码。

吃水不忘掘井人。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是丹江口水库的一个移民村。2011年6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邹庄村从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整体搬迁至此。

在这里,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二层小楼分立两边。每户门口,都挂着一个叫“移民精神”的标语:“顾全大局,以人为本,负重拼搏,团结协作”。

南水北调,世纪工程,造福人民,更是依靠人民。

丹江口库区移民是继长江三峡移民之后最大的一次国家行动,34.5万人移民任务主要在2010年、2011年两年时间内完成,平均每天搬迁约500人,搬迁强度远超三峡。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通水以来,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超52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

在北京,10杯水里就有7杯来自“南水”;在天津,“南水”已占天津城区日供水量的95%;在河北,500多万人从此告别了苦咸水、高氟水。

为了这一泓清水北上,是几十万人的奉献牺牲。单淅川县在两年内就累计有超过16万人移民搬迁。为了保证丹江口水库水质的绝对安全,淅川县境内在水库周边原有的600多个规模化养殖场、5万多网箱养殖、350多家企业全部拆除。

“当年看着老屋被拆倒,心里真是舍不得啊。”邹庄村村民邹会彦告诉记者,每年的清明、国庆,自己总会来到水库边,望向被库区淹没的老家位置发一会儿呆,算是对老家的一种怀念。

南水北调,人为水“让路”,也倒逼人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出路。

“淅川县工业产值‘断崖’式下降,凡是有污染的工业生产、农业养殖业不能再搞了,我们必须要走出一条新路来。”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超九成国土划入水源红线。统计显示,自实施严格水源地保护开始,淅川县一年工业产值从10亿元下降到5亿元。

在九重镇张河村,有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告诉记者,全村有近5000亩土地流转给了河南仁和康源公司,近3000人参与种植软籽石榴。

“现在我们这叫‘一地生三金’。”张家祥告诉记者,一是每亩土地每年流转的租金有800元;二是每亩地通过“返租倒包”,村民每年还有720元收入;三是产量提成,石榴成熟后,每斤提1元钱给村民。全部算下来,每亩年收益能有3500元左右。

在石榴树排列的间隙,还免费让给村困难户套种辣椒、中草药的经济作物,增加他们的收入。

“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基地里全部用上了生物有机肥,实现了‘零污染’,保护了丹江水。”张家祥说。

南水北调,改善了人水关系,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目前,丹江口水库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淅川县境内的水库面积达到506平方公里。为了守护这一方净水,淅川县2020年4月创新成立了水上执法大队,进行环境、水质等监测执法。

走进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迎面就看到“水质大如天,责任重如山”10个大字。监测中心主任廉振强告诉记者,他们在库区和入库河流共设置了20个监测点,自从2014年开始监测,水质稳定向好,所有指标一直稳定在二类及以上标准,其中一类水的比例逐年提高。

“所有监测、执法人员每天都睁大眼睛,为的就是‘不让一滴污染水流入水库’。”他说。

理论而言,二类标准水以上就达到饮用级。能“直接饮用”的清澈源头水,背后是无数人的守护、奉献。

乘船行至丹江口水库中央,小分队记者们和当地工作人员取一杯水下15米深的丹江水一饮而尽,清澈甘洌,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