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价和拿地价啥区别(什么是楼面地价)(1)

在房地产市场上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说法——面粉比面包贵,就是指新出让的楼面地价高于同地段商品房价格。因此认识楼面地价非常重要,因为楼面地价通常比土地单价更能反映土地价格的高低。

楼面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的地价。

楼面地价,即单位建筑面积平均分摊的土地价格。也是房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建造成本、开发利润、相关税费等共同构成了商品房的市场价值。

同时,楼面地价又是特殊的土地单价,是土地上建筑物面积均摊的土地价格。在通常情况下,楼面地价是按照建筑面积均摊的土地价格。

那么要怎么计算楼面地价呢?

楼面地价=土地总价÷规划建筑面积 =土地单价÷规划容积率

规划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

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举个例子:2009-12-26日在福建福州拍卖的宗地2009-22号。土地面积为13145平方米,容积率为3.2,成交价为4.63亿元。

楼面地价=463000000/(13145X3.2)=11007元/平方。

对楼面地价的理解也可简单想为在土地上盖出房子后,每单位售价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楼面地价能真实地反映建筑单价中所包含的单位土地成本价格。在现实中,楼面地价往往比土地单价更能反映土地价格水平的高低。

我们通常在计算出楼面地价后可以作为房价的一个数值参考,有人说待房子出售时,房价基本上是当时楼面地价的2倍。这种规律是否可寻我们暂不做考究,但影响一套房子最终价格的因素是多种的。作为购房者只有了解到什么是楼面地价才能了解开发商的实际成本,再了解楼面地价怎么计算,就可预算出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对购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本信息采集于2020年9月22日,实际信息可能有变动。因时间、市场、政策等会发生变化,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交易依据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