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莫问出处的人物(鸣镝)(1)

编辑 | 武雯婧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现实中“见面先问‘出处’”的尴尬却常常上演。

日前,一名自称取得保研资格的985本科生在网上发帖吐槽,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表示“瞬间不想跟了”,并“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

这让有关“第一学历”的讨论在舆论场中持续发酵,也再次引发社会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教育部明确指出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的同时,现实社会中有关“第一学历”的歧视为何还能心照不宣地奉行许久?

英雄莫问出处的人物(鸣镝)(2)

▲图片截取电影《起跑线》

对“第一学历”的迷信

并非毫无缘由

过去20年,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并持续投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成为现实。从整体来看,大学毕业生在国民中占比越来越高,这是国家教育的很大进步和国民素质大幅提升的成功结果。

但硬币的另一面,从个体体验角度来看,因为普通大学文凭的普及,原有本科硕士博士的文凭稀缺性有所降低。

当曾经被视为精英的本科、硕士文凭变得全民皆有,人力资源供大于需的“买方市场”日渐形成,随之而来的便是工作对教育水平的要求水涨船高。

在名校毕业生都趋于饱和的今天,通过“第一学历”,用人单位可以以最快速度把非全日制学历、专科学历等排除在用人选择之外,即便这种做法得出的结论未必正确全面,却也比细致周详地考察人才要节省成本。

“第一学历”光鲜

真的等同于个人能力突出吗?

未必。

高考分数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一把最公正的标尺,固然能够反映一个人在求学阶段的认知水平,但是,单纯用一把尺定义一生,未免有失偏颇。

当前,无论是社会舆论引导、企业用人标准,亦或是个人职业规划,都将目光集聚在聚光灯下,集聚在互联网大厂的高薪岗位上,舆论过度渲染了所谓热门职业的光鲜亮丽,进而影响到个人在求学阶段迷信高学历必然等于高能力,带来高收入,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蜂拥挤入同一赛道,因此造成的人才过剩背景又给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设置无形门槛的机会。

恶性循环。

须知,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引导求职者将目光聚焦在聚光灯下进行无意义内卷,构建多层面培养路径或是良方;一个向上的企业,也不能将适龄学生和求职者“囚禁”于一次应试的结果中,扼杀人的诸多可能性,重构多元化用人标准是必须;一个健全的人格,更不能放任自己陷入学历、职业崇拜的淤泥中无法自拔,找准自身定位是关键。

不唯学历论、不搞职业崇拜,正确认识社会是丰富且多元的,聚光灯以外,还有大好天地值得作为,这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判断。

如何走出学历迷思?

教育部日前印发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鼓励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从社会、学校、企业等各个维度,试图创造更多可能性,引导公众正确认知“人才”并非只有一种模样。

这未必能在当下为被学历问题困扰的公众带来具体的改变,但至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

诚然,一剂药方难解积压已久的社会难题。

打破唯学历论的观念,过程或许任重道远,但毫无疑问,“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价值理想,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寻。

,